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梅花獎藝術家

梅花獎是戲曲界的最高獎,我比較喜歡曲劇,然而曲劇界的梅花獎僅有兩位,一位是省曲劇團的楊帥學老師主攻醜行,一位是省曲劇團的方素珍老師主攻旦角,這兩位老師都是非常低調的,而且一般都在基層演出,無論舞臺大小,寒冬酷暑,只要開戲都會很認真的演出,

楊帥學老師主演的《卷席筒》的小倉娃《阿Q與孔乙己》的孔乙己,電影《閆家灘》中的王二,曲劇電視劇《鄭八怪聯親》中的鄭八怪等等,都是經典,而且也獲獎無數,2003年4月獲得了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河南曲劇“梅花獎”第一人。

方素珍老師主演的《王寶釧》中的王寶釧,《陳三兩》中的陳三兩《秦香蓮》中的秦香蓮《龐三春》中的龐三春,曲劇連戲劇王華買爹。狸貓換太子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唱腔,是曲劇張派中的領軍人物,2004年獲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曲劇旦角中的第一朵梅花獎,

這兩位老師留給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因為我從小看著他們的戲長大的,兩位老師為人很低調不張揚,默默地奉獻藝術,從不爭當主角,只要藝術需要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這一點某些名家就比不了,就比如豫劇的某幾位梅花獎,只要有舞臺就登,嘶聲裂肺的給人的感覺越來越不文雅,

小皇后豫劇團《二度梅》獲得者王紅麗老師,有一版賀歲版本的《抬花轎》雖然是搞笑的,但是有點過頭,我本人還是挺喜歡王老師的,但在藝術上需要提醒,在舞臺上必須把藝術放在首位,即便是故意的也要把整體的效果給做好,要不然看著很凌亂,那版抬花轎還加入了騎馬舞,流行語句,把大姑娘表演的太現代化了,

豫劇《二度梅》獲得者李樹建老師,演出的三部曲。代表劇目有《清風亭》、《鞭打蘆花》、《程嬰救孤》《蘇武牧羊》等。其中《程嬰救孤》《清風亭》《蘇武牧羊》被稱為“忠孝節”三部曲!我也是特別喜歡李老師的唱腔,因為我們都是汝州人,以前村裡李老師的《清風亭》我從開始看到結束,看完以後好多人傷心的淚流滿面,那麼多人一句話也沒有說,對著電影的幕布鼓掌,有幾句話很想對李老師說,但是又不好意思說,因為用李老師的嗓子唱會很費力氣,一旦上了年齡在唱這個戲會感覺嗓子有點不聽使喚。

海連池老師的《卷席筒》早期版本和晚期版本都有所改動,因為年輕演唱的調都比較高,到晚年有所不適應,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李老師,但是也有個別網友不太理解李老師,說“不喜歡這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感覺不是在唱戲、而是在吼叫”。

梨園春的幾位常客,也是梅花獎的獲得者,常派名家李金枝、王慧、虎美玲,汪荃珍、小香玉等,這五位梅花獎獲得者可謂說是梨園春上的座上賓,唱腔自然是不容小覷,但是跟常大師的唱腔區別確實沒法兒對比,常派藝術傳人挺多,但能扛起大旗的卻沒幾個,相對來說張月榮、谷秀榮、楊美榮老師,聲音藝術都非常相似常大師,但缺乏宣傳且年邁已高,

您最喜歡哪些梅花獎藝術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