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1

我們先來看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慷慨仗義”。


有一個少年,從小喜歡行俠仗義,雲遊四方。他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走遍了西北部羌族人聚居的地區,和很多羌族頭領的交情都非常好。後來少年回到隴西郡的老家後踏實務農,當初和他交好的羌族頭領們來找他,他把他們迎到家中。為了盡東道主之誼,他把家中的耕牛殺了來款待他們——當時農戶的耕牛是家裡面最寶貴的財產,關係到全家的生計。


羌族的頭領們大受感動,回去後收集了各種財物,又趕了1000多頭牲畜回贈給他。


第二個故事叫“高風亮節”。


少年從小就很勇敢,也強壯,武藝過人,在同齡人中,他可以說是相當出挑了。他的一大標誌,就是身上兩邊都掛有弓箭袋,能邊騎馬邊射箭,而且是能夠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少年後來成了青年,從了軍,在擔任軍司馬(大將軍的屬官)的時候,跟隨當時的名將張奐討伐幷州,立了大功,升職為郎中,得賞賜細絹九千匹。


九千匹細絹在當時不是一筆小財產,但這個青年把它全部分給了部下的官兵,自己一匹沒拿。


第三個叫“智勇雙全”。


青年慢慢變成了中年,並步入老年,但勇武依舊,且頗有智謀。有一次,已經升任中郎將的他被派去討伐在涼州起兵造反的韓遂,被幾萬軍隊包圍,彈盡糧絕。他不慌不亂,在部隊回程路上的一條河上築起了堤壩,擺出要捕魚補充糧草決死一戰的姿態,但其實率軍悄悄從堤壩下撤退了。他的部隊一走,就下令決堤放水,敵軍發現準備追擊時,卻因為河水過深而無法渡過,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的部隊絕塵而去。


當時朝廷一共派了六路大軍討伐,五路均遭慘敗,只有他率領的這一路全身而退。


沒錯,這個人,就是董卓。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董卓的劇照


2


關於董卓出生於哪一年,已不可考,綜合各方面資料推斷,大概是在公元130至135年之間。


董卓在家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父親叫董君雅。這個名字頗似現在某零食品牌的父親,當時是一個縣裡的派出所所長。(《英雄記》,轉引自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董姓在當地算是大族,但董卓不能算是高幹子弟,最多是一個基層幹部的孩子,所以他能走到後來的位置,當然有機遇原因,但和他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董卓雖然年少成名,但仕途並非火箭式躥升,算是一步一個腳印,在50歲出頭的時候被朝廷封為前將軍,兼任幷州牧,正式成為封疆大吏,一代豪強。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東漢末年,全國分為十三個州,幷州大致在山西太原一帶,“州牧”相當於現在的幾個省行政財政一把手,兼軍區司令。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前浪不斷死在沙灘上。我們熟悉的曹劉孫袁孔陶這一批豪傑,其實是後輩了,真正的前輩是董卓他們這一批。而在這批人裡,董卓當初絕對不算最出挑的,也是資歷最淺的。


即便是在董卓的老根據地西涼地區,當時最有名的是“西涼三明”:皇甫嵩,張奐,段熲。這三個人裡除了皇甫嵩在《三國演義》裡跑了幾把龍套之外,另兩個人連名字都沒出現過。但這三人當時無論從資歷、名望還是實力,都遠勝董卓。


但這三人後來都走了下坡路,偏偏就是董卓最後的動靜搞得最大。


這和董卓在成為實力派後能看清形勢也有不小的關係。


公元188年,西涼羌族勢力已弱,狡兔死,走狗烹,朝廷封董卓為“少府”(位列“九卿”,大致相當於皇室大總管),試圖讓他交出兵權。


老練如董卓者,怎麼會肯?當即就上書婉拒。婉拒的理由也很奇葩:


“吏士踴躍,戀恩念報,各遮臣車,辭聲懇惻,未得即路也。”(《靈帝紀》,轉引自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我的士兵和我感情太好了,他們不讓我來!


朝廷就是要你交兵權的,結果你說士兵們太依賴我了,所以我不交,這是什麼理由呢?


也叫是當時東漢末年的朝廷實在是無權無勢,這種理由居然也通過了。


第二年,也就是朝廷封董卓為幷州牧的那一年,朝廷想以此為條件,再一次讓他把兵權交給皇甫嵩(因為皇甫嵩聽話)。


這一次,董卓的回覆更厲害:這個封疆大吏的官職我是要的,但兵我不交。


結果董卓是帶著五千精兵去幷州做那個州牧的。


亂世跡象已顯,有槍就是草頭王——董卓是深刻認識到這個道理的。


那麼董卓就安心做一個封疆大吏嗎?


也不是。當時已過“知天命”年紀的他,其實還在等待機會。


公元189年,董卓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有人給他遞了一把刀子。


這個人,就是何進。


3


何進,漢靈帝的大舅子。


何進的故事,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就不展開說了,反正也是捏著一對怪和四個2然後把牌打得稀里嘩啦的一個人。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的何進形象。何進出身屠戶,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後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總而言之,到了公元189年的時候,何進已經被皇帝和太后(自己的妹妹)身邊以“十常侍”為代表的宦官集團搞得七葷八素,結果明明自己已經手握兵權,掌控京城,卻想出了一個讓後人覺得是脫褲子放屁的主意:


調外將帶兵進京,剿滅宦官集團。


關於何進的這個決定,當時他帳下一個人聽了後哈哈大笑:


“要消滅宦官集團,只要殺領頭的人就行,這事兒派一個獄卒去就足夠了,何必要大張旗鼓地招外將來?如果要全部將他們殺光,肯定事先會暴露,這件事肯定會失敗啊!”


這個人,名字叫曹操。


何進調兵進京這事,史書寥寥幾筆,後人也做出多維度的分析:何進真有那麼傻嗎?是不想得罪他那個維護宦官的太后妹妹?還是想借調兵之際,讓董卓的西涼兵成為自己的王牌主力?或者反過來,藉此削董卓兵權?(何進不止讓董卓一路兵進京,且只是讓董卓的部隊駐紮在首都附近)


但我們得不到答案了。


因為董卓的兵還沒到,自信滿滿的何進就被宦官們騙進宮,然後頭顱被人砍下,直接拋了出來。


當時等候在宮外的曹操和袁紹大怒,帶人進宮一頓砍瓜切菜,不可一世的宦官集團哭喊逃命,瞬間土崩瓦解——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何進招外兵入京其實是多此一舉的。


但董卓畢竟還是來了。


一直駐紮在首都洛陽附近的董卓,一接到洛陽事變的消息,隨即下令全軍開拔,直撲京城。


而他的第一目標也很明確——先找到皇帝。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漢少帝劉辯形象


這是董卓精明的地方。就在董卓找皇帝的時候,年輕氣盛的袁紹和曹操還在首都殺宦官洩憤。考慮到曹操那時候還羽翼未成,但已經是士人集團代表之一的袁紹,應該是想到這一點的。


最終,在洛陽北部的北芒(邙)山,董卓接到了已脫離宦官控制的皇帝一行。


當時皇帝身邊的隨從官員,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妙:虎狼之師來了。於是對董卓傳皇帝詔,讓他退兵。


董卓的回答是:


“你們這些人還算是王公大臣,不能匡扶王室,讓天下大亂,有什麼資格讓我退兵?”(《典略》,轉引自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太尉崔烈索性叫董卓迴避,董卓直接開罵:


“我那麼遠趕過來,叫我回避?信不信我砍了你的腦袋?”(《英雄記》,轉引自陳壽《三國志》)


眾人再也不敢發聲。


董卓走到皇帝面前,並沒有像我們預想的腳本那樣,雙膝一跪,老淚縱橫:


“我來晚了!”


而是直接給小皇帝講起了道理:


“陛下,宦官集團這樣作亂,釀成災禍,你的責任不小啊!”(《英雄記》,轉引自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眾皆默然。


這應該是董卓一生中的高光時刻:


誓清君側,進京勤王,恭迎聖駕,慷慨直言。


而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可以選擇自己人生軌跡的時刻:


是成為“屠龍”的英雄凱旋而歸,還是盤踞在那個寶座上,慢慢成為那條龍?


我們現在當然都知道,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董卓,選擇了後者。


或許,那是他早就想好的。


4


確立目標的董卓,立刻就開始了行動。


事實上,董卓當時手裡拿到的牌還算不錯,但絕對達不到“全控制”(滬上“鬥地主”術語,意指地主牌超好,每一手牌都可以完全控制),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他手上的兵力不足。


何進確實還沒傻到那種程度。他在招董卓進京的時候,同時也在通過其他手段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包括派親信鮑信等人去外地招兵。再加上京師原有的中央軍,雖然戰鬥力與剽悍的西涼兵不能比,但畢竟人數上還是有優勢的。


為此,董卓甩出了三招。


第一招,是“騙”。


當時進入洛陽的董卓,手裡的步兵和騎兵加在一起不過三千人馬左右。(據范曄《後漢書·董卓列傳》)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董卓讓部隊晚上悄悄出城,白天再大張旗鼓地進城,循環往復,讓別人感到驚恐:“西涼兵原來來了那麼多!”


這一招為董卓爭取了最初的寶貴時間。當時鮑信就勸袁紹先下手為強幹掉董卓,但袁紹吃不準董卓到底有多少人馬,不敢動手。


第二招,是“拉”。


何進被殺後,他的部將吳曲懷疑何進的弟弟何苗私通宦官(何苗一直勸何進別動宦官),把何苗又殺了。何氏集團一下子就群龍無首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董卓通過一些拉攏手段,把何進的部隊拉入自己的集團,實力大增。


第三招,是“並”。


董卓當時並非沒有競爭對手。比如同樣奉詔入京的幷州刺史丁原,被封的官職是“執金吾”(相當於首都衛戍司令)。雖然東漢的“執金吾”實權已被大大削弱,但丁原手下還是有一批幷州兵。幷州兵常年與鮮卑等遊牧民族交戰,戰鬥力也非常強悍,不亞於董卓的涼州兵。


後來的事情大家通過《三國演義》也知道了:董卓利誘了丁原的親信呂布,後者一刀割下丁原的首級奉上。董卓遂將丁原的幷州兵統統合並進了自己的部隊,實力再上一層樓。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左)和丁原


到了這時候,從軍事實力上看,董卓已經沒有對手了。


但董卓這時候還是不放心,因為要坐穩位子,光靠武力不行,還要籠絡人心。


為此,董卓又用出了第四招:“撫”。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董卓一進洛陽,就開始倒行逆施,橫徵暴斂,其實並不盡然:董卓一上來就擺出了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因為東漢末年,門閥士族已成氣候,董卓生在邊陲,出身低微,自己深知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的,所以要位置坐穩,就必須籠絡人心。


董卓花了大量心思討好士人集團,比如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上奏,為陳蕃、竇武這些在東漢“第二次黨錮之禍”中被殺害的黨人平反,恢復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比如大力征召和提拔士人如周毖,伍瓊,荀爽,韓融,陳紀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蔡文姬的老爸蔡邕,董卓非常尊敬他——雖然很少採納他的建議。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蔡邕像


對甩臉色給自己的看的人,董卓也能暫時做到寬容,比如拂袖而去的袁紹,董卓反而封了他一個渤海郡守,討好之心溢於言表。


從這些舉動來看,董卓做出的都是正確的抉擇,那為何他最終還是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呢?


因為他在做對事情的同時,也在不斷犯錯。


5


董卓犯的第一個大錯,就是草率廢帝。


自古以來,一朝一代,“廢立人君”是非常重大的事,關乎社稷安危和民心所向,非深思熟慮而不能輕舉妄動。


董卓進京不久,就廢了14歲的哥哥劉辯(漢少帝),立他那才9歲的弟弟劉協(也就是漢獻帝),其實是有點讓人看不懂的。因為董卓的理由是:當初在北芒山接駕,年齡大的劉辯哭哭啼啼,幾不能言,而劉協卻很冷靜,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條理清楚。所以董卓得出結論:真正有才能的是劉協,他才應該當皇帝。


但問題是,如果是要立個傀儡皇帝以便自己把持朝政的話,肯定選沒有能力的那個,怎麼會選有能力的呢?後世有人還給出一個解釋:劉協的養母董太后也姓董,董卓覺得可以認為是同族。


這個解釋也比較牽強,以董卓當時的實力,不需要攀這樣一個尷尬的親屬關係。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劉協的年齡更小,更容易控制;第二,董卓想借此樹立自己的威信:皇帝我都能說換就換,你們誰還敢輕舉妄動?


然而,“草率廢帝”給董卓帶來的後果絕對是弊大於利,朝廷上怨聲四起,各地更是醞釀反抗,以至於董卓最後不得不先毒死劉辯以絕後患,但民心已失。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董卓與漢獻帝劉協的劇照


由廢帝這件事看,董卓犯的第二個大錯,就是盲目樹威。


“一手甜棗,一手大棒”的思路肯定是對的,但董卓的問題在於“甜棗”給得還不夠,“大棒”卻揮得太猛了。


隨著自己兵權鞏固,董卓對反對自己的大臣乃至看不慣的人,應對方式也日趨簡單,就一個字:殺。而且殺人的方式駭人聽聞:普通斬殺,鞭笞至死,用豬油浸過的布包起來燒死,活活煮死……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互相誣告,膽戰心驚。


另一方面,董卓“嚴於律人”,卻“寬於待己”,在自己的享受和規格上無限制抬高,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慾望,一方面也有“樹立威望”的意圖——雖然這是非常荒謬的想法。


官職方面,董卓從司空升到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然後還要自封相國。規格方面,他可以“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完全是一副“看似一人之下,實則所有人之上”的樣子。


更糟糕的是,董卓不僅僅任由自己個人的慾望膨脹,還犯了第三個錯:放縱手下。


洛陽城內富戶多,董卓放縱自己手下直接入室搶劫,姦淫婦女,名曰“搜牢”。當時還有個著名的案例:董卓進京的第二年二月,正好是民間祭土地神的日子。董卓手下的軍隊到了陽城縣,砍下了所有男性農民的頭顱,駕著他們的牛車,裝載著婦女和財物,把砍下的頭顱掛在車轅和車軸上,一輛接一輛地回到洛陽。


回到洛陽後,他們說這是剿滅的盜賊,把頭顱都燒了,把財物都分了,把劫來的婦女賞給士兵做婢女或小妾。


這種明目張膽令人髮指的行徑,都得到了董卓的默許,也沒有追究責任,可想而知會引發多大的民憤。


而更要命的是,董卓不得不放縱這種行為:你既不是真命天子,又沒什麼道義傳承,大家從荒涼邊陲拼了命跟你來繁華首都,圖什麼?不就是圖發財圖女人嗎?不然我們憑什麼跟著你?


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增加軍隊對自己的向心力,看似有效,實際上是在埋雷。


這顆雷最終也葬送了董卓。


6


在董卓的種種昏招之下,天下群雄終於起兵造反了。


一時之間,所有的私人恩怨都可以暫且放到一邊,只要舉起“反董”的旗幟,四海之內皆兄弟。


但一副牌打到這個地步,董卓依舊還沒有到一敗塗地的地步,他還是有機會的。


一方面,當時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號稱“十八路諸侯”,聲勢滔天,卻各自心懷鬼胎,都想保存實力,終日高歌飲酒,不敢和董卓硬拼,氣得曹操大罵“竊為諸君恥之!”


另一方面,董卓的實力還是很強。當時天下戰鬥力最強悍的的兩支軍隊:西涼兵和幷州兵,統統都在董卓的麾下。常年與遊牧民族作戰給這些官兵帶來的經驗和勇武,是中原地區長期養尊處優的軍隊所不具備的。不服氣的曹操曾單獨引軍與董卓徐榮部交戰,汴水一戰,曹操大敗,落荒而逃,差點性命不保。


在關東聯軍中,唯一還算能打一點的,是長沙太守、“江東猛虎”孫堅。孫堅來的地方當時也屬於蠻夷地區,常年戰火不斷,所以長沙兵的戰鬥力也比較兇悍,能和董卓的軍隊打個互有勝負。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劇照


在這樣的形勢下,董卓如果戰略得當,進退有據,完全是可以等關東聯軍自亂陣腳的。


但是,董卓卻很快做出一個決定:把首都從洛陽遷到長安。


這相當於釋放了一個明顯信號:你們玩,我不陪了。


雖然長安地處關中,進可攻退可守,從地理位置上確實是塊寶地,但從整個戰略信號的釋放上,卻是一招大敗筆,因為這等於明明白白昭告天下:


我董卓不想問鼎中原了,保住我的榮華富貴就行了。


這也說明董卓進京很可能並沒有什麼“一統天下”的大志,只是想走一步看一步而已,一到情況發生變化,就連“惡龍”都不要做了,直接想縮回洞穴做一條冬眠的蛇。


而且,遷都就遷都,遷都之前,董卓還放縱士兵一把火燒了洛陽宮殿,盜掘了洛陽一帶所有的陵墓。


其實他也是在掘自己的墓。


7


退守長安後,董卓的失敗其實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這個時候,他再玩當初初進洛陽時的那一套,就更兜不轉了。


他封自己為“太師”,號稱 “尚父”,但這些頭銜的震懾力其實已不如前了。


他聽從蔡邕的勸告,把自己的坐車從“青蓋金華車”改為“皂蓋車”,但大家也不會認為他是真心謙虛了。


他還是動不動就殺人。尤其是有一次宴請百官,席間抓來幾百個投降的北地人,當著眾官的面割掉他們的舌頭,或砍掉他們的手腳,或挖掉他們的眼睛,或用大鍋活活煮死。目睹現場的官員都大驚失色,渾身發抖,而董卓喝酒吃菜,神情自如。


這種高壓恐怖式的“震懾法”確實能嚇倒一批人,但也會在更多的人心中積累怒火和仇恨。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劇照


董卓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離長安二百五十里的地方修了郿塢。


郿塢的城牆和長安城一樣高,裡面儲存了董卓四處搜刮來的無數金銀財寶,儲備的糧食可以夠吃三十年。按董卓的打算,這座郿塢就是他的“終極堡壘”:


“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范曄《後漢書·董卓列傳》)


但是,你可曾見過有哪個志在天下的雄主,面對亂世,先給自己修一座可以藏身的碉堡的嗎?


所以,那個時候的董卓,其實早就沒了“事成”的雄心,所想的,已經全部是退路了。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劇照


當然,我們都知道,他沒能如願。


呂布斬殺董卓的時候,離董卓遷都到長安僅僅一年。


呂布為什麼要殺董卓?《三國演義》中大加渲染的貂蟬,不見於正史,倒是確實提到過呂布與董卓的婢女私通一事,也提到過董卓因為小事就苛責呂布的事,至於王允對呂布的策反,也是存在的。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劇照中董卓對貂蟬垂涎三尺


但是,呂布反叛董卓的原因還有嗎?


我覺得還有一點,那就是呂布所代表的“幷州集團”,已經對董卓失去了信心。


“幷州集團”是董卓的堅強後盾之一,但他們和“西涼集團”有一些區別,那就是和董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鐵。他們之所以支持董卓,是因為他當時實力強大,且能讓大家吃肉喝湯——說穿了就是利益關係。


就好比董卓是一個狼群的狼王,但狼王年老力衰或能力不濟,不能再帶領狼群獲得食物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群狼拋棄,乃至反噬。


董卓被呂布斬殺的那一天,只有兩個親信敢撲向他的屍體,呂布將他們一一殺死。


在那兩人之後,就沒人敢動了。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董卓被呂布誅殺的場面


董卓一死,他那些被封將封官的血親,比如弟弟董旻,侄子董璜,以及所有宗族親戚,都被殺死在“終極堡壘”郿塢。董卓的母親當時已經90歲了,被斬首於郿塢門口。


董卓呢?被暴屍於市,據稱“膏流浸地”,“置卓臍中以為燈,光明達旦,如是積日”(范曄《後漢書·董卓列傳》)。


這得引了多大仇,多大恨?


8


最後忍不住說幾個小後續。


先說董卓身邊的大名士蔡邕。當時的蔡邕原來是不出仕的,但董卓以“滅三族”來威脅他,只能出山。在董卓身邊的時候,蔡邕其實給了董卓很多規勸,只不過董卓不肯聽他,蔡邕一度是想逃走的。董卓被誅後,有一次說起他,蔡邕難免嘆了一口氣,正好王允就在旁邊看到了。大權在握的王允見狀大怒,將蔡邕逮捕下獄治罪。蔡邕道歉,甚至願意接受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只求能寫完《漢書》,但王允不同意。最終蔡邕死在獄中,王允悔時已晚。


而誅殺董卓後權傾朝野的王允呢?也漸漸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往日平易近人的風格,開始變得獨斷專行。在處理董卓遺產分配、將領處置和涼州兵去留的問題上,王允一錯再錯,與呂布的關係也慢慢惡化,最終引來了涼州兵的造反。董卓生前的親信李傕和郭汜率涼州兵殺入京城後,王允只能展現出文人的最後氣節:拒絕逃跑,最終被殺。


董卓當初手裡握了一把好牌,為什麼打了個稀巴爛?

電視劇《三國》中的王允


至於李傕和郭汜,雖然後來名義上掌控了權力,但這兩人的能力比董卓還要差上幾個臺階,貪婪殘暴,毫無章法,最終一個兵敗被斬首,一個被部下所殺。而他們兩人掌權期間對東漢的糟蹋,堪稱是給這個沒落王朝的下葬鏟上了最後一剷土,也是後世詬病董卓流毒無窮的一大原因。


呂布就不多說了,我們已經很熟悉,在誅殺董卓之後,他四處遊走,最後也只是多活了七年而已。


而更有一些一筆略過卻又似曾相識的名字: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張諮……他們都是當初董卓信任周毖、伍瓊這些士人的推薦而封的地方長官,後來都舉起反董大旗(周毖和伍瓊也因此被董卓怒殺),投身到東漢末年的群雄並起大潮中。這些人也都是當時出類拔萃的人物,卻最終只成為《三國志》系列遊戲中每次開局就被剿滅的那一批小諸侯……


我們現在回看三國,覺得群雄並起,各自風流。但事實上,很多人別說要在史書上被立傳,哪怕能留下一段文字記載,也已經是相當不易了。在那個東漢末的亂世,自董卓起,多少當時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人物,最終都成了時代的匆匆過客,有的只留下寥寥幾筆,有的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非成敗轉頭空。


這也確實應了那句感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1、《三國志·卷六·董二袁劉傳》(陳壽 著 ,裴松之 注, 中華書局)


2、《後漢書·董卓列傳》(范曄 著,中華書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