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戰機的原型機?設計超前的米格-37,採用視覺隱身的黑科技

米格-37,對,你沒沒看錯,是米格-37,不是蘇-37。這是一款神秘莫測的戰鬥機,萌芽之時就被打壓下馬了。米格-37視覺隱身戰鬥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神秘的戰鬥機,沒有人知悉這架戰鬥機從何而來。有人認為它是美國軍方故意發佈的信息汙染,以獲得資金來開發第五代F-22戰鬥機,並實現戰術航空部隊的現代化。

殲-31戰機的原型機?設計超前的米格-37,採用視覺隱身的黑科技

從1980年開始,蘇聯獲得了美國正在秘密研製一款隱身戰鬥機——F-117的情報,決定也要設計一款能夠隱身的先進戰鬥機,米格設計局就開始第五代戰鬥機米格-37的研製工作,當時蘇聯致力於在戰術航空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以便於美國空軍一爭高下,一架設計非凡、技術超前、性能先進的戰鬥機,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米格-37應用了最新的航空技術,在很多的介紹文字中,都說米格-37採用了視覺隱身技術,其實這是以訛傳訛,它不是一架光學隱身技術的飛機,而是雷達隱身的戰鬥機。米格-37在研製中採用了計算機輔助技術對雷達截面積(RCS)進行精確計算的技術,這項技術來源於蘇聯第108雷達研究所的科學家烏菲姆謝夫的著作《物理繞射理論的邊界波方法》,“物理衍射的邊緣波”理論,即物體反射的電磁波強度與物體的尺寸大小並無關聯,而近於邊緣的佈局有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尺寸的戰機只要通過對“邊緣波”的優化,就能夠實現雷達隱身。在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提出了的物理繞射理論(PTD)。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的臭鼬工廠在研製F-117隱身戰鬥機的時候,也參考了菲姆謝夫的理論。

由於在上世紀80年代,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限,PTD程序無法計算複雜曲面外形物體的 RCS。所以工程師把隱身飛行器設計成為複雜多面體的奇怪形狀,這可以限制需要進行計算的三角形數量。所以就形成了F-117和米格-37這種奇特的多面體外形,奠定了第一代隱身戰鬥機的技術基礎。

殲-31戰機的原型機?設計超前的米格-37,採用視覺隱身的黑科技

據悉,米格-37戰鬥機也採用了美國F-117隱身戰鬥機的多面體設計,主翼佈局成梯形翼略帶下傾,雙垂尾外傾45度,無鴨翼,背部有兩塊減速板,機首扁平並帶有複雜的稜角。具有以下戰術技術特能:長度13.5米,寬度10米,高度略高於3米。在16000公斤的起飛重量條件下航速依然達到1350公里/小時,安裝2臺渦輪噴氣發動機。米格-37戰鬥機的武器裝備包括兩門30毫米口徑航炮,R-36空空導彈、X-25空地導彈以及各種炸彈。

殲-31戰機的原型機?設計超前的米格-37,採用視覺隱身的黑科技

這架戰鬥機非常機密,因此不為外人道也。美國媒體曾在報道F-117A戰鬥機時提到米格-37隱形戰鬥機。相比較美國的F-22戰鬥機名聲更大,而米格-37仍是一個名氣不大而神秘的機密樣本。蘇聯解體以後,米格-37戰鬥機項目被擱置,但它的技術有效應用在米格和蘇霍伊的新型戰鬥機上。

殲-31戰機的原型機?設計超前的米格-37,採用視覺隱身的黑科技

米格-37還有個繼續發展方案,外形與美國F-22和中國的殲-31很相似。設想是一種在不犧牲氣動的情況下設計隱身造型,廉價足以大批量生產,具對空對面能力的多用途隱身戰鬥機。作為米格-29的替代者,該機延續了米格-29的前沿機場起降能力。新米格-37的外形採用隱身設計,內置彈倉,排出的燃氣經過紅外隱身處理。設想是打造一款F-117級別隱身能力的多用途前線戰鬥/攻擊機,但機動性遠優於前者,這可以在執行隱身突襲和壓制敵人地面雷達時獲得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