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发生了什么

中秋佳节之际,家人团员,其乐浓浓。看似一团祥和,实际却隐藏忧伤。

具体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亲戚家的老人由于太无聊就打开了电视,看的电影,名字叫(捉妖记),捉妖记,想必很多大人都看过,里面主要是有各种小妖,被好人(捉妖师)消灭或者降服。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可想而知那个画面感是不是充斥着暴力、和恐怖的画面?老人家是看的京津有味,这时我五岁的儿子出现了,我赶紧跟自己的爷爷奶奶商量可不可以把电视关掉?奶奶出于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只能回绝说算了算了。这时孩子已经进来了看到了电视的画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睛一刻也不眨的盯着电视。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我心想,这可如何是好?回去肯定会做噩梦的,但是我现在制止他看也是无效的,有可能还会引发一次关系冲突,到时家里人这么多闹得不愉快,得不尝失。突然把电视关掉吧也是一样的后果。没办法我只能带着忐忑心情等着儿子快点把电视看完。

果然回到家后,孩子迟迟不能入睡,后来实在太困了就睡着了,但是没过多久就醒了,嘴里一直念着害怕,我过来询问他是不是做噩梦了?他没有回应,然后再一次难以入睡。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这时我心情是非常心疼和焦虑的,我非常理解孩子的这种感受。既然暂时睡不着那就陪他聊聊天吧。聊着聊着儿子似乎放松了心情渐渐的入睡了。

可是我的心情并没有很快平复,我不禁思考自己。

儿子为什么喜欢看这种打打杀杀的暴力电视呢?应该说大部分的男孩都喜欢这类节目。儿子曾经还特别喜欢看奥特曼,为什么越是害怕越是想看呢?那么多节目有记录片、有友情片、有体育节目、还有温情友爱的动画片、而最喜欢的还是这种感官更加刺激的打斗画面?造成这种情况不是我默许的吗?我可以礼貌而果断的拒绝或关掉吗?该怎么避免和应对呢?

我不禁回忆起来,曾经的我也是喜欢看电视的,也是喜欢看那种光怪陆离、是非黑白、正义战胜邪恶的电视节目。

我还记得在某天的一个晚上,我看到电视里面正在播放(包青天),其中有一个场景我现在都记忆尤新。

那是一个黑衣人,在漆黑黑的夜晚拿着血淋淋的刀,追杀了一个小女孩的家族,地上横尸遍布,小女孩躲在石头后面瑟瑟发抖。

当天晚上入睡后我就梦见了那把血淋淋的刀,惊醒后吓出一身冷汗。这件事给我的映像极深,以至于我后来特别怕黑怕夜晚,总是想象着哪里会出现妖怪、鬼、恶魔来要害我。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现在想想儿子现在的情况和我当时的状况是如出一辙呀。

其背后的心理原因

五岁的儿子和当年的我都处于发展想象力的萌芽时期,也就是3-8之间。

对于现实和虚拟没有办法客观理性的分析和看待。

就像我们大人睡前看完一个恐怖的鬼片,关灯入睡前总也睡不着,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刚才屏幕里里鬼怪的样子,你会感觉床下有人、厕所有人、被子里也有人、哪哪都是人。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尽管这样,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想要看个究竟,越是阻止越是按捺不住那颗好奇的心。而对于有些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这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和传统文化,人类基因,社会大环境有关。曾经我们的名族也是靠战争迎来了现在的和平,人类从进化前的猿猴开始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常态就是互相竞争,相互比较的。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2、和家庭环境有关,和夫妻关系有关,特别是父母的思维模式、语言模式、行为模式无时不刻影响着孩子。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3、无意当中接触到了这些信息,瞬间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就是心理学所描述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孩子吸收这些信息不需要调动意志力,不需要刻意专注就可以做到,但是看其他类型的节目却需要动脑,需要用心并主动专注,这就是差别。

可是再想想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想想怎么帮助孩子减少恐惧的情绪,减少接触,让孩子多对有建设性的活动、信息提起兴趣吧。

如何弥补加强心理建设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1、多陪伴,多向孩子表达爱,表达你很安全,丰富业余生活,加强运动。用运动的方式把害怕表达出来也是可以的。

2、每一次的困扰都和孩子在事后复盘,客观事实的描述,分析问题的利弊,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3、孩子痴迷暴力电视的背后可能是情绪的积压,适时的带着孩子一起释放压力,抒发情绪,比如:去楼顶大喊大叫,玩打败怪兽的游戏,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

4、参加电视台的后期制作过程,或者是了解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观察怪兽是如何在屏幕上出现的?

孩子痴迷某类动画片,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5、和孩子制定规则,筛选精致而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等内容。比如:小猪佩奇,雨果带你看世界,海底小纵队,改编后的,西游记的故事等等。在合适的年龄看合适的节目,就像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一样,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必要前提。

最后我想说到不是,抨击哪类作品,而是有选择的替孩子筛选和把关。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孩子幼小、友善、灵性、柔软的心,这是我要表达的最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