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1合


這個問題要與詩人所要描繪的景色,所要抒發的情感有關,古人寫作時更多的是寄情於物,通過對事物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就可以解釋,陶淵明雖然愛菊花,卻寫了《桃花源記》,那是因為桃花園歷來給人們的感覺就是神秘感,古人認為桃花代表的就是一種隱秘,這與詩人所要描寫的意境所相符合。

詩人寫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就是在一片隱秘的桃園深處,生活著一群與世隔絕的人,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是對現實生活的逃避,怎麼能不是秘密呢,要知道古時帝王的統治力是很強的,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





所謂何來


陶淵明獨愛菊,為什麼要寫桃花源記,而不是菊花源記?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陶淵明愛菊,是從他的性趣愛好而言。正如周敦頤老先生在《愛蓮說》中所說"水陸草木之花,真愛者蕃。晉陶淵明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獨愛牡丹;予獨愛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從此可以看出,陶淵明愛菊是從個人性趣而言。所以可以看出陶淵明愛菊,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分析。

而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他晚年的作品。由於是晚年的作品,那就是根據他一生的經歷:青年時做官而"不為五斗米折腰",到棄官歸隱,過著隱居生活,並且親自耕作,經歷了風風雨雨的人生,從而看到、並且深刻地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黑暗。於是產生了對那種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產生了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

誠然,出生於遠古時代365年的陶淵明,沒有馬克恩、恩克斯那樣為全人類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遠大理想和實踐,也沒有力量來建立《巴黎公社》,於是想象出了《桃花源記》這樣的理想社會。

那麼,他追求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個答案我們就在《桃花源記》中去尋找。

作者扮作一個漁人,駕著小船,沿著小溪而行,竟忘記了歸路,穿過桃花林,走進桃花源。

話說這桃花源風景優美,源內清寧而又安靜。源內的人,見了"漁人”而大驚。當問明其來路過後,便"設酒殺雞作食”,象對待親人一樣對待這位從外地來的客人。

源內的所有人原來他們上輩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而帶著全家在這個地方世代定居,"不知何世,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並且再不出去了。見從外地來的客人,"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從此可以明顯地看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厭惡而不滿。

請看源內的"餘人"是多麼的淳樸和真摯,善良而又好客;又是多麼的自由而熱情。

這就是陶淵明理想的社會!

其實,陶淵明所描寫的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那裡沒有貧窮和戰亂,共同勞動,共同享受勞動成果。因為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嚮往這樣的幸福生活。

陶淵明晚年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對農民有一定了解,他的這種理想社會,反映了當時農民的願望。

可惜的是,那種"世外桃源”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毛澤東同志詩中"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園裡可耕田"?就明確指出這種社會僅僅是陶令的理想而已。

我是高樓避愁,有性趣的朋友不防與我共同操討有關問題。記得關注啊!


高樓避愁


記得中學課本里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展示了“世外桃源”的美好向往,但課本里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偏向陽光的一面。而結合文章以及歷史文化知識,陶淵明的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寫亂墳崗。

首先就從這個桃花說起,《本草綱目》說“桃味辛氣惡,故能厭邪氣”,也就是說古代桃花有辟邪之效。我們都知道陰陽兩界之分是以彼岸花為準的,許多地方稱“地獄花”,而陶淵明在文章中並未提及彼岸花。因為這篇文章所寫時代為“晉太元中”,也就是東晉孝武帝年間,彼岸花是後秦僧人鳩摩羅什翻譯印度佛經而來,雖然時間上大致能對應,但當時的南北政權尚處於對立階段,宗教譯文基本上都屬於國家機密性質,不會相互傳播,正如法顯西行,回國後是受到南北政權“哄搶”的。

“黃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於門戶上,畫神荼、鬱壘以御兇鬼,後人紛紛效尤。”——《山海經》

陶淵明是東晉人,而《本草綱目》是明代的醫學著作,好像也不能指明桃花在東晉時期的辟邪之說,但我國古代關於桃花辟邪的說法早已有之,如《山海經》裡記載的黃帝以桃木鎮御惡鬼。所以在陶淵明那個時代,人們以桃花作為陰陽界的屏障更為合理,此處就有鎮鬼的功能,意圖將陰界餓鬼封印於陰間。所以陶淵明在文章中寫的“忽逢桃花林”,很可能是漁人走到了鬼門關,誤入陰陽兩界的分界處,而且這個屏障“中無雜樹,芳草鮮美”,儼然是一片淨土,“落英繽紛”則點明瞭時間,因為桃花飄落幾乎就在清明節前後,更增加了神秘色彩。

再來看漁人如何進入“桃花源”的,陶淵明稱該漁人沿著桃花林的浠水走到盡頭,遇一山洞後舍船步入。這個山洞“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在東晉時期,為了防止盜墓賊進入墓室,墓道往往就是前窄後寬,大體上程“凸”字形。而真正的村落,則會將路修成一樣寬的形態,以求圖個吉利,這也說明漁人可能去的是陰間,而非什麼村莊。

待豁然開朗後,漁人見到的是秩序井然的美好世界,這裡的村落規劃遠非現實世界那樣,古代村落往往沒有合理的規劃,多是錯綜複雜的形態,而這裡“屋舍儼然”、“阡陌交通”,形態更像現實世界裡的長安城。能解釋這一點的也就是古人“死者為大”的封建思想了,古代人死之後的“待遇”是會比生前更好,帝王貴族講究“事死如事生”,而尋常百姓講究把墳墓修的規規矩矩。



漁人見到的人是“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而進過詢問後才知道這些人是秦朝躲避戰亂而來此絕境的。尤為重要的是“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既然是與世隔絕,為何到了東晉,衣著打扮與外人無異?要知道秦朝的服飾與東晉時期是差異很大的。而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說明這些村民處於完全隔絕的狀態,根本不知外界情況,更談不上衣著的“更新換代”。所以能夠解釋這一點的,就是村民的衣著都是後人給燒過去的。


在一番交談後,這裡的村民拿出酒肉款待了這位不速之客。東晉處於南北朝的戰亂時期,外界普通百姓食不果腹常有之,而桃花源裡能夠豐衣足食,尚有酒有肉,這就不免讓人聯想到封建社會的祭祀活動,後人總會拿出酒肉祭祀死去的先人,漁人在桃花源裡吃的乃是祭品。當漁人回到家後,向當地太守稟報了此事,可太守帶人尋找時,再無法找到,也就是說該村莊憑空消失了。後來南陽劉子驥追尋此景,然而未果,且在回家後突然病逝,這也有可能是劉子驥親臨亂墳崗後驚嚇過渡,一病不起。



綜上所述,東晉風水家郭璞在《葬經》中說“門前桃桑為大凶”。陶淵明以桃花林為前景,又以漁人親見“良田美池桑竹”為後景,前後皆是大凶之兆。桃花有辟邪之效,能夠封印亂墳崗的鬼魂,故而桃花源裡的亡靈出不去,在漁人誤入講述外界情況後,裡邊的亡靈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百餘年,故而安然入眠,不再貪戀虛偽的繁榮,桃花源也就再不可尋。所以陶淵明一生熱愛菊花,此處以桃花入筆,其用意可能並不是營造一個“世外桃源”,而是將亂世的恐怖反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