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震惊!领导让我采访老苏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啊,灵感在哪里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突然有点小紧张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一场关于东坡(肉)的采访 | By 山谷小黄

一场关于东坡(肉)的采访 | By 山谷小黄


听说广州小黄到访,身在惠州的老苏特意做了精心准备,毕竟这是他老人家平生第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

惠州,却是他三次被贬经历的第二站。


预约时间是春日的一个下午。当天时晴时阴,春色忽明忽暗。走过乡间阡陌,来到一个农家大院。叩响木门,跑来开门的自称是老苏的二儿子,着粗布麻衣,笑盈盈将我迎进门来。


转过弄堂,院内绿油油种满蔬菜,油菜花也正开得绚烂。一老者坐在花梨方桌前,右手边仿木碳茶炉上的水壶刚好吹出一溜蒸汽,他提起来,开始泡茶。这正是老苏。


老苏与想像中相差无几:高个子,头戴高帽,面颊清瘦,颧骨略高,眉毛长得很秀气,眼睛虽不大,却矍铄有神,胡子不算浓密,但足够衬托出他的神采。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东坡·肉

东坡·肉


老苏招呼我坐下。


“老先生,想必您已知我的来意,寒食节将近,您的《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惊艳了近1000年,今日的采访就是……


莫急,莫急,先吃茶”,苏老将一杯茶送至我面前,“这可是福建上等的豆品茶,被称‘一两茶一两黄金’,这泡茶之水则来自庐山玉帘仙瀑布”。说罢,深呷一口,开始接受访问


艺术长河中的灿灿精品:《寒食帖》


书法史鼎鼎有名的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其遒美优雅问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由于情绪的悲痛不已造就了远离常态的悲壮;而苏轼的《寒食帖》,则是在满怀悲凉的情境下,娓娓道来,写出了满纸的苍凉。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寒食帖》 ◉ 宋 ◉ 苏轼

◉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寒食帖》不仅体现了苏轼书法技法上的炉火纯青

更是他内心情感直接率真的外化表达


山谷:您当年46岁时被贬黄州,写下《寒食帖》两首五言诗,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您书写过程的心潮起伏。还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当时写作时的心境吗?


老苏:没问题。看我现在的处境,与当年比,天更远,地更偏。然而却没有当年的苦闷了。毕竟,人会成长的嘛。想当年,被贬黄州,尽管捡回性命,但心念仍无法接受“降志辱身”。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滑动欣赏《寒食帖》更多局部图

老苏:书生意气仍在,却为生计所迫,深感雄心壮志难酬。那年正值春寒料峭,远眺山河一片迷离,近看门外海棠在绵绵细雨中纷纷坠地,我突然记起当天正是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于是有了书写的冲动。


回归案头,提笔在手,字随心声汩汩流到笔端。困顿、愤懑、豁然、平和,期间五味杂陈,随着诗意而摇曳,心如向死而生。你们评说这是天下行书第三,呵呵,你别说,我还是有点不服输的劲头呢,名次应该还能前挪啊。后来我又重写,呵呵,却总觉得连这第三都没法达到啦。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新岁展庆贴》 ◉ 宋 ◉ 苏轼时年46岁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新岁展庆贴》是苏轼写给陈季常的书信。写这封信的时候,苏轼在黄州东门外买了块地,自耕自种,因此这块地被他命名为“东坡”,苏轼从此也就自号“东坡居士”了。


山谷:可以说,《寒食帖》是在生存环境恶劣,心境孤独悲凉之下挥笔写就,但您笔下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纯净明朗,没有因为低落的情绪而失控,用笔仍然精妙细腻,能有如此情志,您是如何做到的?


老苏笔无定法,字传心声,那特定心境下写出特定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不过,我如今回看,还是能清晰感受到当时情绪的波澜。后来我想,也许正是经此浴火涅槃,才让我的心境从绝望中得到了突围,从困顿中获得了解脱,从愤懑中升华到旷达。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就是如此吗?你看我现在院内空地,虽然不算太大,却足以自给自足了。


荔枝树、芒果树、桃树,院里还养几只羊,一笼鸡,院外则是几畦菜,一方稻。虽是受监控的犯官,却变成活脱脱一介农夫,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黄州的经历。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题苏轼寒食帖跋》 ◉ 宋 ◉ 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作于1082年。黄庭坚(1045-1105)于1100年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是以本卷为苏黄双壁


山谷:您的学生黄庭坚曾为《寒食帖》题跋时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您认同不?


老苏:哈哈,山谷(黄庭坚)是我最喜爱的学生,李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如此评价,我高兴,但只同意一半。李白是谪仙,我却是谪人呀。因此风格上并非同路,看庐山,太白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的是雄奇飘逸。我则悟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脱离现世观,用你们的话说,这是达到了某个哲学高度了!


因此“东坡此诗似李太白”,或有“攻一点不及其余”之虞,第二首开头确实有那么点意思,触景生情中恍惚了茅屋与小舟的界限,与此前写过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联系起来,感觉还是愤懑的多,旷达的少。其余的诗句我倒觉得更像老杜呢,至于“犹恐太白有未到处”则是见仁见智啦。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枯木怪石图》 ◉ 宋 ◉ 苏轼

◉ 日本私人藏


山谷:看黄庭坚那题跋文字,似乎也飘荡着《寒食帖》的精魂,这是外行的话,您不必当真。他称“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对此评价您怎么看?


老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话肯定是说对了,刚才我都回答过了。这个说对了,其他的也就八九不离十吧!山谷这个题跋,也成就了书法史上的佳话,你们不是说“双壁”生辉吗?我和山谷,虽称师徒,实际上用你们的话说却是“闺蜜”。


他这个人,修为高超,法度严谨,心思缜密。以前我做侍从官时,曾举荐他代替自己,有些事情也让他来替我做,都能完成得相当精彩。记得有一次晁补之写了一首诗让我看,我一看诗不错,但文辞过于华丽,又不好意思打击他的积极性,我就让山谷跟他说,他一番说辞之后,既让晁补之不觉难堪,又能领会到我的真实意思。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历朝贤后故事图》 ◉ 清 ◉ 焦秉贞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宣仁太后高氏是北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她以太皇太后身份代理朝政,1085-1093年临朝称制,复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对苏轼十分器重。


山谷:那看来“大哥”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您当时门下的四学士、六君子一定也是看到了您的道德魅力和人格感召力,或者说是文字的创造力,才聚于您门下的吧?


老苏:只有品德和道德的力量才能成为感召天下的利器,就像你们现在的人所说的“不只有才,还要有范儿”!我与我的学士们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的老师欧阳修把他“领袖”的使命重托给了我,我就要履行领袖的职责,并不是满足我个人的欲望,等我over了,还要一代代传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东坡集》 ◉ 南宋杭州刊本 ◉ 《蜜酒歌》

◉ 日本公文书馆藏

◯ 四川绵竹武都山的道士杨世昌,听说苏轼落难黄州,门庭冷清,遂不避嫌疑而来,并留下酿造蜜酒的古方。苏轼对此非常感激,特写下此诗赠予好友。


山谷:当下习书法者众,您的字用墨丰腴,结字扁平,率意天真,成为众多书法学习者临摹的样本,您怎么评价自己的字?


老苏:书法说白了就是一只笔一张纸将内心所想表现出来罢了,哪里有什么“法”可谈。日本艺术家井上有一在1979年时因肝炎住院治疗,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遂书遗偈:守贫挥豪,六十七载;欲知端的,本来无法

关于这一点,你们山谷私塾的万东老师在颜真卿的书法课上已经讲得十分透彻,我无须多言,你们可以多与他切磋切磋。


此外,若只埋头苦练,未必能写出好字,想要提升书法的境界,我倒有一个至胜法宝,那便是“读万卷书

”。

时下疫情未退,你们不如去关注一下山谷书店的艺术导读建议,闭门读书,岂不快哉!


文稿:猫熊

排版:多多

图片:小龟|Bo


- THE END -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我与苏轼 | 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

来找我,一起吃东坡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