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揖拜正当时

拱手揖拜正当时

李茂林


拱手揖拜正当时

拱手礼有三千年历史


中国以华夏称之,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称之夏”。几千年来中国人以文明著称于世,只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及日本侵略者对华推行“炮舰政策 ”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强权即真理” 逻辑下,这些强盗们不仅竭力美化他们的掠夺与屠杀的丑恶行径,还要把“野蛮”“愚昧”“落后”等不文明标签硬贴到中国人头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虽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毕竟一时的经济落后,限制了中华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应有之影响。当前,在我们全面进入小康时代,如何发扬光大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礼仪之邦的典范作用,实乃有志之士共同期盼。

拱手之礼也称揖拜,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周礼·春官·大祝》将拜礼分作九种,分别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拱手礼已经形成,即使下跪叩首也离不开手之配合,拱手是其一也。《说文》解释说“手著于胸也”《六书》言“拱手左右之以相礼也。” 眼下国内实行的握手礼,其实,中国古代原有执手,拉手之礼节,与握手礼相近。《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郑玄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已被众多人熟悉。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拉手”不过是比较通俗说法,握手礼初行我国,百姓皆谓之“拉拉手”。 握手礼作为正式礼节源自英国,可能由于早期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影响,握手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拱手揖拜正当时

彬彬有礼


拱手礼与握手礼相比较,无疑有诸多好处。

其一、动作简单,彰显风范。拱手礼基本动作非常简单,两手合抱于胸前即可。古人席地而坐,拱手礼相对于叩首礼来说,可能属于辅助动作,但是后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交往中更多是在起身直立下进行的,拱手礼就已经上升为最多的行礼方式。拱手礼在行礼过程中,动作的大小、次数、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行礼时的神情表现,无不彰显一个人的素质风范。古人认为拱手礼表现的是一种致敬和谦让的精神,《礼记》云:“卿饮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说文》曰:“揖(作揖),让也”,《曲礼》也讲“两君相见,作揖让而入门,作揖让而升堂”;在行礼之同时,也展示个人的威仪。所谓“容止可观,动作有文,乐且有仪”是也。

其二、方式多种,内涵丰富。拱手礼,手可以有多种把握的形式,拳可以有多种活动的轨迹,同是拱手礼,不仅有男女之分别,在道教界,在武术界,在工商士农不同行业间也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可以表现出人们的不同身份、可以演绎出交流中不同的意向。同是拱手礼,可以长揖(一拜到地),也可以“推”“引”(推出或收拢),甚至可以加之“空首”(叩头于手),可根据身份场合选择拱手礼仪不同的轻重程度。

其三、各种场合,皆可适应。握手礼只能在两人间进行,拱手礼既可在两人间进行,也可同时对众多人致意,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拱手高举,对众多人频频摇晃,表示对在场所有人们的敬礼。当然也可以众多人对某一人致以敬意。“罗拜”就是一种,《三国志·魏志·张辽传》载:“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其四、视力所及,不分远近。拱手礼没有太远的距离限制,只要是人们视力所及,都可以传达敬意和问候。古代有“望拜”,《汉书郊祀志》记载:“武帝祀天,天子自竹宫望拜,百官伺祀”。握手礼可不行,它要求两人间必须相近能相握方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人和众多人会见,只有前排人得以直接握手,后排人员伸长了胳臂往往也无济于事。

其五、相互舒适,节省体力。经常看到有人反映,握手多了,搞得人筋疲力尽,确实握手是个体力活,没有精力体力是不行的。外国在搞竞选时,往往报道一个人一天和多少人握手,以显示选举中其鞍马劳顿,这些在我国拱手礼中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甚至有“端拜”,只需正身拱手不必有更大动作《荀子.不苟》言﹕"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

其六、自由随意,避免尴尬。当一个人伸过手来,又等待多时,对方不起立应付,总给人以故意轻慢或失礼的印象。《史记 郦生列传》:就记载了像郦生那样的狂徒,见到刘邦"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于是长揖不拜。且握手礼有局限性,如果某人右手不便;或被占用,或有残疾,或有污垢,行握手礼就容易出现尴尬局面。拱手礼则自由随意,不存在给对方强加于人的态势,对方既可拱手作答,亦可注目、点头、微笑,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理会,总比让人家伸着手不好收场强得多。

其七:健康卫生,安全文明。去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一时,人们相见再行握手礼肯定不行,据悉,日本九州的旅游吉祥物熊本熊(Kumamon),从2月5日开始暂时停止了熊本熊的握手、拥抱等活动。此期间又正在农历春节假期,于是中国内地不少人相互致意都改用中国传统拱手礼。其实,即使平时没有传染病流行,握手礼这种肢体直接接触的方式是否符合健康卫生的方式也已经遭到质疑,只不过没有更好方式来取代罢了。


拱手揖拜正当时

谦谦君子风


笔者认为,当前,在国内大力宣传提倡拱手礼,恰恰是最好的时机。有关部门可以制定一个大致规范,机关、学校可以率先实行,就不难形成风气影响全国。我国港澳台同胞、国外侨胞,很多人本来互相间就实行拱手礼,如果再加以大陆提倡,必然风从影随。不仅一方面可以彰显中华传统文明礼仪,而且有利于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团结统一。借势而为,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