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苦日子”

1984年出生的80后,可能因为步入人生最重要的奔四阶段,所以想的多,回忆更多。

80后的“苦日子”

1.5分钱的冰棍,一辈子的记忆。

80后的“苦日子”

应该是1990年左右我就有印象,每次看着大哥哥骑车吆喝着:“卖冰棍了”,我那哈喇子就止不住,但是每次母亲都会说:下次再买。那时候能吃一支冰棍真是最幸福的事了!

2.到别人家蹭电视

80后的“苦日子”

村里大队和仅有的几家首富才会有电视,所以大家吃完饭总会跑到人家家里蹭电视看,生怕去晚了没有位置,所以总是卡着看起来正好的点去,有了“雪花”才散伙,各回各家。

《恐龙特急克塞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动画片,有点像现在的奥特曼。《聊斋》每次看的时候总会捂着眼睛,好害怕。《渴望》里的惠芳可能是70后的梦中情人。

80后的“苦日子”

3.烧火炉是生存必备技能

母亲大人在我上学回来总会埋冤的说:“我们家下煤窑的回来了”,我和另一位同学承包了宿舍生炉子的任务,因为其他6个人每周给我们一袋方便面。所以烟熏火燎的一周过后,我满脸黢黑,满身烟火气总会被吐槽。

80后的“苦日子”

4.煤太贵,大家一起去背柴。

80后的“苦日子”

那时候父母也不怕我们长不高,大人背大捆,小孩背少点,就这样准备过冬的柴火。玉米秸秆、山柴、蒲草是农家最好的生火底料。

现在想想那时候其实挺苦的,但是总是怀念过去总总:打元宝、滑冰溜、摘野果......

可能每个地方的“苦”法不一样,你可和我有同样的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