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中國是個詩的國度,我們的祖先曾經留下大量與漢服冠裳有關的詩句,讀這些詩句能夠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最重要的是能夠看到真實的漢服是這般的絢麗華美、繁複多端。

《秦宮詩》

【唐】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

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複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

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霞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巻起黃河向身瀉。

皇天厄運猶曽裂,秦宮一生花底活。

鸞箆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這是李賀寫漢代美少年秦宮的詩,古代描寫男子漢服的詩好象不多見。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

【唐】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本詩足見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陌上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鞽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這還有什麼說的呢,相信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 麗人行 》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

詩聖描寫楊氏姐妹遊曲江池作。泛寫遊春仕女的體態之美和服飾之盛,我們仍能看出唐代貴族的漢服是何等豪華。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

【宋】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

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

等閒妨了繡工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

這首詞是寫新婚夫妻的甜蜜生活,從中可見宋時的一些漢服、衣飾風俗。鳳髻金泥帶:用鳳釵及金絲帶梳飾的髮髻。龍紋玉掌梳:圖案作龍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永遇樂》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風俗還有當時人們穿著漢服的情景。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時世妝》

【唐】白居易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 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無鬢堆髻樣, 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髮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髻堆面赭非華風。

主要描寫唐代女子化妝打扮。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繚綾》

【唐】白居易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台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 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汙不再著,曳土蹋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 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裡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白居易在諷諫時卻不經意地給我們留下了漢服的珍貴資料,不知道“江南春水色”是多美的顏色?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贈張雲容舞》

【唐】楊玉環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嫋嫋秋煙裡。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這書楊貴妃留下唯一的詩篇。張雲容是其侍兒,擅跳霓裳羽衣舞。大約是與其惺惺相惜才寫詩相贈。以其詩句措辭和意象,不難想象霓裳舞舞姿之美—漢服之華。

《醉垂鞭》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宋】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詠歌女之作.雙蝶寫漢服服飾紋樣,朱粉閒花寫梳妝.寫美色,寫神韻。


唐宋詩詞裡的那些漢服


【紅薔薇】

【唐】牛嶠

曉啼珠露渾無力,繡簇羅襦不著行。

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五代詩人,寫梅花妝典故。南朝《宋書》中寫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曾在正月初七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殿前梅樹上一朵梅花,恰巧落在公主額上,額中被染成五出花瓣狀。宮中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非常美麗,於是紛紛剪梅花貼於額頭,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性爭相效仿的時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