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登臺》押韻嗎?誰能具體講解一下?

高者羽


我很樂意解答這個問題。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全唐詩中,尤其是律詩裡邊數一數二的絕代名篇、曠世之作。這是有公論的!單從嚴格遵守平仄格律且四聯皆對仗而言,《登高》實為後人學詩的首選。那麼,為什麼有許多人提出該詩押韻的疑問呢?我們不妨細緻的演示一下,大家就明白其中的奧妙了。我們首先搬出這篇詩文看一遍: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奇句)

首聯 渚清沙白鳥飛回 (偶句)

天邊落木蕭蕭下 (奇句)

頷聯 不盡長江滾滾來 (偶句)

萬里悲秋常作客 (奇句)

頸聯 百年多病獨登臺 (偶句)

艱難苦恨繁霜鬢 (奇句)

尾聯 潦倒新停濁酒杯 (偶句)

咱們看一下全篇,詩句的平仄格律對仗自是嚴整。現在就看詩的押韻,按七律的定規是:逢偶句押平聲韻,儘量避同音字,但疊字是可以用的。

這樣,我們挑出首聯中的“回”,頷聯中的“來”,頸聯中的“臺”和尾聯中的“杯”。

然後,我們用《平水韻》“灰韻部”來套一下,列舉出來:

回 加聲母是hui

不加聲母是uei(威)

來 加聲母是lai

不加聲母是uai(歪)

臺 加聲母是tai

不加聲母是uai(歪)

杯 加聲母是bei

不加聲母是uei(威)

大家稍加深思不就明白了嘛!

結論:杜甫的《登高》詩文是符合律詩押韻要求的!

解答到此,個人淺見,不一定正確敬請網友指正並關注。謝謝!





百味寫春秋


押韻為的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誦,音韻和諧、便於傳唱。押韻是寫詩的基本要求和規範。並非只是唐代的近體詩要押韻,遠在很早以前的詩歌就有押韻,如《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等。還有一些文章也常見押韻,如《荀子》"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有物於此,生於山阜,處於室堂。無知無巧,善治衣裳。"等,還有《莊子》、《老子》、《呂氏春秋》等都有押韻。像現在的現代詩、歌謠、戲曲、有些歌詞都是要押韻的,自由體詩除外(國外)。

所以押韻是寫詩的最基本要求和規定,可能不同類型的詩,押韻要求有所不同,但必須押韻,否則何以稱之為詩呢?這就好比你要參加一場演講比賽,比賽的要求是用英語演講,如果你用中文講不按要求來,不管你講的再悅耳動聽,那也是零分。

要知道古人寫詩都是要用韻書的,寫近體詩用的是《平水韻》,那什麼是《平水韻》?

《平水韻》起源

沒有韻書之前古人作詩或寫一些押韻的文章都是口頭押韻。隋文帝仁壽元年,陸法言編寫的《切韻》共193韻,是現存比較完整的韻書,押韻這才有了共同的標準。到了唐朝有了《唐韻》,共195韻,它是《切韻》增修本,宋朝又出現了《廣韻》是把《唐韻》做了細化,共206韻。直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廣韻》中同用的韻歸併成107韻。後來山西平水官員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個韻,就是《平水韻》,之後都用這個韻。《平水韻》是《唐韻》歸併而來的,所以近體詩用的是《平水韻》。

我們賞析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入韻,韻腳:"哀、來、回、臺、杯"同在"十灰"韻部,押韻。

那為什麼現代人讀起來感覺不押韻呢?

地有南北,時有古今。《平水韻》用的古漢語四聲,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平聲為平;上聲、去聲、去聲為仄,文字的發音隨著時代變遷發生很大變化,我們用現代漢語四聲: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去讀古人寫的詩當然有出入了。

總結:凡是詩(自由體詩除外)都是要押韻,押韻是寫詩的最基本要求。


夏小柒


你想問的是杜甫的《登高》吧?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被後人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其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七言律詩首先要求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登高》完全符合。

其次七言律詩要求押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這首詩如今讀來我們感覺不是很押韻,是因為古今語音已經有了變化,詩中的“哀”、“回”、“來”、“臺”、“杯”,其實都屬平聲灰韻(查平水韻可知)。

七言律詩講究平仄。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登高》這首詩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要求的,只是因為古今音的變化問題。

最後七言律詩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即第二、第三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即第一、第四聯)可對可不對。《登高》頷聯和頸聯是工整的對仗句,首聯是句內用詞對仗,但整體又不對仗,這種句式工整中又富於變化,顯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運用手段。尾聯並不對仗,但“艱難”與“潦倒”相對,讓句式看起來非常工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