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作者:夏木 來源:育兒有心(ID:yueryouxin2020)

《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這樣的:

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的人生,你會選擇按下去嗎?

很多父母會選擇願意。

孩子在定製好的“劇本”中過完一生,這是每一個“編劇式”父母樂意看到的。

在“人生”的這場戲裡,孩子成長的道路並不唯一,看似一生順遂的“劇本”,到最後卻會讓孩子失去生命的體驗,逐漸活成一個“空心”的配角。


1

孩子的表現,折射父母的水準

《嘆息橋》中,胡啟源與媽媽的相處方式,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壓抑。

畢業典禮以後,胡啟源和同學們一起聚餐,沒有及時回家。

媽媽直接來到聚餐地點,當著眾人面,大聲斥責:“玩夠了沒有!”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回到家裡,他小心翼翼地放好自己的鞋子,坐在飯桌前。

媽媽又呵斥他:“快去洗手!”。

之後,他戰戰兢兢地坐下,媽媽再次對他發出一連串的指責。

媽媽問他,找工作了沒有。

在媽媽的眼裡,他是一個只知道談戀愛、貪玩的混小子。

他因為太過害怕沒有拿好筷子,媽媽直接去敲他的手,甚至不允許他吃飯時發出哭聲。

飯桌前的他,只能一邊啜泣,一邊嚥下米飯。

這一句句的責備下來,屏幕前的我也跟著不敢大聲呼吸,生怕招來莫名的責罵。

面試過程中,在面對與上司發生衝突時,他直接選擇了完全聽從上司的決定。

面試官再三叮囑他,不要失去自我,可他還是一遍遍地強調了自己的服從性格。

在胡啟源的生活裡,母親就是他人生的“編劇”,在母親為他撰寫的“劇本”裡,他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只能是服從“演戲”,以至於這成了他生活中一種慣性。

日復一日的“演戲”,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不再尋求獨立,不再為了自己的目標去追求,他成了一個扯線木偶,扯一下,動一下。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的表現,折射父母的水準

低水準的父母往往會給孩子密不透風的愛,不僅會摧毀孩子的獨立能力,更會讓孩子失去自主的權利,走向願景的反面。


2

早年撫養虧欠的孩子,容易喪失表達情緒的能力

《圓桌派》中有一期,嘉賓討論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父母愛說孩子不是親生的,是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竇文濤說了這樣一段話:

家長們之所以愛這麼逗孩子玩,其實是隱藏在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控制慾,即我讓你哭,你就得哭,我讓你害怕,你就得害怕,我讓你笑,你就得笑。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認為要隨時掌控制孩子的情緒,其實這只不過是自己對於操縱子女的快感和滿足。

有一天,一個媽媽牽著5歲的小女孩過馬路。女孩手中的芭比娃娃掉落在馬路中間,被過往的車輛扎壞了。

女孩大哭,想要撿回玩具。媽媽卻大聲呵斥她:“趕快走,不要了。再哭玩具也拿不回來了,在大街上別人都看著,丟死人了!”

孩子努力壓制自己的哭聲,一步三回頭地跟著媽媽離開了。

丟了心愛的玩具,誰都會傷心難過,媽媽卻認為傷心哭泣是不好的情緒,是丟人的行為。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得到一種心理暗示:媽媽的“劇本”中是不允許有壞情緒出現的,我只能把它深埋心中。

心理學家張德芬的媽媽也是有極強控制慾的人。

年幼的時候,媽媽總是把她當作動物一樣飼養,餓了餵食物,渴了給水喝。

媽媽認為作為孩子,是沒有情緒的,吃飽穿暖即可。

後來,張德芬長大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她都是鬱鬱寡歡。她需要一直尋找自己的快樂和肯定,不停地獲取別人的讚美和認同。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有一種人脾氣暴躁、容易激動,還有一種人平和大度。前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虧欠的,後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編劇式”父母,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害怕麻煩而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不能關注他們的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孩子壓制自己的內心,將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喪失表達情緒的能力,甚至陷入抑鬱。


3

“以愛之名”的打壓,會摧毀孩子的自信心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一個控制慾的母親是什麼感覺?

其中有一位網友分享了她的故事:

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高中老師。

小時候,媽媽會因為她考試沒考好,大發雷霆。

結婚以後,如果沒有按媽媽的手法燒菜,媽媽就會直接把飯菜倒掉,要求重做。

即使有了自己的孩子,她還是會經常夢見自己回到了學生時代,媽媽歇斯底里地對著她說,你這不對,那不好,趕緊改。如果改不好,就不要活下去了,浪費糧食。

她經常從夢裡哭著想來,不會的,我改,我要活下去。

很多孩子的父母總會認為,他們才是孩子“劇本”的唯一制定人。一旦孩子擅自“加戲”,他們就感覺自己的控制慾被削弱,安全感不足。

在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中,任家萱的妹妹(小任),已經30歲了,可還是逃不掉爸爸的“安排”。

小任說,自己的每一次戀愛,爸爸都會給予很多的意見,總是各種打壓。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被否定的次數多了,小任就認為自己的眼光有問題。

總是被打擊,得不到肯定,小任逐漸失去了自信,她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別糟糕的人。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編劇式”父母最經典的臺詞是,“我這都是為你好!”“你現在恨我沒關係,以後你肯定會感謝我。”

這種“以愛之名”的控制慾,不斷地打壓操縱孩子的一生,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劇本”,才讓孩子少走了不少彎路。

長此以往的控制,孩子的潛意識裡形成了一種觀念:“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沒有他們的規則和控制,我將一事無成。


4

心裡陽光比智力更重要

一位心理學家在北大做心理諮詢師時發現,在這所大學裡,竟然有很多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空心病”。

即使上的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名校,這些學生依然空虛、抑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不知道未來該去往哪裡。

這些優秀的學生,他們是萬千學子的典範,可是在他們身上卻看不到一絲的活力。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按照父母定製好的“劇本”,從小到大,成績優秀,考進名校,卻唯獨丟失了自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他們絕不會以愛的名義去操控孩子,也絕不會拿著寫好的“劇本”,安排孩子的一生。

漫漫長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讓孩子擁有堅強樂觀的心態和自由獨立的靈魂。

李玫瑾:孩子的所有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

孩子成長過程的心裡陽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快快樂樂的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在逼孩子,這種教育導致我們的孩子到後來會出現很多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告訴他世界的多樣性,並且培養他,而不是逼迫他,控制他,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人生和世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世界的能力,才是通往他完美人生的關鍵。

為人父母,我們並沒有決定孩子人生的權利,如果不是孩子自己的意願,任何一種“劇本”都是錯誤。

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的一生,終究要靠自己去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