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穩定工作的人來說,做副業是否有好處?

小可可的coco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的觀點》

如果您工作穩定,只要您的時間和精力夠,是完全可以做其他副業的。

我是一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十年了,收入不高但是很穩定。而且由於工作需要,我每週一到週五都在外地上班,所以平時不能照顧家裡,就多了很多空餘時間。我就利用這些時間嘗試做了很多副業和兼職,分享下我的體會。

一是可以增加一份額外收入

這可能是大部分人想去做副業的人最初目的。我在工作閒暇之餘最開始做的副業就是考證,因為這個性價比高,受益豐厚;後來因為喜歡上了馬拉松,就開始在鹹魚上出售各種馬拉松參賽裝備、報名等,還有其他做代購批發等,都會或多或少增加經濟收益,補貼家用。

二是可以保持持續學習狀態。

就拿我考證來說,我一直在堅持。中級經濟師、二級建造師我已經拿到手,一建也在複習當中。長期的備考經歷,讓我養成了堅持學習的習慣,以前我不愛看書,現在每年也會看個幾十本,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會主動去深入瞭解,在工作中也變得主動,領導也越來越賞識,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三是可以拓展自己眼界格局。

通過嘗試不同的副業,讓我瞭解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的行業和領域,增長了見識,積累了更多的工作實踐經驗,這些可能是自己在本職工作中無法經歷和體會到的。而且你懂的東西越多,知識面越廣,思考和處理問題方式也會轉變,思維會更加發散,對你工作也是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四是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如果長期處於穩定的工作狀態,思維意識和工作方式會慢慢僵化,變成“老油條”,消極怠慢。做一份副業可以激發你的工作熱情,讓你保持積極心態和成就感,還可以擴大你的交流圈、朋友圈,獲得更多的有利資源。只要善於經營這些資源,你可能收穫更多的發展機會,說不定他們就是幫助你走上人生巔峰的基石。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幫助到您!點個贊,關注我,交流更多工作體會!


高路在線


肯定有。在創新創業氛圍濃烈的今天,主業副業已有沒有什麼嚴格的界限,因為國家都出臺政策,鼓勵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到企業就職,或停薪留職去創辦公司,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對於有穩定工作的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應用自己的技能和8小時以外的時間,去為他人提供服務,創造價值,通過自己的勞動增加個人收入,合情合理,無論對社會和個人,都是好事。當然,前提是不能損害單位的利益,更不能洩露單位的商業機密。

現在有很多第三方服務平臺,一方面雲集有一技之長的各類專業人員和服務人員,一方面向有需求的家庭和個人提供相關服務,搞很很火熱,充分表明了搞“副業”的不是個例現象,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人盡其才,發揮餘熱,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值得大力弘揚。


紅藍推演


“職言者也”觀點:很多人習慣用月入過萬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副業的好處,吸引題主盲目加入副業大軍中。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副業好處很多,但並不好做,錢也沒有那麼好賺。每個人的起點不同,註定了結果也會因人而異。

題主有穩定的工作,職場規劃有兩條路徑:

第一:選擇在工作領域中深耕,獲得職位或待遇上的提升。

第二:選擇開展一份副業,豐富工作生活的同時增加一項收入來源。

既然題主關注的是後者,而我恰好正在做同樣的嘗試,那就來談談將自媒體作為副業的真實感受。

先說說自己加入頭條創作的原因

疫情期間,朋友在回蘇州上班的途中,遇到重重困難。特別是在進入小區時更是受到各種阻攔,最後還是在警察的協調下勉強進入家中進行14天的隔離。

對此,我有感而發,也是為給即將復工返城的朋友提供一些信息就在頭條上發佈了一篇文章,描述事情的經過。

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文章發出後,獲得大量網友的留言和點贊,紛紛表示有類似經歷。兩個小時內,閱讀量突破3萬。

這件事給我創造了一種假象,讓我誤以為自媒體創作很簡單。只要寫一寫身邊的事,就可以收穫粉絲,獲得收益,最終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我當即註冊了新賬號、進行身份認證,然後申請與工作相關的職場領域,以期在職言職,用自己的經驗給網友們一些建議,反過來通過不斷學習反哺職場發展。

現在分析,自己只是恰巧在一定的時間,特殊的背景下,描述了特定的情景,才收穫這麼多網友的點贊和留言。

到今天,賬號維護了兩個半月,才明白真正的自媒體副業,不是每天都有這樣的風口,即使有,也不是你想抓就能抓的!

自媒體副業的好處

不得不承認,好多自媒體人在網絡創作中發現了一個新的自我,迎來了新的生活。

1.收入過萬很正常

他們青雲不斷,爆款拿到手軟,粉絲上漲迅速,專欄銷售火爆,月入過萬絕對是真實的數字。甚者,一些大V一條微頭條就可以有一萬收入,月入數萬絕對不是問題。

2.提升寫作能力

在自媒體創作過程中,每一名創作者只有極力優化自己的作品,才能獲得粉絲的點贊和評論,才有被評選為優質的可能。所以,在不斷地學習和優化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創作者的寫作能力和創作技巧。

3.豐富知識儲備

自媒體創作不是低頭拉車,需要與時俱進,需要不斷給自己的資源池和數據庫輸入新的知識和儲備,才能讓創作源泉持續湧現。這就倒逼創作者去讀書、學習、分析和整合,這個過程本身就能夠豐富創作者的知識儲備,提升核心競爭力。

開展副業需要什麼?

很多人在加入自媒體創業時,都感覺這並不是什麼難事,看著那些加V用戶的文章也就那麼回事,自己同樣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可是一旦進行頭條創作時,才發現有時候絞盡腦汁才勉強寫出兩行文字,讀著讀著覺得實在無味,不得不刪除重來。

誠然,這並不代表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以後的創作不會變得更加平順和得心應手。只是這個過程是十分漫長而艱辛的,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1.副業需要時間來打磨

如果只是想感受一下自媒體創業的浪潮,以一種在海灘嬉戲的輕快態度參與到自媒體中,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暢所欲言,隨心所欲,有故事就分享,有靈感就寫作,有時間就互動。

可是若把自媒體創作當作副業,你的目的就轉變為對利益的獲取,而這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如果你穩定的工作與創作相關性不強,要想在短時間內擁有較大的收入,是十分困難的。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來完成以下準備工作,在此之前,你的收益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①學習寫作技巧。這是創作的基礎,也許需要報名輔導班可以加快掌握創作技巧,但也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

②開通創作者各項權益。包括領域認證、圖文原創、問答收益,再往後還有微頭條萬粉收益、專欄、帶貨功能

③創作時間。好的作品,要不就是一氣呵成,要不就是精打細磨。一氣呵成的都是長時間的積累的結果,更多的人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打磨作品、尋找資料。

2.副業需要精力來維護

自媒體創業,一般分為兩條路。

一條是追求文章的質量,收穫平臺的獎勵,比如頭條的青雲計劃和各項創作有獎活動。

另一條是跟隨熱點,依靠熱點的流量提升閱讀量,獲得平臺的現金獎勵。

雖然兩者偏差很大,但卻都需要耗費精力來維護最終的結果。

①如果希望通過青雲計劃獎勵獲得收入,就要保證文章質量、字數的前提下,學會研究頭條的評選機制,並投其所好。

一般青雲文章的字數在3500-4000字左右,很多人一兩天時間都無法完成一篇文章的創作。

當然,這並不是單純湊字數,而是在新穎觀點的框架下進行的不斷豐富和闡述,完成前後還需要挖掘資料進行潤色和補充,以提高文章整體質量。

②如果寄希望於捕捉熱點,利用熱點帶來的流量提升推薦量和瀏覽量,那你更要時刻關注新聞媒體平臺的信息發佈,緊跟頭條大咖的熱點氣息。

然後在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關作品的創作,在創作大軍到來之前收穫第一桶閱讀量,才能保證不被後來者覆蓋和淹沒。

另外,並不是追隨熱點話題的所有作品都能出現爆文,這其中還有觀點新穎獨特、網友評論反饋和發文時間把握等技巧的影響。

總之,爆文也依賴創作的頻次和數量,作品數量越多,觀點越新穎,出現的概率也就越大。

這同樣需要創作者耗費大量經歷關注話題的發展、挖掘相關資料並極力與粉絲互動,才能迎來收穫的時刻!

3.副業需要能力來支持

經歷了16和17年的百花齊放,再到18和19年的沉澱完善,可以說自媒行業已越發成熟,趨於平穩。

多人認為自媒體紅利期已經過去,其實這並不準確,只是自媒體的紅利已更趨向於原創作者,也就是說需要自己獨自創作。那些依靠搬運和洗稿的自媒體創業者,將會愈加困難。

這就對創業者的文學水平和創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創作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的能力,是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沉澱和積累。

自媒體中還有另外一種成功途徑——經驗分享。那些在某一領域打拼多年,擁有豐富經驗和閱歷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他們通過視頻來分享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財富,給很多處在迷茫期和焦慮中人指點迷津,同樣可以收穫別人的認可和關注,在副業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進。

但以上兩種,不約而同地透社出副業同樣需要能力的支撐,而這些能力又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而不是空中樓閣。如果缺乏相關的能力,副業之路只會荊棘密佈,崎嶇無比。

結語

副業好處多多,但弊端也很明顯。要想做好副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穩定的工作,只能說明你工作時間相對輕鬆,並不是說明你沒有向上發展的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家庭、朋友以及自己對長遠目標的追求,這些都會牽扯你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在開展副業的同時,能夠保證以上每條都能夠維持現在的穩定和美好,那你完全可以放下顧慮,投入到副業中來。

相反,如果開展副業將會壓縮你陪伴家人的時間,佔用你在專業領域提升的精力,讓你一步步遠離自己的長遠目標。

那奉勸你三思而後行,也許深耕自己熟悉領域,創造更好的成績,獲得崗位的提升,會來得更實惠和從容一些!

歡迎關注 在職言職,知無不言,讓你的職場之路少一些曲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