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上的草船借箭果真是諸葛亮所為嗎,你怎麼看?

亙古懷念說史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儘管大部分都取材於歷史,但實際上跟歷史還是有較大出入。

而“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諸葛亮與周瑜鬥智鬥勇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赤壁之戰開戰在即,但周瑜並不服氣諸葛亮比自己更加優秀,故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這種在當時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刁難諸葛亮。而機智的諸葛亮識破周瑜詭計,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就能完成。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獲得十萬餘支箭,立下奇功。

不過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卻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濡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既然是孫權玩的草船借箭,為什麼羅貫中還要把不屬於諸葛亮的成績按在諸葛亮頭上呢?

其實《三國演義》就是一篇基於歷史但脫胎於歷史的小說,就算羅貫中再怎麼客觀,但難免會帶入個人情緒,所以當小說看,或者研究都行,就是不能當正史,認真你就輸了。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不是了。

第一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第二孫權的目的是挑戰,而不是借箭。

《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以及《魏略》,說的很清楚。

赤壁之戰之前,曹操倉促編組的水軍不能作戰。原因是收編的劉表水軍戰鬥力差,長期不做正規訓練,不能立即作戰。

而曹操自己的北方軍馬根本不能水戰,士兵上船以後站不穩,頭暈目眩。而且這些人來到南方水土不服,大量病死。

無奈之下,曹操命令暫時不要出戰,先訓練好水軍再說。

這種情況下,孫權的軍隊多次主動挑戰。

曹軍開始出戰,但很快被精銳的吳國水軍擊潰,之後就乾脆不出來。

有一天,孫權親自率領大批戰艦去挑戰,曹軍仍然閉門不出。

孫權就命令軍艦停在曹軍水寨前,擂鼓叫陣。

曹操判斷肯定是孫權來了,但又不敢出戰,就命令水寨的弓弩手亂箭齊射,將他們趕走。

誰知道孫權根本不怕,軍艦一動不動。當時軍艦都是木頭的,曹軍的箭就釘在軍艦上,竟然導致朝一面傾斜。

孫權又命令船隻轉向,用另一面繼續對著曹軍。

直到這一面也被弓箭射滿,孫權才下令回去。

於是,這些軍艦就帶著無數羽箭回去。這些羽箭拔出來就可以繼續使用,為吳軍搞到了大量的羽箭。

自然,孫權的目的是挑戰,而不是借箭。吳軍武器裝備精良,本來也不缺羽箭。

而且,自古以來也沒說誰敢去借箭的。

當年水軍經常使用帶火的箭頭,一旦射中就會起火。諸葛亮如果有膽量去借箭,還用無數草人,一旦遭到隨便幾支火箭,立馬成為烤豬。


薩沙


諸葛亮,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為報劉備三顧之恩。一心為蜀漢效力,在劉備新野之戰走當陽奔夏口之後,一人隻身赴東吳,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名為聯吳抗曹,實際上是為保劉備基業,至於草船借箭,很多史料,有說是虛構的,有說是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但是我相信,這事是諸葛亮所為,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宇宙之能。至今馬前課,出師表等諸葛亮之作仍為後人所記頌,何況一個小小的草船借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