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风波之后,我们该冷静思考了

2017年3月22日,北京、广州、郑州、石家庄、长沙等一下密集的出台了调控政策,给刚刚好像有燃起迹象的楼市狠狠浇了一盆冷水。买房的和还没有买房的人都担心起来,于是多方和空方再次迎来激烈交锋。

限购风波之后,我们该冷静思考了


多方认为,上面不会让房子价格下跌,以前调控那么多次,但是都是越调越涨,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作为刚需已经等不起了,还是随时买最好。

空方认为,调控已经开始,对改善需求和炒房客去杠杆,货币也在收紧,价格肯定会有所下调,对于刚需既然已经错过,就没有必要在乎这一时半会了。用同样的资金,如果现在买入只能买到一房,明后年就能买两房,应该先观望。

两方争的不可开交,普通购房者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陷入了迷茫。其实,调控后的一段时间是人们最心神不宁的,最迷茫的,脑子里面只想着被调控的几个城市,眼光自然也仅限于此,恐慌战胜了理性。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好好研究领导人到底说了什么,他们透露的投资方向指向哪里,而不是只想着现在是该买入还是不该买入。

政府发展的方向和领导人的讲话就是我们投资方向的指挥棒,清楚领导人谈话的目的是投资前重要的环节之一。楼市调整,更是一种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人口流动的实质就是财富的流动,这些流动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会引起财富的重新分配。

限购风波之后,我们该冷静思考了


2017年3月19日,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作主旨演讲时提到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几个要点

  • 我们现在整个金融资产的量是非常大了,但是我们现在引导金融往实体经济,这样我们实体经济才能发展,现在有的流向房地产,搞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形成泡沫,我们将严加防范,将会一步一步的,稳妥的,来进行调整。(也就是说现在金融市场有很多资金,但是大部分流通在房地产市场里面。当前的任务是把部分资金引流到实体经济中来,防止和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加大,但是不希望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楼市要稳定健康的发展。)
  •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分类指导,因城施策,重点消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过量库存。(再次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再次强调了房子的居住属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后面加了“分类指导,因城施策,重点消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过量库存”,主要是为了提醒投资客本次调控的城市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你们就不要来投资了,三四线城市过量的库存需要投资客去消化。也就是说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三四线城市,但是不是所有的三四线城市都可以投呢?显然不是,只有那些在特大城市周边的,能够承接特大城市资源外溢的三四线城市才是我们投资的标的,比如珠三角区域的佛山,中山等。)
  •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债券违约、房地产泡沫、互联网金融等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二字表明了调控的决心,对于之前涨幅过高的一线、热点二线城市要保证平稳,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限购风波之后,我们该冷静思考了


最近几个月以来多为领导人的讲话莫不是希望楼市平稳发展的,房地产泡沫、楼市大起大落都是中央所不希望看到的。当个别城市楼市稍有上涨苗头的时候调控政策立马浇了冷水,这也是中央给购房者的明确信号。而特大城市周边能够承接资源外溢的三四线城市将迎来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