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重回職場︱家庭與事業哪個更重要?我最重要

因為我產後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婆婆答應了幫助我照顧孩子。

沒過幾天,婆婆就來投訴了“我每天都吃不飽,好不容易把孩子餵飽了,剛想坐下來吃自己的,他卻拉屎了。”

我不得已請假留在家中,看看可以怎樣讓婆婆帶孩子帶得輕鬆一些。

婆婆很愛孩子,所以每當做好飯,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要餵飽孩子。即使孩子已經吃過早餐,中途還吃了水果與點心,暫時不餓,她也覺得應該以孩子為先。

天氣變冷,她也會第一時間先想著給孩子穿上衣服,卻忘了給自己穿。

我跟婆婆說“每頓飯做好了,你要記得自己先吃,孩子的碗筷擺在他自己面前,讓他看著你學著吃飯。等你吃飽了,再喂他。”

我是一個有點奇怪的媽媽,肚子餓了會先給自己找吃的。而我婆婆的做法,反而像大多數的媽媽,常常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而付出,卻忘記了自己的需求。

產後重回職場︱家庭與事業哪個更重要?我最重要

Papi醬在某綜藝節目中,說到了關於一個人生的重要排序,Papi醬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Papi醬的觀念遭到了父親們的反對,他們一致認為要把孩子放在第1位。

節目中父親們的觀念跟我婆婆的是一樣的,圍繞著孩子轉,為家庭付出,習慣把自己排在最後。

所以該先喂孩子,還是自己先吃飽,導致了我們的第1次爭吵。

身邊同齡的爸爸媽媽們坐到一起,有時候會討論,什麼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讀書。有的說三歲,有的說等4歲了再送。

我自己的想法是:“不管幾歲,至少學會了自己吃飯,懂得冷暖,冷要加衣,熱要減衣,渴了懂得自己喝水,再送去幼兒園。”

孩子來到世上,總有一天要像我們一樣獨立生存於世上,從學會爬行到會走路;從第1次的吸允餵飽肚子,到能夠自己拿勺子、拿筷子,每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學會。

我們父母希望能夠照顧好孩子,更希望孩子長大後,他也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如果我們一直代替他去做他能做的事情,他又怎麼能夠照顧好自己呢?

產後重回職場︱家庭與事業哪個更重要?我最重要

村裡面的老一輩在茶餘飯後,也總喜歡坐在一起聊天。鄰居的婆婆吐槽,自己的孫女都已經6歲了,還要餵飯。我婆婆聽了之後,若有所思,回來之後,也不再執著於餵飯這件事情了。

我婆婆另外一個糾結,在於她不能接受孩子吃飯弄的到處都髒兮兮的。但是如果孩子沒有第1次的嘗試,他也沒有機會學習自己做得更好,他就會永遠都不懂得如何去做。

為人父母,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學會放手。

模仿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

學習即模仿-班杜拉的榜樣學習實驗: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大量實驗研究基礎上,建立了現代社會學習理論,對人的觀察行為作出了比較全面而客觀的解釋。班杜拉認為,人的學習活動主要通過觀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為,審視他人所接受的強化,把他人的示範作為媒介的模仿活動。

“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小孩學習,大人作則。如果做父母的,以家庭為重,以事業為重,卻不懂得關愛自己,孩子也一樣會不懂得。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大人自己餓了不知道要吃,冷了不知道要穿,卻要逼著孩子吃,逼著孩子穿,孩子即使反抗,說自己不餓,也不冷,卻被忽略了,那他不是把生存最基本的技能也喪失了嗎。

家庭與事業哪一個更重要,常常讓人們爭的面紅耳赤。如果先把家庭與事業都先放在一邊,找一找“我自己”在哪,把自己活好了,變強大了,家庭與事業哪個更重要就不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而僅僅是一個選擇題,無論選擇哪一個,我們的人生都是精彩的。


產後重回職場︱家庭與事業哪個更重要?我最重要

一個想要賺得了錢又照顧得了娃的職場寶媽,正在用自己的洪荒之力破解所有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