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前這個慣例動作,比往年晚了兩個多月

撰文 | 蔡邇一

4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有一項重要議題值得關注——聽取2019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彙報,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這個動作,和總理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一樣,是每年兩會前的常規操作。

慣例動作

每年全國兩會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會專題聽取建議提案辦理情況的彙報。

而在每年全國兩會閉幕後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都要專題研究相關建議和提案,並分交各相關部門辦理。

全國兩會前這個慣例動作,比往年晚了兩個多月

十九大之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共聽取了兩次彙報,時間分別是在2018年2月7日和2019年2月11日。

全國兩會前這個慣例動作,比往年晚了兩個多月

再往前看也是如此。

政知君注意到,十八大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分別在2014年2月7日、2015年2月6日、2016年2月17日和2017年2月3日聽取了前一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彙報情況。每年兩會開幕,都是3月初。

但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聽取彙報的時間放在了4月28日。

部署

除了聽取彙報,每次會議還會對接下來的工作作部署安排。

比如,2018年2月的會議上提到:

“今年兩會召開在即,各部門要針對新一屆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提出的建議和提案,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辦理工作,推動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針對性和水平。”

在2019年2月的會議上的原話是: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要繼續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創新方式,提高辦理質量,認真研究吸納意見建議,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更好為人民辦實事。”

但今年的說法略微不同。

在28日的國常會議上提到,“要以高度責任感,繼續抓好今年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深入傾聽社會和人民群眾呼聲,凝聚共識,更有針對性做好政府工作。”

會議還提到,重點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向代表和委員問需問計問策,把他們的真知灼見轉化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

“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出實招,努力推動加快解決。對代表和委員反映集中的事項,要建立臺賬掛牌督辦,答覆承諾要做的工作必須儘快落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

公佈“成績單”

政知君注意到,2019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國務院常務會議便專題研究了“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彙報”。

“我國是法治國家,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憲法框架下反映社情民意的一個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主渠道。”

據中國政府網披露,在當天的會議上,李克強說,“對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要認真研究、採納、辦理,並予以回覆,這是行政機關必須履行的法定程序,更是依法行政的重要體現。”

他要求,各部門不僅要高度重視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對一些沒有形成建議提案的發言、意見,也要認真傾聽,更要聽取存在的具體問題。

“有些問題看起來似乎是小事,但對群眾而言,很可能就是生活中一道過不去的坎。”

如今,相關部門交了“成績單”:

2019年,國務院部門牽頭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7162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3281件,分別佔建議、提案總數的87.8%和85%

相關部門認真研究採納代表和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出臺1500餘項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打好脫貧攻堅戰、增強創新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工作開展。

補一句。

4月26日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將於29日閉幕。這次採用“現場+遠程視頻”方式召開的會議,有個重要議題——

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答案,就在明天。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中國政府網 央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