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对话历史


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朝盛极而衰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这事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叛乱从安禄山、史思明首先发起则有一定的偶然性。

唐玄宗(685年-762年),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登基称帝,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统治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

贪图享乐,指个人生活腐败糜烂,宠幸杨贵妃,挥金如土,民心尽失。745年,60岁的李隆基册杨玉环为贵妃。为了迎合她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玄宗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贵妃所好,争献美味佳肴、珍异珠宝。挥霍民脂民膏,何德何能以致于此?!

由于裙带关系,杨国忠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封了夫人,兄长们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只知搜刮民财,导致群小当道,整个朝政开始混乱起来,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唐玄宗却向吐蕃和南诏国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兵达二十万之多。

出于战事需要,唐代开始设立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安禄山,生性谲诈,通过投机钻营取悦拉拢上司,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因有机会与唐玄宗亲密接触,奢华的宫廷生活直接刺激,激起了心里问鼎最高权力宝座的强烈贪欲。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联合突厥等几个民族组成15万士兵,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当时国内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安禄山叛军没遇见像样的抵抗。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潼关的唐将哥舒翰全军覆没,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


浩渺烟波之


成也明皇,败也明皇。

他亲手创造了大唐盛世神话,又亲手把它拉下神坛。他作为一国之君,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然而,最终却把江山社稷推向水深火热的边缘。

他集功过于一身,即是一代明君,也是昏君一个。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前期,政绩显著。他拨乱反正,选贤任能。他相继任用五位贤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改革,社会开始由乱到治,步入正轨。开元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百姓安居。开创了唐朝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让我们品读几首诗作,共同走进大唐不夜城。

卢照邻《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一座古老而恢宏的长安城印入眼帘,四通八达的交通,香车宝马,川流不息,豪宅林立,富丽堂皇。

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生活在繁华的大唐盛世,亲眼目睹了开元时期的富裕兴盛。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然而,天下之势,盛极而衰。

“业精于勤荒于嬉”。开元后期,唐玄宗荒芜政事,闭塞言路,偏信奸臣,宠爱贵妃,沉湎酒色。

他罢免张九龄,任用马屁精李林甫为宰相把国家大事交与宰相处理,唐玄宗俨然成了甩手掌柜。李林甫死后,任用杨国忠为相,杨氏更是一手遮天,政治腐败。

唐玄宗晚年霸占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有着“羞花”之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杨贵妃一家权势大,生活奢靡。杨氏三姐妹每年脂粉钱上百万。权贵们荒淫糜烂,而老百姓饥饿流离。正如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开元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利膨胀。他们有土地,有人口,,有财赋,有兵权。可以说是朝中之朝,国中之国,他们拥兵自重,与中央相抗衡。

安禄山为节度使时,掌握着几十万的兵力,唐玄宗非常信任安禄山。

安禄山还拜小自己十多岁的杨贵妃为干娘。唐玄宗喜欢音乐舞蹈,安禄山的胡舞跳的好。安禄山虽肥胖,但他能拖动三百多斤的肥肉飞快地胡旋。“云云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他讨得皇上贵妃欢心,政治生涯平步青云。

安禄山羽翼丰满,于公元755年起兵造反,掀起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有邻317


题主好!是脓包迟早会破的。"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实在是不应该的。可的的确确发生了,且声势浩大,差点无法控制,这场浩劫严重削弱了大唐基业,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诗圣杜甫亲身经历战乱,深有同感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千里鸿野,遍地哀嚎。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唐帝国由盛转衰。人们多把"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归咎杨玉环媚惑主上,豢养安禄山之事,让其承担历史罪责,是片面的,不公平的。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唐玄宗李隆基

第一,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破坏是动乱的社会根本原因。

唐中期由于封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农民大量丧失士地沦为佃户或流民。土地兼并带来的恶果是国家财政税收减少。因为国有士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无地授田,"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均田制的破坏,加速了社会矛盾的形成,唐政府又对有田的农民加重赋税,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出卖土地而依附贵族官僚地主成为佃户。无地者纷纷逃亡沦为流民,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是爆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安禄山

第二,府兵制遭到破坏,募兵制难当大任,国家军事力量削弱,这是直接原因。

任何事情都有其内部联系,土地兼并引起均田制度的破坏。无地农民流亡又引起府兵制难以施行。因为府兵制实行"兵农合一“,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闲时训练备战,战争时从军打仗,武器马匹自备,从而保证了国家兵源和兵种的完整性。当农民失去土地时,府兵制这一制度也就不复存在,直接导致军队兵源减少,战斗力削弱。无奈之计,不得不大量召募土兵,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中央军队的纯洁度和战斗力大打折扣,为叛乱埋下祸根。

第三,节度使的权力无限放大,与中央军形成抗衡局面,尾大不掉,成为国家政权毒瘤,难以割除。

唐开元之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用以巩固和加强边界防务。他们大量扩充军队,在其防地内逐渐取得了政权,财权和兵权。中央权力被削弱分割,节度使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既有兵甲,又有财赋"。仅安禄山所掌范阳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力量日益强大,他们不服从朝庭调遣,联合起来反对中央。相比之下,京师禁卫寡弱,不足以控制外地节镇之兵,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胡旋舞

第四,内部矛盾激化,李杨权力争斗激烈。唐玄宗怠政更耽于享乐,重胡人而轻防范。

唐玄宗晚年宠幸妃杨玉环,将权力交付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口蜜腹剑,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任宰相后,只知搜刮民财,饱中私囊,无能力治理国家。群小当道,国事日沉。

唐玄宗是音律高手,听说安禄山的胡旋舞跳的顶呱呱,便三番五次召进宫来,闹出"贵妃洗儿,禄山抓乳"的大笑话。可这胡儿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一面哄玄宗贵妃高兴,一面密谋叛乱,暗地里筑城储粮,拥兵自重。安的举动杨国忠有所察觉,无奈玄宗宠着,结果只是和安禄山矛盾越闹越大,将相不合。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举兵反唐。

结语:一代英主唐玄宗没有料到安禄山会反叛,军事上毫无防备,仓惶出逃。由此促成了他后半生凄凄惨惨的命远,也改变了大唐由强到弱的国运。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马嵬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