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紛呈:秦始皇兼併六國後,怎麼防範反叛?

前文我們講到秦始皇的傳奇經歷,以及巡遊天下、推行郡縣制、鑄造金人、焚書坑儒等故事和動機。不難發現,秦皇眾多行為的背後,都指向同一個目的,那就是防範反叛、穩固統治、讓秦國萬代相傳。那麼,秦始皇到底採取了哪些手段來穩固統治、防範反叛呢?

秦始皇的手段層出不窮、精彩紛呈,我們通過彙總分析,把這些手段分成了四大類,他們分別是:1.瓦解抵抗;2.宣示武力; 3.轉移矛盾;4.增強認同。這些手段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形成了一套效果卓越的統治體系,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解。


精彩紛呈:秦始皇兼併六國後,怎麼防範反叛?

十二金人


瓦解抵抗

前221年,秦滅齊,實現統一。當年,秦始皇要求收集天下兵器,全部聚到咸陽銷燬,鑄造了12個大型金人雕像。通過鑄造金人,秦皇輕易地實現了繳械的目的,讓那些仍然蠢蠢欲動、渴望再起兵戈的人斷絕了武力反叛的希望。

除了銷燬兵器,秦始皇把全天下最富有的12萬戶大富豪遷徙到咸陽,以便加強控制,並促使他們加快適應和融入秦國。簡單兩步,武器、錢以及最有權勢和能量的人,都已經被牢牢掌握在天子腳下,還有誰能掀得起風浪呢?

精彩紛呈:秦始皇兼併六國後,怎麼防範反叛?

巡遊天下


宣示武力

為了威懾六國潛在的反叛勢力,秦始皇曾多次巡遊,刻意展現赫赫軍威。每次巡遊陣仗極大,隊伍軍容整齊、浩浩蕩蕩,而且極盡奢華。劉邦曾在咸陽見到過秦皇出遊的場面,忍不住的羨慕道:“大丈夫當如此”,足見秦皇出遊的隊伍是何等震撼,對不服者會產生多麼強烈的威懾。

始皇帝32年,秦始皇毀壞城郭、決通堤防、移除險阻,讓天下無險可守。另外,秦始皇還南平百越。北逐匈奴,通過各方各面,展現著秦國強大的武力。迫於秦國強大的軍威,即使有人有心反叛,也不敢採取行動。即使到了秦二世時,帶頭造反的也是犯法當死、無路可走的罪犯而已。

精彩紛呈:秦始皇兼併六國後,怎麼防範反叛?

萬里長城


轉移矛盾

除了武力威懾和瓦解抵抗之外,秦始皇還有一個更高超的辦法,那就是轉移矛盾。通過征伐百越、驅逐匈奴、修築長城等措施,讓秦國所有人把注意力從內部紛爭轉移到對外戰爭中去。畢竟原來六國都對胡人、匈奴或者百越有過敵對經歷,很容易形成同仇敵愾的氣氛,增強對秦國的認同。

藉助對外鬥爭轉移內部矛盾,在當今的國際交往中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比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事情,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應對“狗屎般拙劣”,但是卻通過向中國、世衛組織、州長們甩鍋,成功轉移了美國人的憤怒和不滿。可見,轉移內部矛盾的效果多麼顯著。

精彩紛呈:秦始皇兼併六國後,怎麼防範反叛?

刻石頌功


增強認同

最後一條,手段格外高超而思慮長遠。這些措施包括:1.更換名號,自稱“始皇帝”,向全天下傳達新紀元的到來;2.推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修建馳道,全國一視同仁;3.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表明自己受命於天;4.刻石頌功,講解秦皇功績,爭取百姓認同;5.焚書坑儒,進行思想控制,嚴懲惡意誹謗。

增強認同的這些措施,考慮的不止是一時的穩定,更是在謀劃長治久安,推進全國的融合,並根植秦皇受命於天、功高無二的觀念,讓百姓不要再有二心。始皇帝去世後,胡亥如果能沿著秦始皇鋪好的道路進行下去,繼續鞏固百姓的認同,而不是極情肆欲、橫徵暴斂、肆意殺伐,秦國又怎麼會二世而亡呢?

本文由陽光舊事錄原創,接下來我們將介紹秦二世簡史,看看史上最強敗家子是怎麼煉成的,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