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落第秀才不好惹,唐朝末年的落第秀才黃巢,就因為沒考上,沒變成國家工作人員,一氣之下舉兵反抗,把唐朝那艘破船又鑿了幾個大窟窿,加速了它沉入歷史海底的速度。樊知古也不好惹,他落第後雖然沒有起義反抗,卻也採取了一種很特殊的方式,直接導致了南唐的滅亡。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樊知古,北宋初期官吏,祖籍長安,卻是從祖父那一輩就在南唐。樊知古的祖父和父親還在南唐都擔任了官職,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也算是南唐的工作人員。即使是樊知古本人,也參加了南唐的科舉考試,只不過沒考中。

落第的樊知古不想複習再考,他選擇了一條別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樊知古從垂釣開始做起。

垂釣和實現人生理想有關係嗎?似乎沒有,又似乎有。當年,姜子牙不就是在河邊垂釣,等待周文王嗎?姜子牙垂釣時的魚鉤是直的,他根本不是釣魚,他在釣時機。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和姜子牙不同的是,樊知古不能等待,他要尋找時機。

樊知古垂釣的地方是長江較窄的地段,叫採石江。每次垂釣,樊知古都要帶一根長長的絲線。在江邊,他把絲線綁在南岸,然後擺出垂釣的樣子,從南岸迅速划船到北岸,絲線也跟著他穿過長江。不要以為樊知古在找刺激玩新花樣,他是以此來測量長江的寬度。

玩了幾個月,樊知古心裡有數了,他迅速離開南唐投奔北宋趙匡胤去了。開寶三年,樊知古上書宋太祖趙匡胤,用詳細的數據說明可以攻打南唐了。開戰之前,樊知古請求朝廷,先把自己在南唐的家人向李煜要回來。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樊知古隨軍南下。在長江邊,北宋的將士們看到波濤洶湧的長江水,不禁心生怯意。樊知古建議在採石磯造浮橋,他當初在那裡帶著絲線垂釣,為的就是這一天。果然,軍隊聽從了樊知古的建議後,三天就造好了浮橋,而且尺寸和樊知古說的分毫不差。北宋的軍隊如履平地一般渡過了長江天險,消滅了南唐。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立了功的樊知古自然也是一路飆升,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搖身一變,成了北宋的侍御史,江南轉運使,後來又到了戶部。不過,樊知古做的並不好,幾次失誤後,被宋太宗責問,還貶到成都,做了西川轉運使。

樊知古對自己一步步降職很不爽,但又不能和皇帝對抗,就以消極怠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也該他倒黴,沒多久遇到王小波李順起義,義軍很快逼近成都。

朝廷派梓州知州張雍替換樊知古,可是,張雍還沒到任,樊知古就已經自作主張提前卸任,丟下成都逃之夭夭了。他害怕起義軍攻進成都,害怕自己被起義軍砍頭。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對於樊知古的逃跑行為,宋太宗自然是非常生氣,他狠狠地責備了樊若水擅離職守、治理無方的罪過。不過,念在他以前對國家有大功,也沒有過多地懲罰他,只讓他去湖北做均州知州。

樊知古到均州很快就生病了,不到一個月就在慚愧和恐懼中死了。一個精緻的投機者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宋史樊知古傳》記載,樊知古原名樊若水,皇帝問他的名字是不是有出處和講究。他回答,自己仰慕唐代丞相倪若水為人誠信正直,所以取了他的名字,以激勵自己。皇帝為表揚樊若水,就賜名“知古”。詩書說,倪若水實際是叫“若冰”,樊知古學識淺薄,胡亂引用,遭到很多人的嘲笑。


黃巢落第滅了唐朝,另一秀才落第滅了南唐


這段故事的真實性值得商榷。樊知古雖然在南唐參加科舉考試落第,但怎麼說也是個讀書人,唐代宰相的名字不至於不知道。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樊知古的嘲笑。由此可知,精緻的利己主義和投機者在每個朝代都不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