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更差反而没入围?村民质疑低保户评定不合理

说起低保政策,相信不少家庭困难市民并不陌生,这是我们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所实行的一种帮扶政策。日前,东海县驼峰乡的张先生向我们栏目反映,说他对村里最近公布的低保公示情况产生了疑问,他认为当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记者的调查。



条件更差反而没入围?村民质疑低保户评定不合理


这里是东海县驼峰乡南榴村,坐在轮椅上和记者聊天的就是村民张先生。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之前家里有十亩地,全家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他把家里的一部分土地承包给别人,自己出去打工了。谁知在2018年的时候,因为一场飞来横祸,他受了重伤,一家人的生活也从此陷入了困境。


村民 张先生:我2018年受伤,2019年全家没有生活来源,家里有三个小孩子,2019年申请低保,村里以各种理由拒绝我申请低保,至今没有收入,生活很困难。


条件更差反而没入围?村民质疑低保户评定不合理


张先生说,那场事故导致他下半身瘫痪。出事后他就去相关部门办理残疾证,但由于他的评判结果属于三级残疾,所以领不到残疾人救济金。这时候他想到了申请低保,谁知村里却拒绝了他的申请,他难以接受。而且张先生还发现,村里公示的低保告示有涂改、删减的情况,而且告示张贴不久后就被撤下来了,他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猫腻”。


村民 张先生:我们村里低保的宣传栏公示栏里的低保户经常变换,今天30个人明天减到29、28个人,减到最后,剩下来的生活都比我强多了,都能吃上低保,就是我吃不上低保,不知什么原因,当时问的,村里面也没给什么合理的解释。


条件更差反而没入围?村民质疑低保户评定不合理


那么,张先生为什么申请不到低保呢?记者来到了东海县驼峰乡南榴村村民委员会了解情况。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理低保的程序是村民先交材料到村里申请,村里再将所有申请人的材料汇总到乡政府民政办。乡民政办判定申请人符合条件后,会出具表格,让申请人拿去填好后,再交由村里报乡民政办批复同意,最后再报县民政局审批,审批结果最后在村里被公示出来。有时候是一个季度公示一次,有时候半年公示一次,公示时间一般是七天。至于张先生说公示名单有涂改的情况,工作人员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说公示期间,如果发现有不符合低保标准的村民,他们核实后会把这些人从公示名单中删减掉。


东海县驼峰乡南榴村村民委员会会计 周程良:他(张先生)受伤是给人家打工造成的伤残,另外向村里报过。他有三个子女,都不上学有打工的能力,这样一填的话,收入就高了,现在低保户一般是重病,多数是指癌症之类的。另外,子女有三个以上的一般都是批不下来,因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根据《连云港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均有权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应当由户主或者其委托人以家庭为单位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应当书面声明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履行授权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部门核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的相关程序,并且如实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疾病证明、残疾证明、房产证明等有关材料。


《港城365》记者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