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最近在紐約看畫,好像又回到了9年前做學生的時候。所有的光照、色彩、細節、架構全都湧入眼睛裡。這種洗眼經驗在發生的時候,自己是意識不到的。要在多年後,才能猛然意識到原來是它在指揮我的眼睛。

莫蘭迪真好啊,小小的一張,就算是在紐約Print Fair這種大型博覽會上,你也能透過一片片的古代、現代、當代作品裡找到他。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珂勒惠支、Otto Dix,德國表現主義真好啊。一副《德國的孩子在捱餓》,筆墨不多,但有讓人震顫的力量。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德國的孩子在捱餓》

最驚喜的是,在摩根斯坦利的圖書館,看到了Thaw Collection中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這幅作於1900年-1906年。這是塞尚已然大成的年紀。

在這幅水彩的細節裡,塞尚用筆、用墨,無論色彩的渲染交疊,筆之輕重,線面刻畫之嚴謹,已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對此種作品,必須一毫米、一毫米地分析筆法,才能得出作者思路。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水彩

關於藝術,最難的就是從表面上看穿作者之心。一幅畫,無非一張紙上灑了些顏料;一張銀鹽黑白照片,無非一張紙上承載了不同密度的銀。三歲孩童也可灑墨。但藝術之難,正在於它所承載的精神之深遠。

懂藝術很難。很多藝術家懂創作,而不懂藝術;反之,文人懂藝術,卻往往不懂藝術的實際工作。貢布里希是一個懂畫的人,他的《藝術的故事》對塞尚有如下論述:

印象主義者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是把顏色一點一點、一道一道分別屠刀畫布上,描繪“戶外”場面的種種閃爍的光線反射。他們的畫在色調上比前人要明亮的多,但是其結果還不能讓塞尚滿意。

他想表現出在南方天氣中大自然的豐富、完整的色調。不過他發現,簡單地走老路使用純粹的原色去畫出畫面上整塊的區域,就損害了畫面的真實感。用這種手法畫出畫好像平面圖案,不能產生景深感,這樣,塞尚似乎已經陷入矛盾的重圍之中。

他既打算絕對忠實於他在自然面前的感官印象,又打算像他所說的那樣,使“印象主義成為某種更堅實、更持久的東西,像博物館裡的藝術”,這兩個願望似乎相互牴觸。難怪他經常瀕臨絕望的地步,難怪他拼命地作畫,一刻不停地去實驗。

真正的奇蹟是他成功了,他在畫中獲得了看起來不可能獲得的東西。如果藝術是一項計算工作,就不會出現那種奇蹟,然而藝術不是計算。使藝術家發愁的平衡跟機械的平衡不一樣,它會突然“出現”,卻沒有一個人完全瞭解它的來龍去脈。

貢布里希確實是個懂畫的人。在如果我們能親自站在塞尚各個時期的作品前觀摩,就會很明顯看到,1890年前的塞尚,和1890年後的塞尚,是兩個水平。

1890年前的塞尚,在用筆上學習了很多細小筆觸對細緻畫面的處理方式,但是細筆多了,總體看上去略散,整體性並不強,只能離開一米觀看才得其意。這樣的處理,難免給人髒亂感。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1890年後的塞尚,找到了筆觸上點、塊、面的處理方式,結果就是作品在材質渲染、光照渲染上一氣呵成。

難就難在一氣呵成。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原作的細節,是印刷品、翻印所看不到的細節。若看不到原畫,看藝術理論就等於空談。

這是東西方藝術交流與理解最大的鴻溝,也是五四以來,一直無法彌補的鴻溝。

西方繪畫,幾乎像實驗一樣,從基礎的描繪開始,逐漸走向視覺模糊,走向心與眼的變換。印象派善於筆觸動態,而到塞尚可用動態筆觸去呈現靜態,已然進入精神的深處,挖掘心動與眼動的連接之處。

但《藝術的故事》這本書裡也有問題。上文引用中“沒有一個人瞭解它的來龍去脈”這種說法,實在過於浪漫了。

真正的藝術工作,是充滿構造與細節的。

塞尚的進步逐年可見的。從1880年開始到1890年這十年裡,可以看到塞尚在畫面安排和要素運用上有許多突破性的進展——從一開始仍然無法脫離凌亂散碎,到之後每一筆之間關係都和諧,無論遠觀還是近看,無論掃視還是凝視,都已無破綻。

只要在大都會博物館裡看一圈,馬上就能區分出來他每年筆法不同、畫面分割不同、關係處理不同的探索路徑。

莫奈是從頭到尾的厲害。水平一直穩步地在其他人之上,一直到最後畫完大成的作品。在MOMA重看《睡蓮》,真是每一筆都沒有缺憾。而塞尚,像是補拙的小鳥,開始時雖不靈敏,最終卻能振翅顫地。

開篇那幅水彩,是我看到的塞尚能力的最強烈展現。那副水彩標明1900-1906期間所做,正是塞尚於人世間最後的6年。我喜歡這樣的人,無論莫奈,Lovis Corinth, 還是塞尚,都在晚年迸發出最大的創造力。

話頭轉回,講貢布里希。

在上面引用《藝術的故事》闡述印象派的筆法問題時,貢布里希講到“高更不在乎畫面平面化”。這裡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講究。

為什麼?因為畫面是否平面化,是繪畫水平高低的重要分界線。

我給學生上課,要求全部做畫面縱深、層次感,不許平面化,也是有理由的:基本上來說,我反對以熱情蓋過藝術要求,以不加控制當作藝術追求的做法。

即便馬蒂斯,後期作品雖呈完全的平面化,如下圖,The Dance, 1909。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但在此之前,馬蒂斯與其他畫家一樣,用盡全力去描繪光線與立體。

塞尚的細節:藝術的建立要走多遠

為何?

我猜想,因為模仿與學習,對於真正的藝術家來說,還是太簡單了。

《藝術的故事》寫得好啊。是藝術家發現了風景,是藝術家發現了觀看的方式,才有了我們對事物的觀看之法。

而晚年塞尚用盡一生尋找到的筆與調性的配合,只需短短的時間,就佔據了人們觀看的眼、用筆的手。以至於今天去看看布魯克林美術館,看到美國20世紀繪畫,有所有歐洲前輩的影子:晚年塞尚、德加、雷諾阿……

但全都標的是另一些人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