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被好友和公號文章安利了無數遍的我,最近終於開始看《大明王朝1566》了。


明史我是覺得很有意思的,在中國歷史上,你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明朝一樣肆意妄為、野蠻生長的朝代了,每任皇帝都做的頗有特色,明朝言官的戰鬥力比之現在的鍵盤俠也不遑多讓,更因為朱元璋廢相立閣導致的黨政不斷,這都使得明朝的故事要比其他朝代要豐富了許多。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不過以我的涉獵之少、學識之淺自然是不敢上來就開始談明史,電視劇看了十集有餘,目前最觸動我的有一點,而這一點是我在三個人身上看到的:高翰文、海瑞和胡宗憲。


(本來這裡應該介紹些背景,不過這件事前因後果比較複雜,並非三言兩語能說的清楚,而且不講背景對於大家理解這幾個人並無影響,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優酷找來這部劇看一看,相信我,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胡宗憲和高翰文在這一點上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位是對朝局洞若觀火、對黨爭看的無比透徹的封疆大吏,一位是憑藉理學文章備受矚目、又是小閣老門生的青年才俊,可在他們身上卻清晰地表現出了一個實幹家和一位理想主義者的差別。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胡宗憲自不用說,徐階、高拱正忙著扳倒嚴黨,在這個時期,朝廷真正好用的人才也就只有胡宗憲了,這也是為什麼他需要一邊主持抗倭,一邊負責改稻為桑國策的原因。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嘉靖雖然常年沉迷煉丹吃藥不上朝,但是對於人才心裡還是有數的。


公忠體國的胡宗憲於嘉靖而言更像是家裡那個不哭不鬧的大兒子,內閣和嚴黨整天找茬掐架,嘉靖每天大部分都花在平衡這些勢力上了,苦活累活都是胡宗憲的。


胡宗憲曾對趙貞吉說過:我大明朝幾千裡中幾無一尺淨土,支撐大廈也就靠你們這些理學之臣了。


可在當時,整個東南幾乎都是憑著胡宗憲一人在苦苦支撐,前線打仗,後方還有人貪墨朝廷鉅款,內閣和嚴黨又忙著扳倒對方。


幾乎可以認為,如果沒有胡宗憲,嘉靖時期的大明就已經亂了。


公忠體國的評價是嘉靖給的,胡宗憲毫無疑問是實幹家,不僅吃苦耐勞,而且兩邊都不討好。


嘉靖身邊的大太監呂方的評價最形象:胡宗憲此人就像個小媳婦,上邊公婆要伺候,下邊兒女要照料,可是該做的事情還必須得做了。


這就是實幹家,不會把理想掛在嘴邊。

可是有兩件事他們從未忘記,一件是良心,一件是理想。

即使前方這條路再黑暗再坎坷,即使身邊有無數的人嘲笑你說你傻,也要支撐著自己年邁的身子顫顫巍巍地走下去。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高翰文的運氣不算太好,因為自己提的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方略所以被小閣老派來任杭州知府,這並不是個好差事。


當時杭州的改稻為桑已經初現膠著之勢,如果此事辦成他也許可平步青雲,可萬一辦不成那就只有成為小閣老的替罪羊。


對官場規則一無所知的高翰文,對於改稻為桑這趟渾水更是毫無思想準備,居然能在波譎雲詭的局勢中保全下來全身而退,真的是不可思議,難怪胡宗憲最後會評價他是個有福氣的人。


不過除了運氣使然,也正是因為他的理想主義,才最終保全了自身。


如此看來,為美人計所陷害,為了脫身請罪主動進詔獄也都算不得什麼了。


當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是要付出代價的,他所付出的代價不光在明朝歷史上即使只在嘉靖朝都顯得不值一提。



與高翰文形成鮮明對比的不只有安定東南力挽狂瀾的胡宗憲,更有以直言聞名、以清廉留史的海瑞。


在改稻為桑之前,海瑞只是一個縣裡的教諭,被舉薦去當淳安縣令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以前海瑞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個只會直言進諫的愣頭青,清廉有餘卻實幹不足。


然而劇中的海瑞形象卻讓我眼前一亮,相較於高翰文的初出茅廬,海瑞在官場上顯得太老練了,這裡的老練並非指他圓滑市儈,是指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教諭,卻能夠憑藉著熟讀大明祖制和律法而將鄭泌昌、何茂才二人的種種手段壓制,而且很明顯,他對官場上那些人的下作伎倆都是心中有數的,在這一點上,高翰文對比之下就顯得尤為稚嫩。


海瑞自己更像是是介於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一方面,胡宗憲的老成謀國,海瑞實難以相比,而胡宗憲斡旋於多方勢力之間卻仍能將實事做成,這更是海瑞所萬萬不能及的;

但是另一方面,海瑞的理想主義並非只停留在口頭上,他是真正地為百姓做了些實事的,他的理想主義建立在自己四十多年對百姓生活的體察上,所以這也是海瑞不論在哪個地方當官在百姓中名聲都很好的原因。


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實幹家中間到底差了些什麼?


這三個人,正是理想主義和實幹家的三個最重要的階段,當然,也有一些人根本不在這個範圍之內,這個我們暫且不談。


從高翰文到海瑞再到胡宗憲,一個理想主義者不經過現實的捶打是沒法成為真正的實幹家的。


書生誤國也許說對了一部分,但是錯不在書生,錯在為什麼一開始就要讓書生去治國。

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是很難的。這些書生的理論和實踐之間有一條很大的鴻溝,可是沒有人教他們怎麼跨過這道鴻溝。

有千千萬萬的書生,讀聖賢之書,研宋明理學,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和高翰文一樣,以為孔孟之道就是治國良策,以為聖賢之言就能興國安邦,卻被現實狠狠地當頭一棒,告訴他們信仰的理想主義在這裡行不通,這其中的一部分會迅速轉換陣營,將理想拋之於腦後,淪為平庸之輩尚且罷了,萬一淪為江山社稷的蛀蟲,便是真的墮落。


還剩下一部分人,他們會迷茫,他們會懷疑,最終他們選擇了妥協,妥協並不意味著背叛,接受政治的規則,可理想和良心不能丟,是忠是奸,是善是惡,可不爭一時,卻必爭萬世。


惟有心存理想之志,身行實在之務,才是真——國之棟樑。


每一個理想主義者都是要過這道坎兒的,至於具體怎麼過,那些實幹家做選擇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不過我想謹記下面這句話總是沒錯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