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看到標題,也許有些人會覺得“科學的起點是科幻”這句話,怎麼那麼熟悉呢?其實是我化用了另外一句經典話語: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這句話也許會讓一些理工科專業的人感覺到無法接受,但客觀上一些人類歷史的大科學家在研究到當時的科學極致時卻有不少人陷入到了哲學困境中。

比如牛頓作為經典力學的奠基者,牛頓三定律可謂所有學過物理的人都多少知曉些,可是這位大科學家晚年卻陷入了神學困擾中,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那麼科幻小說又與科學有什麼關係呢?這就帶來了三個問題:

一是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嗎,科幻的意義是什麼?

二是中國科幻的沉浮與崛起,科幻小說是如何登上大雅之堂?

三是奧巴馬等精英為什麼會對科幻小說那麼尊重?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敢於想象才是探索科學的起點

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會對天空、宇宙有過幻想,甚至幻想著有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又或者穿梭到未來。20世紀末、21世紀初風靡全球的《哆啦a夢》和《星球大戰》無疑是人們呼喚想象力的體現。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其實,從古至今,便有無數人在幻想這條路上砥礪前行,他們儘管目的各不相同,或者追求長生不老、或者追求金銀珠寶,又或者指望救助百姓,但終究推進了科學的發展。

科幻小說中光怪陸離的世界承載著那個年代最美的想象力。可以說,沒有對海底的想象,也許就不會有潛水艇,沒有對太空的嚮往,也許就不會有航天飛機,沒有對時空的好奇,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相對論。

每一次的想象,每一次承載想象的科幻小說,都是科學的起點。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要知道那些大科學家都有童年的時候,也許正是這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讓他們永葆了想象力與求知慾,最終在科學上邁上更高的階梯。

而如果想讓一個人這輩子永葆想象力,也許就是要讓這個人在童年時期就接觸科幻作品。

中國科幻的低潮與崛起,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說起中國科幻,曾經是有過一段時間的低潮時期時期的。在1902年的時候,當時魯迅就在《月界旅行·辯言》中透露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欣賞,並寄希望於能通過科幻小說像民眾科普科學知識。這在當時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但後來,一直將科普作為科幻小說第一目的,結果導致了陷入了功利主義的傾向,使得中國的科幻小說處在了科普有餘、幻想不足的境地。甚至坊間有種說法,認為科幻小說沒辦法如傳統文學作品一樣震撼人心。

但有低潮就勢必有高峰,隨著整個國家的開放,在《科幻世界》雜誌的推動下,中國開始誕生了一大批真正意義上的科幻作家,中國的科幻作品開始登上了國際舞臺。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劉慈欣外,還湧現出諸如王晉康、何夕等人。

這其中當以劉慈欣最近世界影響力,《三體》獲得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要知道雨果獎,可是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也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的首位亞洲獲獎者。

自這批優秀的科幻小說家出現後,科幻作品真正承認普遍被認可,甚至認為具有極大教育的文學類型,也順理成章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奧巴馬等精英為什麼會對科幻小說那麼尊重

也許是確有其事,又或者只是坊間傳聞。奧巴馬與中國目前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三體》之間有著諸多的不解之緣,比如媒體多有報道奧巴馬寫信給劉慈欣的趣事:

據說,曾經有一天劉慈欣打開了自己的電子郵箱,結果看到了這樣一份郵件。郵件內容寫著“你好,美國總統奧巴馬先生在看過您的《三體》後非常喜歡,能否麻煩您發一下後續作品,非常迫不及待。

原來奧巴馬總統在度過了劉慈欣的《三體1》和《三體2》後就迫切的想知道三體宇宙後來的發展,一直在等待著《三體3》的出版。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這麼看來,其實奧巴馬也和我們正常人一樣看到喜歡的作品會催更嘛,總統也沒有多神秘呀!

據說當時劉慈欣看了後,只是笑了笑,還以為是一些無聊的人惡作劇罷了,於是就把郵件刪了。

最後奧巴馬居然動用了白宮的力量,通過我國有關部門找到了劉慈欣,傳達了他對三體的喜愛。

去年,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流浪地球》翻拍成了電影,結果拿下了46.78億元的票房,在電影的最後居然有了彩蛋,奧巴馬作為總統居然親自出演客串了。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其實不僅奧巴馬,據說包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國內著名企業家雷軍、馬化騰等人都對《三體》頗為認可。

那麼這些精英為什麼會那麼尊重科幻小說呢?

其實,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科幻小說的本質,也許用劉慈欣自己說的一句話就能概況:

科學為基礎,想象為源頭。

在我看來,科幻絕不僅僅侷限科學,更多地與科學融合之後,我們對於人類自身和未來的思考與想象。

“可能性”是科幻的本質,可能性也是人類進步的本質。要知道,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提出原子論,當時是一種可能性,但兩千年後人們發現並提出了原子論。

對於一些真正有責任感的精英而言,他們在乎的除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時候也會放大到對整個人類未來的思考。

科學的起點是科幻,劉慈欣是如何帶中國科幻小說登上大雅之堂?


而科幻小說的存在,恰恰就是這種“他山之石”。

也許,未來就掌握在現在這些手捧著科幻小說課外閱讀的兒童中,他們中的某些人或許就是將來《三體》中的孤膽英雄章北海,或許是再次推動地球科技前進的那個“巨人”。

英雄的經歷總是史詩的,但英雄的起點也許就是那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或許就是那誤打誤撞看到的一本書。

我是酒熟梅子青,願意手中筆墨化為三尺劍,刺向世間不平事。


其實我無所謂大家買或不買,只是我想和大家分享《三體》這本書,在初看這本書後,整個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都得到了一定的衝擊,這作品實在是驚為天人之作!

如果你買了,那謝謝你認同我的推薦,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崇拜章北海,一起批判程心。

如果你沒買,那謝謝你聽了我的分享,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留言你喜歡的書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