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扶貧路——合作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風雨兼程扶貧路——合作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每日甘肅網4月22日訊據甘南日報報道(記者 張金鑫)黨的十八大以來,合作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於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緊盯“脫貧摘帽”目標,緊扣“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大力開展繡花式扶貧,全市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8%下降到2019年的0.04%,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164元提高到2019年的8544元,農牧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各族群眾實現了從基本溫飽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轉變。

“現在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已組織人力,加緊施工,依託花卉園區綠色生態環境,以當地民俗為基礎,融合藏文化,形成藏式特色,集花海、農事體驗、藏式風情民俗村、親子互動、康養等多類型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將生態觀光旅遊建設成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努力建成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塑造‘印象甘南,合作會客廳’名片。”致富帶頭人石磊信心滿懷地說。

2018年初由合作市政府牽線,石磊與卡加曼鄉香拉村簽訂了幫扶協議,和當地群眾以資金、土地、技術等幾種方式入股的模式組建了合作市香拉梅朵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及綠豐源高原花卉旅遊合作社。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公司及合作社業務逐步上升,群眾增收穩步上漲。他帶領公司緊抓發展機遇,在卡加曼鄉香拉村、博拉村原有合作社的基礎上延伸開發了香拉花海田園綜合體項目。.

堅持黨委政府牽頭抓總,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州有關精神,謀劃部署脫貧攻堅工作,並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責任制,實行縣級領導包抓、市直單位幫扶、黨員幹部包戶的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形成良好工作局面。

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把有限的資金和精力用在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上,因村因戶施策,著力補齊短板,全面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夯實脫貧基礎,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行政村網絡、通訊普及率均達到100%,農牧戶飲水安全比例達到100%,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7%,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5%,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始終將黨建引領促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保障,重視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支部帶頭人,加大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力度,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村掛職,創新實施“能人入黨”辦法,大力推廣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建設”模式。把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專題培訓、夜校輔導等。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和示範帶動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扶貧先扶志,發放精準扶貧政策宣傳冊,抽調幹部在鄉、村、組面對面宣講政策,實打實解決困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幹勁明顯增強。同時,完善脫貧攻堅協調合作機制,壓實各職能部門、鄉村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職責和任務。牢牢抓住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機遇,加強溝通銜接力度,全面拓展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產業合作、攜手共建、消費扶貧等重點領域的幫扶工作,做好幫扶和捐贈資金的使用管理,把好項目關口,實行動態監控,跟蹤瞭解資金安排、支出進度、項目實施等情況,有力助推脫貧攻堅進程。

著眼集中資源打好脫貧攻堅戰,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整合各類涉農和幫扶資金,不斷加大扶貧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全面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社會幫扶資金、土地增減掛鉤資金統籌用於脫貧攻堅,優先支持產業培育、就業扶貧、貧困村整體提升等扶貧項目,全面保障“兩州一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項目和“3+1”衝刺清零、“5+1”專項提升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實施大批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有效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支撐。

合作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農牧產業發展、“三變”改革作為脫貧攻堅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100%覆蓋貧困村,惠及全市50%的農牧民群眾,富民產業培育優先傾斜貧困戶,貧困戶產業發展到戶扶持率達100%,農牧村“三變”改革優先聚焦貧困戶,帶動622戶農牧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實現了脫貧攻堅與農牧村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力促進了農牧民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