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保甲法”,王安石變法之一

。北宋時期,封建制度已經給腐朽封建王朝帶來了一些可見的危難。為了挽回這種大廈將傾的狀況,一些有志之士選擇採用變法來拯救腐朽的封建王朝。所以在“富國強兵”的前提下,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法,來改變一些落後的封建制度。而“保甲法”正好是其中之一。因為戰爭需要,北宋王朝需要更多的開支來養護軍隊士兵。

所以為了減少巨大的軍費開支,當時的統治者採納了王安石的“保甲法”來維穩。雖然在初期這種“保甲法”體現出巨大的功效。但是最後卻逐漸演變成王朝統治的一個弊端。無論是統治君王還是當時下層的百姓,都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這種“保甲法”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一、王安石的保甲法

1、組織結構

保甲法雖然在初期能夠一定程度上短暫地幫助統治者,但是最後卻不能得到農民百姓的承認,甚至會出現一些錯漏,比如在保甲法上的組織結構上面。保甲就是鄉兵,宋朝為了實行“以丁聯兵”,“與募兵相參”,主要採取“上番”和“教閱”兩種措施。政府將五戶作為一保,二十五戶為一大保,二百五十戶為一都保的編制推行於各路鄉村。雖然保甲法在抽取保丁上只是延續了鄉兵制度的方式,但是在聯保的方式上卻有了創新點。

那就是一保和大保的組織性。而且在選擇保丁上,並沒有採用強制措施,讓所有男子都成為保丁的一員。反而在選擇保丁上面,保甲法更有它的靈活性所在,它有更加嚴格的選擇標準,必須是成年健壯男子才能被選為保丁,而且在一些疾病和年齡的原因下,保丁方面也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可以說在原有制度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了。

在防止官兵的不作為上面,“保甲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宋時期,深受軍費緊張的折磨。但是統治者為了保護自己的統治和國家安定,一些軍費開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在那時,很多軍費根本無法直接到達軍隊駐地,反而進了一些腐敗官員的口袋。所以在解決這種局面上,保甲法起了作用。王安石深知府兵制度可以遏制腐敗和庸官,在組織保兵上融合了唐朝府兵制度的一些因素。保丁為農民,他們被要求自備資裝,而且還要上交武器和口糧,為了更好的組織他們,保甲法建立了嚴謹的領導者控制網,把有能力有資產基礎的地主選為大保主,來管理下面的保丁。

雖然在裝備上,保丁跟一些真正的士兵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訓練項目上,他們與平常的士兵卻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有了和普通士兵一樣的軍事素質。雖然在控制百姓上面,保甲法將行政管理與百姓自治上得到完美結合,加強了行政和禮教上的教化功能。但在實質上,這種保甲法卻是對百姓的一種變相壓迫。為了

防止持有器械的百姓起義,保甲法提出了連坐的措施,一人有罪,全家受罰,哪怕是鄰居不知情,也會受到懲罰。果然對比於國家強制性的執行方式,還是之前的百姓自治比較有說服力。強權之下,百姓們才會有反對這種法令。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2、實施的範圍和推行過程

保甲法最開始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任何法令的開始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在初期的保甲法也只在一些府縣試驗。不過很快這種制度就開始全國範圍內推廣了。但是仔細追究,這種保甲制度在全國各地區實行起來,還是有很多差距。畢竟這種保甲法是先通過因地制宜的方式來實行的。因為統治者的重視,保甲遍佈到了全國,鄉兵數量也越來越多,而且因為因地制宜的方式,發展得異常迅速。

保甲制度在全國推行順利,在各個地區實行中,因為地理和經濟,以及社會因素的差異,很多制度法不能達到理想預期。雖然宋朝為了適合各地的經濟發展背景已經採用了不同的政策,來保證各地區的穩定。但是保甲法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有一個統一的法度標準。雖然這不是變法的重要一點,但是最後卻會慢慢發展成弊端

而且因為保甲數量過多,宋朝統治者只是過於擔心了百姓的造反,反而沒有在乎保甲法各地區上的差異。後期,統治者為了維護穩定的內部統治,直接選擇了裁員,將大部分的保甲裁掉。雖然這些保甲戰鬥能力強悍,但是統治者反而毫不在乎。也就導致了後期統治階級和百姓階層的根本矛盾。因為統治者只是過於維穩反而忽略了百姓的根本利益。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二、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原因

1、與皇帝的想法產生矛盾

北宋初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前提是得到了宋朝當時統治者宋神宗的支持。因為保甲法最初的目的是“富國強兵”,在大致上王安石的想法就與宋神宗不謀而合。雖然如此,但是後期皇上的專權行為始終與王安石變法內容相背而行,甚至到達宋神宗不惜用其他官員鉗制王安石的地步。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皇權與王安石的變法產生間隙呢?原因就在於宋神宗對於財富的過於追求。宋神宗對於保甲法的實行是抱有期待的,他期望利用王安石的變法來聚斂財富。正好與王安石的目的相反。

王安石祈求的是百姓富裕再達到國家強盛的目的。但是宋神宗卻僅僅為了國家的富裕而壓迫百姓。

也正是這樣,王安石和宋神宗才產生了隔閡。最後宋神宗還為了穩住朝廷中的王安石變法派,實現自己的利益,為王安石樹立了一大批的反對變法的敵人。在他們這些派系的互相爭鬥中,宋神宗只需要坐山觀虎鬥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收穫保甲法得來的財富。

就這樣,王安石的保甲法給平民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打壓了百姓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還給君主造成了壓力。雖然王安石變法給君主中央帶來財富,但是王安石變法的不可控制性讓宋神宗煩惱,最後宋神宗和王安石越離越遠。沒了君主的支持和幫助,王安石變法在朝堂上漸漸地寸步難行。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2、百姓苦於保甲法

保甲法實行的本意是為了防止農民起義,加強管理,順便減少國家軍費開支,為國家培養一群具有一定防禦能力甚至便利國家的軍事力量,但是在後期施行上,保甲法卻遇到了很多難題,最後連農民都唾棄這種法令了。原因就在於國家的過度施行。保甲法加強了君主專制,給皇權一定的保障,還訓練了一批軍事力量,但是忽略了百姓的感受

在保甲法實行中,百姓們被強制性的管理,不僅軍事器材需要百姓自己購買,就連農民百姓自身的農業也被影響。很多農民自身並不富裕,只憑借農業生產獲得生活來源,而保甲法卻增加了農民負擔,讓並不富裕的農民家庭更加拮据。

強權的管制下,必定會有反抗,而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階層為了自身生活就拿起自己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後期保甲法實行過程中,出現多次保甲鄉兵造反的原因。也是因為

保甲法不能聚集農民百姓們的民心,這些保甲們在後期才不會認真訓練,所以在宋朝遇到真正的軍事危機時,保甲鄉兵也不能排上真正用場

這些保甲在組織上也沒能真正的做到一致,還會危害社會治安。每十人為一小保,其中還要分組買弓箭等兵器,又要想辦法購置錢糧。因為當時的鄉村人們住處沒有在一起,所以當時的府縣要求每家每戶都要購置這些器材。但是這些器材又會花費原本貧窮家庭的錢財。因此保甲每家不僅惶恐受罰更擔心自家的命運。這種加重農民負擔並且危害社會秩序的保甲法,最終也沒能得到農民百姓們的認同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總結:

自始至終,王安石的變法都是為了最根本的百姓人民利益,只是被後期當權者的其他用意以及守舊派攻擊而產生了嚴重的後果。北宋初期的局面其實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形式,內部社會初建並不穩定,而且外族入侵也給北宋軍事方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才會出現王安石變法。在那個時期,王安石的變法確實適合國情的發展,只不過結果不如人意。

君王有憂慮,農民不喜歡,王安石的保甲法:爺爺不疼,姥姥不愛

保甲法讓皇室和官員損失了大量利益和特權,給百姓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最後才會被廢黜。可見任何法度的施行都需要人們的支持,也不能只用於理論,還要注重實踐。所以保甲法也只能成為王安石理想中的法度。後人更應該從前人的措施中汲取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