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來啦

“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來啦
“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來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要求,加強系統行風建設,人社部將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快來了解下!

一個行動目標

從定性上描述,實現材料齊全的一次受理、關聯事項一次辦理、更多事項網上辦理。

從定量上講,今年年底前,力爭實現10個以上企業群眾眼裡的“一件事”打包辦理,10個以上的高頻人社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進一步提速50%。

三項主要任務

一是打包辦。把過去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結果關聯的一些事項打包成“一件事”,包括企業招用員工、企業與員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創業、職工退休、申領工亡人員的待遇、退休人員過世,以及申領社保卡等。

原先企業、群眾在辦這些“一件事”時,需要跑多個窗口,提交多份材料,打包之後只需到一個服務大廳、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辦理即可。

比如企業招用員工,把11個相關事項打包成“一件事”,涉及到參保登記、社保關係轉移、勞動用工備案、繳費人員增減,還有職工檔案的接收和轉遞、社保卡的申領等。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可能要跑人社部門下屬的社保經辦機構、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勞動用工管理部門、信息化管理機構等。打包成“一件事”之後,到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就可以辦理。

二是提速辦。退休申請、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穩崗返還(穩崗補貼)申領、失業保險金申領、創業補貼申領、職業資格證書補發申請等。

比如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規定時限是45個工作日,行動提出要壓縮到15個工作日;失業保險金申領過去是10天,提速後要求現場辦理5個工作日。

對即辦事項,行動也提出了一個目標,到人社部窗口辦理,從接收材料到辦結,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

三是簡便辦。使老百姓辦事更方便,關鍵是要壓減辦事需要的證明事項材料。去年以來,人社部按照國務院要求,分兩批次取消了125件次的證明材料。同時,人社部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五個試點部委之一,開展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符合條件的,個人做出承諾後簽上名字,就可以不提供相應材料。

比如,去年人社部在12個人事考試事項當中,實行告知承諾制試點,一共為考生減免了1600萬份紙質證明材料,這些材料摞起來有1.6公里厚。

人社部要落實好125件次證明材料的減免,在進一步總結試點的基礎上,擴大告知承諾制實施範圍,同時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事中事後核查,使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

五個保障措施

一是整合優化服務窗口,大力推行綜合櫃員制。

二是推行服務規範承諾制。把打包的一件事和要辦理的時限、相關流程在門戶網站、服務大廳等各種渠道公開發布,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促進政策落地。

三是強化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很多事情要想簡便,關鍵要靠部門之間的協同。人社部門牽頭辦理的事項,要主動協調相關部門辦。別的部門牽頭、人社部門配合的,主動配合好其他部門把事情辦好。

四是加強事中事監管。不能為了快辦而不規範,要依法依規地把人社服務事項辦好。

五是開展好服務評價。按照國辦下發的文件要求,開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對每個辦事事項,要接受服務對象的評價,對於給出差評的事項,都要認真分析原因,研究整改,把每個事項辦得使群眾滿意。

下一步,人社部將盡快就“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做出部署安排,指導各地認真抓好落實。

編輯丨徐德金

“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來啦
“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