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听说过漯河有个彼岸寺,可一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通过文联的同志才知道它位于郾城西街实验中学院内,这天,小编来到学校,看到的彼岸寺是只剩下的

彼岸寺石幢

彼岸寺石幢建于北宋。高12.18米,幢基为石刻八角形海池。底层是六角形须弥座,每角有透雕二龙柱相支,上下各雕海石榴花,中有6个佛龛。再上为四角形四天王龛,有八棱形角柱。其上为幢身,高3米多,重9吨余,刻有小篆《彼岸寺碑铭》,上为庑殿式石作,有伎乐嫔伽、人首鸟足等图像。再上为六角千佛造像碑。造型优美,挺拔壮观。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彼岸寺系唐朝以来的海内名刹,建筑年代无考,相传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东京尉氏县契宗大师游郾城,见彼岸寺寺院破败不堪募金重修;至清乾隆年间,尚占地200余亩,有房近千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游寺曾赋诗极赞其大其古:“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此树便当称子行,它山只可作孙枝。”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开元五年,也就是公元717年,大诗人杜甫还是少年时,曾在彼岸寺观看全国知名的舞蹈艺人公孙大娘跳舞。后来他在夔州观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忆起儿时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情形,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歌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杜甫这首诗歌被后人收在《唐诗三百首》中。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07年,大文学家韩愈来到彼岸寺,与朋友李正封夜会联句,得诗一千多言,并刻与彼岸寺西壁。他们的诗句记载在1934年出版的《郾城县志》中。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宋代,大文人苏子由到此,有感于寺内古柏苍翠,曾题诗二首。

到清代,其规模和建筑,已相当完备了。步入近代,中原大地战火不断民不聊生,郾城彼岸寺也随着国势衰微,日渐衰败下来,后被辟为学校。旧有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天灾人祸,目前仅遗存一处北宋时期石刻经幢,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漯河这里竟隐藏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