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介紹

青海省,簡稱

,為中國一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因境內有全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會是西寧市。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源”。

青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全省均屬高原範圍之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點崑崙山的布喀達板峰為6860米,最低點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為1650米。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佈。巍巍崑崙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限。長江、黃河及瀾滄江(湄公河)(因此被稱作“三江源”)之源頭在青海。巴顏喀拉山為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青海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有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平均氣溫低,在零下5.7℃~8.5℃之間;降水量少,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域差異大;雨熱同期等特點。

青海省介紹

行政區劃

青海省現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下設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25個縣、7個自治縣。

  • 地級市:西寧市、海東市
  • 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介紹

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寧。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

202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同仁縣,設立縣級同仁市,以原同仁縣的行政區域為同仁市的行政區域。2020年7月1日,同仁市政府掛牌成立。同仁市下轄3個鎮、8個鄉:隆務鎮、保安鎮、多哇鎮、蘭採鄉、雙朋西鄉、扎毛鄉、黃乃亥鄉、曲庫乎鄉、年都乎鄉、瓜什則鄉和加吾鄉。

人口

2010年末全省總人口共5,626,722人。漢族人口共2,983,516人,佔53.02%;少數民族共2,643,206人,佔46.98%,這一比重僅低於西藏和新疆,居全國第三位。截止到2017年末,青海省的總人口為598萬人。少數民族:

  • 藏族,共1,375,062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4.44%,主要分佈在玉樹、果洛、海南、黃南、海北五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寧市的大通縣,平安縣和海東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青海藏族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漸發展形成的。藏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青海藏族除玉樹部分人講康巴方言外,均操安多方言,通用藏語文,信奉藏傳佛教。
  • 回族,共834,298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4.83%。主要分佈在青海東部地區。
  • 土族,共204,413人,佔全省總人口的3.63%。
  • 撒拉族,共107,08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9%。
  • 蒙古族,共99,815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7%。
  • 其他少數民族,共22,52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4%。

宗教

青海的漢族主要信仰中國民間宗教(包括道教和儒教)和佛教。藏族信仰藏傳佛教或苯教,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根據2004年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基督徒佔青海人口的0.76%。2010年的一項調查,青海有17.51%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

經濟

青海經濟總量低,主要依託當地礦產、生態及生物資源,化肥、畜牧業、有色金屬等產業具有比較優勢。2016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572.49億元,比上年增長8%,近年來,青海省的GDP年均增速普遍高於全國平均。

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青海旅遊業、特色工藝品和農產品加工業將逐步得到較快發展。

青海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是西部礦業集團,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為鹽湖集團(SHE:000578),該公司將併入本省另一家上市公司鹽湖鉀肥(SHE:000792)。

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GDP)為2865.23億元,比2017年增長7.2%。

旅遊

青海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民族文化旅遊節、三江源國際攝影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等活動日益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

塔爾寺

青海湖

東關清真大寺

崑崙山

祁連山

孟達林區

茶卡鹽湖

尕海

馬步芳公館

門源油菜花花海

拉脊山

大通老爺山、大通娘娘山

教育與大學

  • 青海大學
  • 青海師範大學
  • 青海民族大學
  • 青海大學崑崙學院

  •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廣播電視大學

  • 青海省聯合職工大學

  • 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警官職業技術學院


塔爾寺

塔爾寺(藏語:སྐུ་འབུམ་བྱམས་པ་གླིང་,威利:sku-'bum byams-pa gling),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始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

塔爾寺四周群山環抱,狀似八瓣蓮花,視地觀天,陵澗起伏,狀如八輻法輪。祥光照射下的梵宇佛寺獨具風格,宮殿式建築與平頂式建築依山就勢,巧妙佈局。巧奪天工的雄偉建築,恢宏壯觀,氣勢磅礴。體現了藏漢文化交匯融合的特色和風格。佛殿、經堂內供奉的佛、菩薩、阿羅漢、神像等不同質料的塑像造型精美。

塔爾寺除宏偉壯麗的建築群外,還是一座文物精品薈萃,異彩紛呈的文化藝術寶庫。寺院佛教文化包涵在藏族傳統文化“大小五明”學科之內。其中內明學(佛學)是寺院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是佛教文化的集大成者,塔爾寺佛教文化與藏區其他格魯派寺剎一樣,也是通過札倉這個學術機構來傳播的。貢本賢巴林的四大札含(學院)可以說是雪域佛教文化學苑的一個縮影。唸經、學經、講經、辯經是學習研宄彿學的不同實踐活動。各種佛事活動、法事儀軌是寺院佛教文化的另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寺院建築及文化,包括木雕、磚離、石雕、尺度技藝;佛像、佛塔、佛經、僧裝服飾的製作工藝;壁畫、堆繡、酥油花“三絕”藝術皆屬五明學的工巧明(工藝學)學科。醫學和歷算學也聞名遐邇。寺院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來,引起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研究成果斐然。

塔爾寺的活佛系統甚多,據說共有72個活佛系統。每個活佛系統都有自己的“尕哇”(府邸),有管家及服侍喇嘛。其中主要活佛系統及現世活佛有:

  • 阿嘉活佛:阿嘉·洛桑圖旦·久美嘉措
  • 賽赤活佛:賽赤·確吉洛智嘉措
  • 拉科活佛:拉科·羅桑丹貝昂秀
  • 土觀活佛:土觀·嘉木樣洛藏丹貝尼瑪
  • 嘉木樣活佛: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
  • 賽朵活佛:賽朵·洛桑夏珠確吉堅贊
  • 卻西活佛:卻西·洛藏益西格勒嘉措
  • 巴周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卻藏活佛:卻藏·羅桑丹貝旺秀
  • 西納活佛:西納·洛桑旦貝堅贊
  • 嘉雅活佛:嘉雅·洛桑巴旦曲傑旺秀
  • 當彩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香薩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卓倉智合倉活佛:倉成善
  • 米納活佛:(法名不詳)
  • 扎西活佛:扎西·隆多旦曲尖措
  • 宗康活佛:宗康·昂旺華旦丹貝堅贊
  • 格嘉活佛:格嘉·曲吉堅贊
  • 關嘉活佛:關嘉·洛桑協主彭措尖參
  • 本巴活佛:(法名不詳)
  • 安嘉斯活佛:安嘉斯·洛桑華旦丹貝堅贊
  • 夏格日活佛:夏格日·昂旺圖旦堅措
  • 楊嘉活佛:楊嘉·格桑圖旦夏珠
  • 孟嘉活佛:孟嘉·洛藏圖旦加措
  • 東科活佛:(法名不詳)
  • 帕玉活佛:(法名不詳)
  • 尼隆活佛:(法名不詳)
  • 堪布活佛:(法名不詳)
  • 參卓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噶欽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烏蘭活佛:烏蘭·洛桑加樣僧格
  • 裴嘉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 曲嘎爾活佛:(轉世靈童待尋訪)

青海湖


青海湖(藏語:མཚོ་སྔོན་པོ་)位於中國青海省內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內流湖,早期面積4236.6平方公里,有時因人為及氣候因素而極遽減小但也有擴大情況,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湖水鹽度為1.24%(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5%)。

青海湖四周有四座高山:北面是大通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遊覽勝地。海心山又稱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島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以產龍駒而聞名。鳥島位於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內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節棲息著10萬多隻候鳥。

青海湖盛產青海湖裸鯉,魚類資源曾經十分豐富。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也稱茶卡(藏語:ཚྭ་ཁ།)或達布遜淖爾(ᠳᠠᠪᠤᠰᠤᠨ ᠨᠠᠭᠤᠷ Dabsûn Nûûr ),位於中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境內,湖面海拔為3059米。

該湖湖水富含鈉鹽,鹽層較厚,貼近湖面,湖水已經趨於乾涸。湖邊有鐵路支線連接青藏鐵路。因湖面平靜無波的景象而被外界稱為“天空之鏡”,使茶卡鹽湖的觀光人潮絡繹不絕,其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雖然茶卡鹽湖取得了廣大的知名度,但也衍生出一些問題。如於2018年7月,據報導,茶卡鹽湖被湧現的大量遊客留下了許多垃圾(如一次性鞋套).在加強環境宣傳和景區限流之後,茶卡鹽湖又恢復了往日美景。

茶卡湖遊客區與產鹽區是獨立分開管理,產鹽區採用了封閉式管理,當地政府不讓遊客進入產鹽區,確保產鹽地區的環境乾淨。另外遊客區裡遊客產生的垃圾有專責環衛工人清理,由分隔帶禁止遊客進入產鹽區,確保不會影響到產鹽區無人區的環境。

茶卡鹽鹽場採取封閉式管理,禁止遊客及觀眾進入產鹽區,保證產出的茶卡鹽質量符合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

可可西里

地址: 中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 。 面積: 45,000 平方公里 。主要動物: 藏羚羊,野犛牛,雪豹,棕熊等。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西北部,與新疆、西藏接壤,面積4.5萬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目前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可可西里地區氣候嚴酷,自然條件惡劣,年平均氣溫-4.4℃~10℃,最低氣溫-46℃,人類無法長期居住,故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生命的禁區”。然而正因為如此,高原野生動物獲得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使得該地區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樂園”。藏羚羊是該保護區的代表物種,同時雪豹,棕熊等珍稀食肉動物也有分佈。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佈的哺乳動物有30種,鳥類54種,爬行類1種,魚類6種。除了有“高原精靈”之稱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還分佈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如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種群大,數量多。然而珍稀食肉動物中除棕熊較常見外,雪豹、猞猁、兔猻等均較為少見。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佈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

2020年9月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公安局發佈通告,禁止遊客從格爾木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穿越等活動,違者將處理。

2020年9月14日,青海玉樹州公安局刑警支隊成功抓獲一名26年前參與槍殺傑桑·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

傑桑·索南達傑(藏語:བསོད་ནམས་དར་རྒྱས,1954年-1994年1月18日),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索加鄉人,藏族,中共黨員,1974年畢業於青海民族學院。曾擔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委書記,治多縣委副書記。1992年推動成立了中共治多縣委西部工作委員會(簡稱“西部工委”)並擔任書記,打擊可可西里無人區內非法淘金和盜獵野生動物的違法活動,保護國家資源。1994年1月8日,索南達傑率領西部工委第十二次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巡查,十天後在押運武裝盜獵藏羚羊的犯罪分子時中彈犧牲。1996年11月,國家環保局和林業部聯合授予他“環保衛士”稱號。2018年12月18日上午,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的先驅”傑桑·索南達傑等100人被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1997年8月,民間環保人士出資修建了索南達傑烈士紀念碑。該碑立於可可西里保護區崑崙山口的青藏公路旁,海拔4700米。碑高5.8米,正面鑲烈士遺像,背面用藏、漢兩種文字記述索南達傑烈士生平事蹟。後由於受到地基凍土層變化,2010年玉樹地震等影響,碑身向南傾斜約25度,下沉約20釐米,護欄表面大理石貼面多處脫落,碑前石桌被人砸掉一角。2013年由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和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出資重建,同年8月落成。

索南達傑的死震驚了全國各界及輿論,喚醒了中國社會對藏羚羊生存狀態的關注。中國政府於1995年批准成立青海省省級“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並在1997年升格為“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5年,可可西里被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錄。2017年7月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終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項世界遺產。可可西里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2010年4月14日上午,玉樹發生7.1級地震,地震造成2698到10000人死亡,失蹤270人,12135人受傷。縣城結古鎮全部停電,由於大部分建築都是土木結構,重災區結古鎮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幾乎全部(99%)倒塌。此外整個玉樹州的70%學校房屋垮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