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李玉剛是一位出生在東北小山村的普通人家孩子,吉林省公主嶺市是他的家鄉所在,與許多農村家庭的孩子不同,李玉剛的學業比較順利,一直讀到了高中,而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吉林省藝術學院,可惜的是,李玉剛的家裡沒有更多的錢支撐他完成大學的學業,

在家裡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李玉剛被迫輟學,這一年的李玉剛19歲。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遠走他鄉

讀過書的李玉剛,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的思想,在他心中,幫助父母務農,從來都不是他的夢想。大千世界,他想出去闖一闖。19歲的李玉剛,帶上二百元錢和行囊,留下了一張傾訴心意的字條給父母,便毅然決然得離開了他的故鄉。

李玉剛來到了吉林的省會長春,在這裡駐足,然而城市之大,容下他李玉剛的地方卻不多,一個農村出來打工的孩子,為了能夠維持生計,選擇了當飯店的服務員,後來李玉剛因為喜歡唱歌,又去了舞廳當服務員,希望在舞廳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卻事與願違。

見識過長春大歌廳的經歷,讓李玉剛心中有了點信心,後來李玉剛輾轉多地,還曾在營口和鐵嶺的歌廳獲得過真正登臺表演的機會,但是卻無法靠這樣的方式生存。最終,李玉剛選擇南上深圳,退而求其次,幹起了家政公司,一個異鄉人來到深圳創業,談何容易?很快,李玉剛便鎩羽而歸,重新走上了打工之路。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十年一劍

但是李玉剛雖然年紀不大,卻性格十分堅韌,在屢屢遭遇挫折之後,依然不屈不撓,見公司開不成,便重新回到心愛的演藝道路上拼搏,這一次他沒有著急,而是選擇沉澱自己,去一家音像店打工,利用店內有音樂和音響的便利條件,打磨自己的歌技,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李玉剛對於男聲、女聲發音,進行了深入鑽研和訓練,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李玉剛學習音樂如飢似渴,白天在音像店的揣摩無法滿足李玉剛的需求,於是李玉剛又找了份晚上夜總會的工作,對自己白天的揣摩進行總結和實踐。天道酬勤,李玉剛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夜總會期間結識了馬洪才先生,馬洪才先生同樣是貧苦出身,同樣是對音樂十分熱愛,於是收了李玉剛為徒。拜得如此德高望重的恩施,讓李玉剛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

在一次商演之中,李玉剛約定好與一位女演員共同合唱《為了誰》,女演員卻有事耽誤了,沒能如約而至,主辦方縱使心急火燎卻又無計可施,就在此時,李玉剛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他一個人使用男女聲切換的方式,進行表演。

最終,這樣的獨特和優質的表演方式,迎來了滿堂喝彩,當時沒什麼名氣的李玉剛,也被這第一批觀眾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隨後,李玉剛如脫江之龍一般,橫空出世。而讓他“一戰成名”的平臺,正是廣為大家熟知的《星光大道》。那一年,李玉剛雖然只獲得了季軍,但是李玉剛“風華絕代”的表演風格,卻給全國觀眾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獨特的演唱方式,讓大家耳目一新,幾乎看過他表演的人,都在那一年記住了這位優秀的小夥子——李玉剛。

十年磨一劍,從1996年離開家鄉,到2006年北漂參加星光大道,李玉剛用了十年時間完成了人生蛻變,也從一位不知名的鄉村小夥兒變成了知名度極高的歌者。然而,在成功的同時,他也迎來了新的問題。

梅派藝術

李玉剛出道的優勢在於他的反串唱法,同時李玉剛又有女人扮相,對於他的表演來說,可謂得天獨厚,相輔相成。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就讓許多人聯想起了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在這種情況下,李玉剛的親友團,竟然就打出了“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口號,以此來為李玉剛加油助威。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口號是真的響,乍一看去,讓人覺得李玉剛是梅蘭芳的接班人,甚至大有李玉剛與梅蘭芳齊名之意。這一點,引來了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的不滿。梅葆玖乃是梅蘭芳的第九子,梅派藝術的傳人,一生對自己父親梅蘭芳極為尊敬,當他聽到有人喊出“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口號時,第一時間進行了關注,但是卻發現是一個草根出身的毛頭小子,他認為,李玉剛拿出了這樣的口號,這是在藉著父親梅蘭芳的名頭進行炒作。同時,李玉剛的演唱方式,也絕非是中國正統的京劇,這是在將民族戲曲進行庸俗化,去迎合觀眾的口味。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梅葆玖認為,“男旦是一種很純粹的藝術,節目中卻被庸俗化地成為取悅觀眾,博人一笑的小丑。不是穿上女裝就能稱之為藝術的。”

後來,在一次李玉剛上央視晚會表演的時候,主持人採訪李玉剛,並告知梅蘭芳傳人梅葆玖先生就在臺下就座,希望李玉剛講幾句,李玉剛拿過話筒,說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

一句話說完,梅葆玖先生再次惹怒了梅葆玖先生。梅葆玖認為,李玉剛這是在誤導觀眾,“冒充梅派傳人”。李玉剛也因為這次的口誤,與梅葆玖先生失去了一個“坐下來談談”的機會。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攜手前行

其實梅葆玖先生的心情也很好理解,他一生尊重父親梅蘭芳,又對京劇事業發展投入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當有人對他忠於一生的“東西”進行了或有意或無意的冒犯時,他都無法接受。而且,梅蘭芳先生不僅僅是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對中國京劇發展,以及世界京劇傳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還獲得了“最美奮鬥者”稱號,這個稱號授予了那些自覺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人,足見梅蘭芳先生的貢獻之大,目前的李玉剛其實真的無法企及。

也有很多人為李玉剛鳴不平,他們認為李玉剛的作品並不是低俗之作,而是順應了時代潮流,以另一種形式將民族戲曲發揚光大,而不是庸俗化迎合觀眾。

正如李玉剛的粉絲所言,李玉剛的表演不是純粹的男旦,也不是純粹的京劇,其中揉和了中國民族藝術、將傳統戲曲和歌劇等藝術元素,以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出現,並得到了擁護。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梅蘭芳先生之所以能夠將京劇發揚光大,其實也是因為打破了“傳統”。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梅葆玖:不是誰穿上女裝都能成為藝術

梅蘭芳先生扮的女性角色,突破了傳統青衣的表演形式,融合了天真活潑的花旦和武功嫻熟的刀馬旦之長,使得梅蘭芳的演藝方式深得當時人心,也因此享譽世界。

李玉剛固然與梅蘭芳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他依然在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給他一些時間,或許真的能夠到來驚喜。梅派藝術傳承與李玉剛的“新派”表演其實都是我國藝術界的瑰寶,不應該相互衝突,應該相互學習、融合,完成老一代對新一代的支持,同時也要得到新一代對老一代的尊重。

後來,在2010年北京大型演歌會的發佈會現場,梅蘭芳第四代孫梅瑋,登臺與李玉剛進行了一次擁抱。這個“擁抱”也讓所有人看到了梅派對於新人李玉剛的一些接納,更讓人看到了新老藝術派別們“冰釋前嫌”的走向,希望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之下,我國的民族戲曲藝術,能夠再一次達到巔峰,傳遍世界!

文/野史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