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一座老屋一個年代 一段故事

家鄉的老屋就如一本積了厚厚灰塵的一本老書,雖然很老了,裡面卻記錄著我們幾代人的故事,一段記憶,幾許時光!

看見老屋就像是看見久違的老家,久居城市的你,是否還能再憶起老屋裡的快樂時光!

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條件的日益提高,一些有著時代特色帶有地方風格的老屋慢慢的消失在大家的視線中,代替它的是一座座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豪華的新式樓房。但在一些鄉下,也不時會有幾座老屋靜靜的落在新式的樓房中間,顯得如此不協調,與新型農村而格格不入。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這裡目前還有三戶人家居住,裡面也是些古風傢俱

每當看到這樣的老屋舍,總有種想駐足久視的衝動,它的深沉與低調總是深深吸引著我,想進去一看究竟。這青磚小瓦,高挑的脊樑,房簷下雕花的瓦當無不裝載著一段歷史,一個家族的傳奇。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老屋座落在運河西側,保存比較完好,深凹的木門,木質的窗戶雕花的門框,鏽跡斑斑的門栓上一把大銅鎖,鎖住兩扇破舊的老木門,把屋內與室外隔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這戶算是改良後的風格了,新舊結合,即享受著現在生活帶來的便利也融入著古風建築帶來的和諧。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這棟老屋在河的南側,老屋從後面看年代應該比較久遠,房後果樹倉木成林,想必房主人當年也是喜好種花養樹之人。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這座老房子,雖有老式的屋脊,但卻是前些年興起的紅磚,但風格卻有些相同。懷舊之心仍在。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曲徑通幽處,庭院花木深,老夫婦倆夫唱婦隨。院內青色小磚,院前滿院春光,房前一條細細的小道,房後一排聳天的水衫,卻也有著“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一棟老屋,一棵小樹,房頂臨空而過的電線,褪去金黃的油菜花,相印成一個美麗的鄉村風景。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隨著老屋主人的逝去,房子年久失修,房頂已坍塌。院內長滿雜草。幾棵徑曲彎蜒的老樹,一口古井,幾個老壇 還靜靜的候在那裡,似乎在講述老人與古屋的一生。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這種土坯圍成的牆,茅草做成的頂,恐怕能見到的都屈指可數了,與前面的樓房擠在一起,顯得它是如此的滄桑而又原始。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看到這麼多老房子,最後不得不說一下如東奇特的廁所文化。這種廁所在我十幾年前剛來如東時,在農村的每家每戶還都能看到,近些年,家家都改成了抽水馬桶,這種旱廁儼然已很少見,似乎已絕跡了。它們可以一邊坐在這馬桶上,一邊與路過的人打著招呼,嘮著家常。做為一個外鄉人,真的難以接受。前些年去一個親戚家吃酒,她家的居然是木頭做成的,遠遠的看上去像一把太師椅,端坐在一間房子中間,坐上去還吱吱作響,面朝大路,背靠豬圈。我愣是不敢如廁了。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看到這幅圖你會想到什麼,哪句詩?老樹 鳥巢 炊煙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深入江蘇如東——遇見老屋,記住鄉愁

還有這個,“古道”西風 ?還是蒼涼?

在這日替更新的時代,再留幾張老屋的影子,也許再過幾年,就再也難覓它們的蹤影了。

這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