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油价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那么供给从哪里来,需求又到哪里去?这两个关键问题与油价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以贯之。研究石油从哪来,才能了解油价受哪些国家控制,研究石油到哪去,才能了解哪些国家是价格被动接受者,也会更好的理解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进而研究如何在石油领域开源节流,降低原油依存度。

一、油从哪来:中东北美决定未来

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轻微下降,中东储量占比接近一半。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17》显示,截至 2017 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下降 5 亿桶(-0.03%)至 1.7 万亿桶。其中中东、中南美洲、北美洲探明储量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 47.6%、19.5%和 13.3%。OPEC

国家与非 OPEC 国家探明储量占比为 71.8%、28.2%。原油储量在地理上分布较为集中,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排名前 5 的国家占比总和为 67.1%,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开发的基本格局。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采储比中南美洲和中东大幅领先,世界水平为 50.2。从表明矿产资源利用情况的采储比来看,中南美洲、中东地区的采储比分别为 125.9 和 70.0,大幅领先于世界水平的50.2。从采储比的历史数据来看,石油探明储量较高的中东、北美洲地区的采储比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美国石油产量进入快速增长通道,OPEC 国家产量增速预计大幅放缓。2017 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 60 万桶/日,连续第二年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69 万桶/日)和利比亚(44 万桶/日)增产最多,沙特阿拉伯(-45 万桶/日)和委内瑞拉(-28 万桶/日)减产最多。EIA 预计美国页岩油产量在未来五年将持续走高,将从 OPEC 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预计 2023 年 OPEC 的石油产能为 3631 万桶/日,占全球需求比例下降到35%以下,非 OPEC 国家石油产量料将增加 520 万桶/日,达到 6330 万桶/日,仅美国就将占全球石油供给增长的近 60%。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二、油从哪来:非常规油气日趋重要

老油田产量不断下降,需要不断发现并开发新资源。现有油田原油产量从 2015 年的 36.9亿吨下降到 2050 年的 11.9 亿吨,年均下降 3.2%;生物燃料、NGL 以及油砂/超重油持续增长到峰值平台,年均分别增长 2.1%、3.4%和 2.7%;致密油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年均增长 2.7%。要维持供需平衡,必须持续投资发现新油田,开发新资源,IEA预计 2050 年原油产量中来自待发现油田的比重为 32%。

非常规油气包括非常规石油和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页岩油可开采资源量最大。非常规油气指用传统技术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量、需用新技术改善储层渗透率或流体黏度等才能经济开采的油气资源。目前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已经获得商业开发的重油、油砂、致密油、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气 7 种类型。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60 个国家的 363 个盆地中,其中页岩气、页岩油的可开采资源量在非常规石油、非常规天然气中的占比最大,分别高达 47.0%和 76.7%。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非常规油气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北美、中亚-俄罗斯地区。全球 73.4%的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富集在北美、中亚-俄罗斯和中南美洲。北美大区可采资源量为 150.2 亿吨,占全球的 35.7%,以页岩油、油砂和重油为主;中亚-俄罗斯可采资源总量为 96.1 亿吨,占全球的 22.8%,以油页岩油、油砂为主。全球 70.9%的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富集在北美、中亚-俄罗斯、亚太和中东等地区,北美、中亚-俄罗斯地区的可采资源量占比分别为 28.8%、18.6%,以页岩气和煤层气为主。

.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非常规油气战略地位日趋重要。面对巨大的能源需求,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石油、煤炭等常规资源的重要补充。2016 年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 6600 万吨油当量,占油气总产量的 20%,其中非常规气占天然气总量的 33%,非常规油占石油总量的 10%。EIA 预计,到 2030 年,非常规天然气占美天然气产量的 56%,到 2050 年,全球非常规石油供应占比将超过总石油供应的四分之一。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三、油到哪去:北美和亚太是主要市场

全球石油消费量预计进入缓慢增长时期。2017 年全球消费石油 9818.6 万桶/日,同比增长 1.8%,过去十年平均增速为 1.2%。预计未来石油需求量仍将保持缓慢增长态势。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BP 预计原油需求量即将突破1.1 亿桶/日,但未来交通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也将放缓至 0.7%,但石油仍是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的主导能源。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北美、亚太、欧洲为三大石油消费地区。世界上有三个主要的石油需求中心: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三大石油需求中心总需求量约为全球的 80%。其中 2017 年美国和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在全球的占比分别为 20.2%和 13%。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石油消费驱动力,能源需求保持旺盛。在过去的十年中,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增加了 8385 千桶/日,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 2.9%。亚太地区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主要来归功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在过去十年内的高速发展,这两个国家在过去十年内的石油消费增加分别达到了 499 万桶/日和 175 万桶/日。IHS 预计到 2040 年,印度将成为能源需求增长最大的国家,几乎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份额的 30%,另外东南亚国家的能源需求也将有所增长。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到 2050 年国内石油净进口为 3.5 亿吨,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美国石油净进口量将不断下降,预计到 2050 年左右下降到仅为 1.7 亿吨左右,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将在 2035 年达到 4.5 亿吨左右,2050 年石油净进口量降至 3.5 亿吨。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印度石油净进口将持续增长,到 2050 年前后达到 3.9 亿吨,并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四、油到哪去:化工是需求增长最快的下游

化工原料和交通用能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新能源车持续冲击传统汽车行业。

2018 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 75.8 万量,大幅增长 68%。目前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目前有 300 万~400 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内燃机汽车在成本方面逐渐建立起领先优势,新能源汽车将不断冲击传统汽车行业。Bloomberg 预计内燃机汽车的销量预计在 2025 年左右开始下降,到 204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 6000万辆,相当于全部轻型车(乘用车和皮卡)市场的 55%。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共享出行叠加内燃机效率提升减缓交通运输行业石油需求量增速。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今年 1 至 6 月共享单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对汽油消费增量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 2.7%、0.8%、5.8%,预计全年减少油品消费 54 万吨,占当年汽油消费量的 .45%,影响汽油需求增长 0.6 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内燃机效率的不断提升,也将减小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量,BP 预测,到 2040 年,全球汽车的效率平均每年提高 2%-3%。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化工产品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主要动力。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增加最快的是化工产品,尤其在美国和中国。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化工业开辟了廉价原料的主要来源。IEA 表示,2023 年前全球将新增 690 万桶/日的石油需求,其中四分之一,或 170 万桶/日的需求将来自对石化原料乙烷和石脑油的需求。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IEA 预计未来主要部门石油需求都有所增长,且以化工原料增长最快,年均增长达到0.51%,其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将 2015 年的 18.5%升至 2050 年的 19.6%。交通部门用油在石油消费的比重较大,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消费峰值何时到来。展望期内,交通部门用油占比略有下降,由 2015 年的 58.3%小幅下降至 2050 年的 58.1%。

五、能源安全至上,节流还是开源?

理解了“油从哪来”以及“油往哪去”两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我国为什么号召能源安全。因为从供给和需求的地区看,供给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和北美,需求最大的地区是亚太和北美,我国和印度是需求最大的几个贡献者,却有相对贫瘠的石油产出,因而我国是油价的被动接受者,在能源安全上受制于人,甚至可以轻易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因此国家出台政策大力促进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是为了“开源”。

“开源”的“源”来自于哪里?主要来自于非常规油气,结合我国自然禀赋,主要在于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集中于四川、陕西等地,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无源可开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是否要“节流”?答案也是确定的,但“节流”可以节交通用能(新能源替代),化工仍是我国产业支柱之一,无法从量上节流,只能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属于变相节流。综合来看,中高油价时代,我国的目前战略是“开源为主,节流为辅”,这也是未来产业投资的大方向。

2017 年全国石油与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降至近 10 年来的最低点。2017 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8.77 亿吨,截止到 2017 年底累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 389.65 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2 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25.33 亿吨。2017 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5553.8 亿立方米,截至 2017 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4.22 万亿立方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5.52 万亿立方米,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3.91 万亿立方米。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国内石油产量大概率维持在 1.9-2 亿吨,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 65%。受到国内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2017 年国内石油产量连续第二年下降,降至 1.92 亿吨,同比下降4.11%。发改委在最新发布的能源五年规划中表示,到 2020 年,我国国内石油产量将减少至 2 亿吨,预计下降 7%,因此我国石油产量未来几年都将维持在 1.9-2 亿吨左右。而国内石油消费量则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同比增幅为 3.61%达到 60.84 亿吨。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 65%,达到 68.5%。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变相节流:大炼化项目密集上马遇上国内产能过剩,低端产能被淘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打造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我国最先进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将落地在这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中,合计新增优质炼化产能 2.47 亿吨/年。但是目前国内炼油产能过剩情况突出,2017 年产能过剩达 1.38 亿吨/年。按照全球炼油企业平均开工率 83%计算,我国炼油产能也过剩 1 亿吨/年,因此数量众多,体量小的部分地炼企业可能会在产业整合当中被并购或者关停。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开源为主:非常规油气发展潜力巨大,有望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我国已发现的非常规资源类型有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重油沥青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初步评价中国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量约为 89-126 亿吨油气当量,是常规油气的 3 倍左右。其中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 22.3-26.3 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量大致相当;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约为 8.4 -12.5 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 5 倍左右,发展潜力很大。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大大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国内也有望在非常规油气上的重点投入实现“能源独立”。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两个关键问题:油从哪来和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