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刚入腊月就吵着爸爸妈妈给我们买过年新衣,新衣服买回来,每天眼巴巴的望着日历,等待除夕才能够穿上。

爷爷奶奶每年先买的年货,锁在仓房的米仓里,里外两个锁,防着我们这群小馋猫,所以我一直疑惑:为什么不给我们吃还要那么早买?

也巴望着奶奶做上一大盘的豆腐,帮着奶奶炸豆泡、炸糯米丸子、炸油饼,做年糕,奶奶从锅里刚夹起炸熟了的糯米丸子,我们姐弟三就迅速伸了手,奶奶总是拿筷子把我们的手打回,“凉了再吃,不然嘴巴长泡”,喜欢满缸的豆泡散发的金黄色。奶奶在炸完这些年味后,捡这锅壁油炒个肉菜,满锅壁的油炒出来的热菜虽然上火,但总觉和平时大有不同,无比美味。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我们县城的冬天很冷,所以年前活动中最让我们不愉快的就是打扫卫生,擦玻璃,拖地,洗凳子等等,这些碰水的活都让人发冷,我们姐弟三都选扫灰,但小只的我们个子不够,最后还是乖乖的去干洗洗刷刷的活, “就看你们天天喊冷,别的小孩子都带三把火的” “干活会越干越暖和”这还是奶奶说的。每次洗凳子都是姐姐选的,但年年都拖到除夕,然后就抛给我来完成。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爸爸妈妈在龙岩工作,每年都要到年二十八、九才回来,快过年了,明知他们归期,但还是频繁地给他们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每年期待的不单是爸爸妈妈回来,还有爸爸妈妈带回来的单位发的年货,爸爸单位的采购可能也是个小朋友,发的年货都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到了除夕,六点半左右,奶奶就开始喊我们起床,奶奶的大嗓门穿透楼层,震动我的耳膜,要是赖着床不起,奶奶就继续喊,直到你站在她面前。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家里每人都要吃大鸡腿,较为亲密的亲戚来拜年也都要给人家上鸡腿表示重视,所以除夕就是检验我们家养鸡养鸭的成果的时候了,杀上四五只鸡,带上一支肥鸭。奶奶叫我们起床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帮忙脱鸭毛,每家后院都是同样的景观,还各家互比鸡有多大只。下午奶奶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子去拜拜,奶奶每次拜拜都念一长串,还念得特别快,我和姐姐偷偷碎语“奶奶念这么快,菩萨听得清吗”。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除夕里最让我们姐弟三兴奋的有三件事,一是装果盘,坚果盘、糖果饼干盘、水果盘,一盘一盘装满,边装边往口袋塞,“奶奶装好了,放这里,你过来拿。”喊完赶紧跑开到房间去吃零食。二是洗澡辞旧迎新换新衣,下午三四点,大家伙就开始洗漱换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然后出门逛荡一圈,一为了和其他小伙伴们比谁的新衣服更好看,二为了听大人们的夸奖。三就是压岁钱,换上新衣后,长辈们就开始给我们派红包,集在一起拆开,数着多少张,尽管不久还是要上缴“国库”,但此刻的愉悦是阻挡不了的。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每年的年夜饭掌勺的都是妈妈,奶奶帮忙打下手,爸爸帮忙烧大灶,我们小朋友就跑去喊叔婶们来吃饭,几个人连番的叫。

吃完饭几家人聚在客厅里泡茶看春晚,认真看春晚的永远是小孩,大人们都在谈论过去的一年和未来的一年,互相谦虚后就是麻将桌上的比拼。一年中能够光明正大晚睡的就是除夕了,大伙守着时间迎新春,一晚上烟花爆竹噼哩叭啦的不停歇,第一场的烟花还让人兴奋,到了后面就只希望今晚能够快点过去。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除夕的晚睡并不能成为大年初一睡懒觉的理由,但这天奶奶的叫醒服务是温柔的,轻轻的敲门喊我们起床,虽然很困但还是迅速起身,楼下,妈妈奶奶已经准备好年度鸡腿大餐,每人碗里一个大鸡腿,旁边一杯泡着橘子饼的小米酒。吃完鸡腿再夹一根鸡汤里炖出来的长寿菜。

饭还没有吃完,就听到远处传来的“新年好,新年好”,大人们赶紧三两下吃完,收拾干净,准备接待客人。按习俗,奶奶妈妈这些女人留在家里等客,爸爸带着我们小孩子去邀叔伯们去村里家拜年,拜年的队伍都是一群一群的。人潮过去后,妈妈和奶奶也会就近邻里家走一走,妇女们端条凳子在巷子里嗑瓜子聊新衣。


长豆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春节

来自网络

小时候的年让家人团聚,团圆。

现在长大了,对春节的期待不单是家人的团圆,更多是放假的美好。在各场合里,都是无休地刷手机,你仿佛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年味或许就是你隔着屏幕问到对面的浓浓鞭炮味。

但也许只有过年才能把大家凑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