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大漲,還需要囤一點排骨嗎?

常去市場買菜的阿姨們,可能注意到了,一段時間以來,豬肉價格節節攀升,似乎到了未曾見到過的價格,北京部分區域普通五花肉的價格已經30每斤上下,貴的排骨可到50元每斤上下,感覺豬肉價格坐上了神州飛船,馬上衝出天際了。那麼豬肉到底為何上漲?會繼續上漲嗎?

豬肉價格大漲,還需要囤一點排骨嗎?

全國各地豬瘟肆虐,導致存欄量大幅下降

去年開始的非洲豬瘟,疫情不斷擴散,農戶的養殖意願也隨之降低,養豬的風險太大了,可能會造成血本無歸。有的地區甚至豬仔量大幅下滑9成,可以說豬肉大漲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豬肉是市場上的剛需,中國居民的最主要肉食,相對來說,牛肉雖然營養價格高,但是價格相對昂貴,養殖成本高。雞肉口感和豬肉無法比擬,中國是吃豬肉的大國,甚至每年的食肉量是其他所有國家總和上下。在供給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價格短期上漲。

豬肉價格大漲,還需要囤一點排骨嗎?

進口豬肉手續複雜週期長,短期補充很難

那麼國內的豬肉少了,是不是可以立即進口豬肉呢?其實並不是。豬肉進口一般要經過漫長的談判等,而且涉及到了檢驗檢疫的複雜手續,此類肉製品,不是普通的其他產品,只有經過了嚴格的檢查才能運進來。而且進口的一般都是冷凍豬肉,事實上口感非常不好,中國是美食大國,進口凍豬肉可能未必能獲得中國消費者青睞,而且我們的消耗量巨大。據瞭解,進口豬肉,事實上只佔了我們國內豬肉生產量的3%,可以說杯水車薪。

豬肉價格大漲,還需要囤一點排骨嗎?

豬肉價格還會大漲嗎?

豬肉價格目前各地已經到了歷史最高價,再上漲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到過年僅僅有不到半年時間,豬肉價格可能會持續到過年高峰需求前後。事實上,豬肉是國家的戰略儲備,因為剛需的原因,每隔一段時間國家會更換一批豬肉。受豬瘟疫情減弱影響,同時市場價格自然調節,會有更多農戶開始養殖豬仔,生豬的養殖週期短,很快會得到補充。對於消費者來說,微觀心理上,當豬肉價格上漲,會選擇其他肉類補充,短期內所有肉類的供應可能稍有緊張,但是不至於再次大漲大跌。

豬肉是我們國家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