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一起學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緒論(一)

今天 ,我們一起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第一課,在這堂課中,我們需要掌握的是:1、中醫學的概念 2、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形成 二、發展) 3、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4、中醫學的主要思維方式 5、《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一、中醫學的概念

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中醫學發源於中國,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醫療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寶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是歷代傳承並發展創新的原創性醫學理論體系,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醫學的學科屬性是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學科相交融的綜合性醫學科學知識體系。

中醫學以人-自然(環境)-社會(心理)為醫學模式。中醫學強調“以人為本”,不僅重視人的生物屬性,尤為重視人的心理特徵和社會屬性,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主動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以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思辨模式,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和精氣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辯證論治為診療特點,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醫學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問世,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1、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條件:


(1)、社會文化基礎: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呈現“諸子峰起,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景象。

(2)、科學技術基礎:戰國時期天文、地理、氣象、歷算、物候、農學、植物學、礦物學、冶煉、釀造的有諸多創新。

(3)、醫藥實踐基礎:《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診病已能“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說明“四診”方法已基本形成。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記載了103個病名,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等範圍,並記載247個藥名、283個藥方。

(4)、古代哲學思想對醫學的滲透:氣一元論的萬物本原論思想,為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陰陽學說的辯證法思想、五行學說的系統論思想,對中醫學方法論體系的建立產生了促進作用。

2、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四部醫學經典著作的問世。

(1) 《黃帝內經》:為中醫學現存最早的經典著作。本書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共18卷162篇,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東漢至隋唐仍有修訂和補充。《內徑》非一時一人之作,而是集眾多醫學家的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編纂而成,是對先秦至西漢醫學成就的整理和總結。《內徑》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整體醫學模式,在疾病防治上提出了“治未病”的觀點,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內徑》構建了中醫理論的基本框架,是中醫學形成的基礎和發展源泉。

(2)、《難經》:又稱《黃帝八十一難經》,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纂而成,約成書於東漢,傳為秦越人所作。《難經》對脈學特別是“寸口脈診”有較詳細而系統的論述和創見。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理論性著作。

(3)、《傷寒雜病論》:張機(字仲景)所著,成書於東漢,為中醫學第一部辯證論治的專著。經晉 王叔和整理,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傷寒論》創造性提出“六經辨證”理論,對外感熱病的發病因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後康復等,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分析論述。《金匱要略》以臟腑論內傷雜病,對以內科為主兼及婦、外科的40餘種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處方、用藥等都有詳細記載。《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將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創立了對外感、內傷疾病的辯證綱領和治療方劑,故後世醫家多尊之為“醫方之祖”,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神農本草經》簡稱《本草經》或《本經》,成書於東漢,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全書載藥365種,根據中藥功效分為寒、涼、溫、熱四性,以及酸、苦、甘、辛、鹹五味,中藥學“四氣五味”的藥性理論奠定了基礎。書中明確“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的用藥原則,同時,該書提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七情和合”的藥物配伍理論,為中藥組方提供了重要理論據。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1、魏晉隋唐時期(公元220-960年)

(1)、《脈經》晉 王叔和著,成書於公元3世紀,為中醫學第一部脈學專著。本書提倡“寸口診法”,明確左寸主心與小腸,左關主肝膽,右寸主肺與大腸,右關主脾胃,兩尺主腎與膀胱的三部脈位。

(2)、《針灸甲乙經》晉 皇普謐著,成書於公元259年,為中醫學第一部針灸學專著。

(3)、《諸病源候論》隋 巢元方著,成書於公元610年,為中醫學第一部病因病機症候學專著,全書1729論分述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諸科。

(4) 、《備急千金要方》於《千金翼方》唐 孫思邈著,成書於公元652年和682年,為中醫學第一部醫學百科全書。提出“大醫精誠”,開創了中國醫學倫理學之先河。

2、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這一時期,開始有國家組織編撰刊行中醫藥學著作,並開始研究處方、成藥、經絡腧穴的規範化。

南宋 陳言(字無擇)著《三因極一病症方論》(簡稱《三因方》)將病因歸納為三大類:外感六淫為外因;七情內傷為內因;而飲食所傷、叫呼傷氣、蟲獸所傷、跌打損傷、中毒、金瘡等為不內外因。

金元時期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後人尊稱為“金元四大家”。

劉完素(後人尊稱為劉河間):主張火熱論,提出“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能化火”為外感和內 傷疾病的主要病機,故在治療中多用寒涼藥,後人稱為“寒涼派”,代表著作有《素問玄機原病式》。

張從正:力倡攻邪論,提出“病由邪生”,主張“養生當論食補,治病當用藥攻”,故在治療中多用汗、吐、下三法,後人稱為“攻邪派”,代表著作為《儒門事親》。

李杲(後人尊稱李東杲):力倡脾胃論,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善用溫補脾胃之法,後人稱為“補土派”,代表著作為《脾胃論》。

朱震亨(後人尊稱朱丹溪):力倡相火論,主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治療善用“滋陰降火”,後人稱為“滋陰派”,代表著作《格致餘論》。

3、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

這一時期的標誌性成果是命門理論的發展、溫病理論的創新。

明代關於命門學說的發展,為中醫學的藏象理論增添了新的內容,張介賓(字景嶽)提出了“陽非有餘”“真陰不足”的見解,強調溫補腎陽和滋養腎陰在養生康復與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趙獻可(字養葵)認為命門為人身之主,注重“命門之火”在養生、防病中的重要意義。

溫病是感受溫邪所引起的一類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

吳有性(字又可):著《瘟疫論》,創“戾氣”理論,提出瘟疫病的病因為“戾氣”,而非一般六淫病邪。

葉桂(字天士,號香巖):著《溫熱論》,創溫熱病的衛氣營血辯證理論。

薛雪(字生白):著《溼熱條辨》,創新溫病理論的溼熱病因理論。

吳瑭(字鞠通):著《溫病條辨》,創立溫熱病的三焦辨證理論。

明清時期,編撰了門類繁多的醫學全書、類書、叢書及經典醫籍的註釋等。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公元1578年),載中藥1892種,分16部60類。

明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公元1556年),輯錄230餘部醫籍。

明 王肯堂《證治準繩》(公元1602年)

清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公元1723年)

清 吳謙《醫宗金鑑》(公元1742年)

清 王清任《醫林改錯》(公元1830年)

4、近代與現代(公元1840年以後)


帶你一起學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緒論(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