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諸葛亮軍事不行?

風亂語


博望坡劉備打的諸葛還沒出山,赤壁周瑜打的諸葛吃瓜群眾,入川主要是劉備打的諸葛坐船運糧,漢中又是劉備打的諸葛成都運糧,南中李恢馬忠二個主打,諸葛亮名義上的全軍指揮。

五次北伐曹魏。第一次偷城,得而復失。第二次攻堅,無功而返。第三次開疆,陳式領兵。第四次打一半,被阿斗叫回家。第五次強出,病死五丈原。

戰略;隆中對,定下三分天下,奪取西南一隅,坐等天下有變而後爭奪天下。只待天變而不善自變,喪失了荊州就傻了,連一個補救的後備戰略都沒做。佔了人和卻不與人和,孫權背盟早有預兆,以打促和不懂麼。

戰術;五次北伐,來來去去就只走祁山或者斜谷二條道。出祁山就攻隴西,出斜谷就犯隴右,軍糧也都不帶夠,三板斧的套路,那次不是讓人號準了脈,不被圈死了才奇怪。


葉不修呀


諸葛亮被人說軍事才能不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劉備奪西川,與諸葛亮關係不大

赤壁之戰後,劉備暫時坐鎮荊州。不久,法正拋來橄欖枝,邀劉備進駐益州。同時,劉備又得到謀士龐統,於是決定由諸葛亮和關羽留守荊州,而自己攜龐統進軍益州。

接下來,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爭中,大多是採納龐統和法正的建議。因此,就平定益州而言,諸葛亮的存在感不是太強。當然,會給人以軍事能力不如龐統、法正等人的錯覺。

二、諸葛亮感嘆自己不如法正

夷陵之戰,劉備貿然出征東吳,幾乎全軍覆沒。諸葛亮由此感嘆,如果法正在,一定就不是這樣的結局。那麼世人便會有疑問,一是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二是劉備不帶諸葛亮出征,是因為諸葛亮不精於軍事。

三、北伐失敗

諸葛亮連續發動了五次北伐,卻均以失敗而告終。特別是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奇襲子午谷,被諸葛亮否定,反而用馬稷守街亭,導致功虧一簣。後人據此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一般,甚至是遠遜於魏延。

那麼,諸葛亮真的有如此不堪嗎?我們依次來作個簡單分析。

一、諸葛亮為何很少參與益州戰爭?

雖然法正邀請劉備入川,但前景如何,劉璋對劉備的真實想法如何,還是個未知數。當時不外乎兩種選擇,可以便智取,鬧掰了便武力征服。

  • 如果是智取,法正在裡面做內應,龐統協助劉備外合,憑藉這兩位謀士的輔佐,劉備拿下益州並非難事。

  • 如果是武力征服,那就得看雙方軍事實力。諸葛亮自比管仲,有振興國家經濟之才能,由他留守荊州,除了鞏固吳蜀聯盟,還可以在荊州發展經濟,為前方軍事活動提供糧餉和兵馬,就如蕭何。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益州軍事行動失利,劉備還有一方土地作為根據地。而荊州作為隆中對戰略最重要的一環,卻是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二、諸葛亮說自己軍事不如法正,但其實這就是一種自嫌的說法。

難不成劉備失敗了,他在那裡說:“唉,要是我親自上陣就好了!”劉備要是聽到了會怎麼想。

法正輔助劉備的最大軍事行動便是漢中之戰,大敗夏侯淵。雖然其軍事能力了得,但是你別忘了,法正是益州人士,清楚當地地形,有利於行軍佈陣,這是諸葛亮難以比擬的。

在之後的北伐中,諸葛亮總是前去偵查地形,瞭解地形,才能如韓信一般,謀劃奇兵。

三、北伐的失敗,主要問題不在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是在於糧食供應不濟。

艱難的蜀道阻礙了糧食的運輸,糧食供應不上,諸葛亮要想取得勝利唯有速戰速決。然而,曹魏軍隊只需封鎖秦嶺的幾條棧道,堅守自己的陣地,諸葛亮便會因糧食消耗殆盡而不得不撤軍。

諸葛亮後來發明木馬流牛,提高運糧速度,終於有機會佔據褒斜道出口的五丈原。他為了能和曹魏長時間對抗,就地屯田,解決軍需。

就在糧食供給問題快要解決之時,諸葛亮卻因勞累成疾,在軍中去世。

北伐的失敗,你能說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不行嗎?

結語:

從諸葛亮對劉備提出隆中對戰略,便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在劉備謀士眾多之時,甘願坐於幕後,統籌糧餉的籌備和發放。當劉備過世,平定益州南部後,為了劉備光復漢室的遺願,親赴前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自比管仲和樂毅,我覺得並無不妥。


讀春秋思無忌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行不行,咱們分析一下《三國志》中《隆中對》諸葛孔明的戰略思想。

劉備問:“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看看吧,諸葛亮是個什麼胸懷,這思想後人哪有不服的。戰略意圖多麼明晰,對於征戰幾十年的劉備來說,那就是黎明前的曙光。

後來的劉備發展路線是完全按照這個大方針佈局的。

得了荊州關羽守備,劉備得以抽身進攻益州取漢中,可惜得了益州之時,關羽又大意失了荊州,荊州失去使劉備沒了重要地盤,那是諸葛亮大戰略的要點。

益州漢中劉備打了三年傷了不少元氣,還需要安撫地方上的各方勢力和百姓,加上失去荊州的損傷,劉備修養三年,三年中劉備已經稱帝,要是有關羽守備在荊州,劉備可以在世間早些謀略天下,霸業就可以早些按照諸葛亮的隆中計劃實施了,只可惜劉備沒能打贏東吳奪回荊州,命絕白帝城。

劉備死前馬超、許靖、劉巴等蜀漢重要成員在一年中相繼去世,加上已經去世的關羽、張飛、黃忠、法正、馬良等人,蜀漢面臨著“將星隕落、人才凋零”的局面。

諸葛亮後期蜀中缺乏人才,他是輔助劉備得相才,不具備劉備的帝王之才,他只能以攻為守五伐中原來給保衛蜀國了。

說諸葛亮軍事不行是覺得,他沒有能在劉備死後奪取天下吧!《隆中對》裡諸葛亮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奈之若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