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實踐種子遍開文明之花

近年來,歷下區堅持以陣地建設為抓手,以品牌建設為引領,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歷下樣板”。

□ 本報記者 申紅 田可新

構建“5+13+N”的陣地體系

這兩年,聽胡奶奶講黨史,已經成為大明湖街道不少青少年的新選擇。在位於尹家巷的大明湖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長期開設了這樣一門“精品課”。課上,“誠心”胡奶奶夕陽志願隊的老黨員胡宗慧,結合圖文並茂的展板,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給孩子們講述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光輝歷程。

作為歷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的首發地,生動的宣講課堂,已經在大明湖街道形成品牌,其形式早已由“填鴨式”宣講變為“啟發式”互動交流。縣西巷社區優秀樓組長把社區的新變化編成了歌曲,以“教唱”的方式傳遞黨的聲音;黨校教授用拉家常的形式宣講黨的政策;黨員幹部、模範典型用“生、鮮、活”的市井語言,講“短、小、微”的身邊故事……同時,“評·明湖好人”“幫·明湖公益”“樂·明湖盛典”等活動也紅火開展,大大激發了群眾的熱情,新時代新風氣不斷彰顯。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至哪裡。該區結合轄區小、人口多、載體少的特點,把文明實踐陣地與基層黨建、文化服務、社區綜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等陣地相結合相配套,構建起覆蓋區、街道、社區、商圈樓宇的“5+13+N”的文明實踐陣地體系,即依託區委黨校、百花洲、創意園等,設立政治理論宣講、傳統文化實踐、社區公益服務等5個功能型區級文明實踐中心,還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閒置樓宇庭院,設立13個街道分中心、108個社區文明實踐站,籌劃打造了洪山廣場等3處主題公園廣場、舜井商廈等4處商圈樓宇文明實踐驛站、12處文明實踐庭院、95處主題文化牆。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遍地開花。

15.8萬名志願者行動在基層

按照“陣地+隊伍+活動”的模式,歷下區以志願服務方式開展文明實踐。

姚家街道姚家村地處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域,是濟南戰役“第一槍”打響的地方。作為孔子基金會授牌的全省首家村級孔子學堂,在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當地依託基金會、整合優質資源,發動志願者開設國學經典課堂,已為3000餘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姚家村260名黨員帶領村民自發形成“三八婦女先鋒隊”“五一勞動者先鋒隊”“五四青年先鋒隊”“七一黨員先鋒隊”等7支志願服務隊伍,登記在冊1000餘人,涵蓋了各個年齡段、不同層面的村民,不論是政策宣講,還是徵地拆遷、森林防火、文明城市創建,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累計參與各類活動50000餘人次。該村還成立了由街村幹部、“五老”人員、身邊好人等組成的理論宣講團,闡述新時代文明實踐內容,自覺傳承紅色基因,進行村史教育,將“大道理”變為“小故事”,達到了入耳入腦入心入生活的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歷下區註冊志願者達到15.8萬人、志願服務團隊1200餘個。

打造凝聚人心的“百姓之家”

主題品牌活動,更使歷下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

燕山街道和平路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了實踐課堂、初心學堂、和善公益坊、知音琴房、暖心畫室等活動載體,並打造了“和悅”“和睦”“和善”“和暖”“和美”5處“新時代文明實踐庭院”,在這裡,社區黨課、法律諮詢講座、健康養生講座活動、培訓學習等定期開展,一系列文藝演出、優秀微電影放映、趣味運動會等,廣受歡迎。

根據群眾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突出的特點,歷下區每年組織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00多場次,為群眾辦實事2萬餘件。該區在街道設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或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對三無、高齡、空巢和低收入老人,政府買單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在社區,設立未成年人活動室和學童學後託管中心,打造“四點半課堂”“小候鳥課堂”等文明實踐服務品牌;在百花洲、寬厚裡建立傳統文化實踐基地,建成啟用2家“泉城書坊”,社區圖書室實現全覆蓋,每年精心組織群眾文藝匯演、消夏晚會等群眾性文化活動100多場次。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就是要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歷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還將在每個街道、社區培育打造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品牌,併為每個社區配備一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專員,負責社區的志願服務、宣傳引導、文明創建和社情民意收集反饋,把志願服務做到基層、做進社區、做進家庭。“我們還要建設移動端和PC端相聯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雲平臺,實現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願服務組織或志願者接單、受惠群眾評單,供需雙向互動、精準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