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公司大小,你一定要做股權分配

“你一定感到好奇:股權分配?難道不是根據出資比例分配嗎?這其中還有學問?”

是的你沒有看錯。

廣義上,就是我們常說的根據出資分配股權,或者出錢購買股權;

而狹義上,股權除了給出資的股東,特定場景下,還可以分給管理者,掌握核心技術的人等等,這樣多樣化的團隊,更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阿里巴巴剛創立時,馬雲召集了17個人,說服他們跟自己做電子商務,他們在杭州濱江現在的一處“老破小”落腳,十幾臺自帶的電腦,兩三個房間隔斷的工位,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這十幾個人裡面,全是在領域裡有所作為的,他們有超前的思維、純熟的技術、各方人脈資源以及管理者智慧。

讓他們心甘情願跟著馬雲,只是兄弟情深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於:馬雲拿出30%的股權分給他們,而他們只用給很少的錢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何樂而不為呢?

不論公司大小,你一定要做股權分配

縱觀當下的企業形勢,最常見的就是出資比例即佔股比例,看似公平合理,實則暗藏風雲。

  • 獨資企業 創始人難以信任下屬,事事親力親為,“全日制”監督,因為他們深知員工只是員工,個人利益永遠超過公司利益。這種想法固然是正確的,但這種做法會導致創始人身體吃不消,沒時間陪伴家人,夫妻關係破裂,等等。正確的方法是:給能力出眾的管理者、司齡長工作效果顯著的員工分股權(份)。讓他們和公司在同一條船上,互相成就賺大錢。
  • 平分企業 出資相同的情況下,許多創業者選擇與合夥人平分股權,還非常客氣的說:“以後咱們商量著來。”簡直是犯了股權大忌!

首先,企業一定要有一個股東股權超過1/2,在表決時才能帶領大家齊心協力前進

。如果哪天遇到大事了,有的人求自保安穩,有的人想抓住機遇,雙方僵持不下,股權佔比又一樣,你告訴我,員工聽誰的,法律又聽誰的?

現在,在經濟學家們的呼籲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科學管理企業,這也是自2018年起我國企業倒閉現象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論公司大小,你一定要做股權分配

那麼,股權應分給那些人呢?

01 資源型股東

資源型股東,即掌握市場人脈,善於開發客戶資源的人。主要表現為人脈廣、能說會道、與人為善,發自內心的真誠等等。

02 管理型股東

管理型股東,擅長企業管理,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主要表現為各大商學院人才、有成功管理經驗,個人演講、激勵、共情能力超凡等方面。

03 技術型股東

技術型股東,這個非常容易理解,即掌握了該行業核心技術的人,是很難被超越和取代的,並且有持續學習的行為。

04 資金型股東

資金型股東,分為參與管理和不參與管理,主要還是講究誠信,不會出現無故撤資,能為公司提供動力的人。

也許你現在已經成立公司,也許你還在著手準備。股權都應該是你最重要的一堂課,金融界有這樣一句話,“10年前玩房地產,10年後玩股權”,至於誰會是每一個群體的最終受益者,就要看你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