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紀委監委:聚焦“小群”辦“大事”

“紀委的微信群真管用,村裡2500多米的高標準農田灌溉水渠建設,因為偷工減料被人拍照發到群裡,結果工程指揮部馬上就要求返工整改了。”4月17日,在株洲市淥口區古嶽峰鎮翟家橋村“幸福株洲”監督與服務微信群裡,幾個村民聊起“監督微信+紀委威懾”的作用,紛紛點贊。

株洲市淥口區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指揮部對群眾微信反映的“豆腐渣”工程地段進行整改

群眾反映問題,紀委督促解決。去年10月,株洲市紀委利用微信群創新監督方式,以“一村(社區)一群、一戶一人”的原則,建立“幸福株洲”監督與服務微信群,市、縣、鄉三級紀委分別成立“微信群工作辦公室”,註冊專門微信賬號,按照屬地原則加入各自行政區域內的村級監督微信群,與人民群眾同在一個群裡,收集民生訴求,開展作風監督,督促黨委政府、職能部門主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各類民生問題。

“指尖上的監督”拉近了幹部與群眾間的距離,完善了監督手段,提高了監督效率,轉變了幹部作風,解決了民生訴求,獲得人民群眾的廣泛“點贊”。

微信群裡收到“跨省”舉報

“收包煙被村民用微信‘跨省’舉報,這煙真‘燙嘴’啊,這件事情讓我得到了教訓,我一定從嚴要求自己。”今年1月,茶陵縣虎踞鎮銀湖村村主任尹國良在該鎮紀委書面檢討時滿臉羞愧地說。

讓尹國良敬畏的微信監督,正是株洲市紀委監委的“幸福株洲”監督與服務微信群,微信群將紀委信訪從機關辦公室延伸到群眾“指尖上”,打通基層信訪的“最後一米”,這才有了此次“跨省”舉報。

湖南株洲紀委監委:聚焦“小群”辦“大事”

茶陵縣虎踞鎮紀委根據村民微信反映的幹部作風問題在村裡走訪調查

去年12月13日,虎踞鎮紀委書記周強在對全鎮“幸福株洲”村級微信群裡群眾反映問題進行日常“巡邏”時,發現了銀湖村微信群的舉報。

“本來我還不清楚家鄉的幹部有多黑,直到前些天才知道,連我家拆除老房子面積的時候,某某人還要求買菸才肯測量。”村民在群裡這樣留言說。

周強告訴記者,舉報人是銀湖村場下組村民,舉報時他正在廣東打工,很早之前他與父親打電話,從父親口中聽說當年4月老家拆房測量時,村幹部和測量工人向他父親索要了香菸的事。

“因為舉報人一直在外地務工,沒法當面向紀委舉報,他又不清楚電話和寫信舉報途徑,所以這件事壓在心裡很久了,正好遇到村裡建微信群,他得知紀委也在群裡,便用微信群進行了‘跨省’舉報。”周強說。

瞭解情況後,鎮紀委將該微信舉報按照正常信訪程序進行登記流轉,然後根據具體線索找相關當事人談話取證。

經調查核實,原來在去年4月,銀湖村村主任尹國良、村支部副書記尹冬容與縣自然資源局委託的測量公司三名工作人員到該村場下組尹某、尹某秋兩家測量舊房屋和土地時,一名工作人員暗示此處無商店買菸,尹某和尹某秋就出錢買了一條“和氣生財”牌香菸,發給村幹部一人一包,三名測量工作人員各兩包。

事後,鎮紀委對兩名村幹部責令寫出書面檢討並全鎮通報批評,退賠了當事人540元煙錢,並建議相關單位加強對第三方評估測量公司的監管。

“紀委抓作風抓得嚴,對我們老百姓是好事。”

“有了這個微信群,遇到幹部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隨時可以向紀委舉報,都不用出門了。”

……

“跨省”舉報的處理結果反饋到村微信群后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稱讚。

據瞭解,自去年11月份株洲市紀委全面推開微信監督以來,全市通過村級微信群共收集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和黨員幹部作風與腐敗問題線索800餘條,立案120多件,一批作風問題、腐敗現象得到糾治,有力的促轉了幹部作風,守護了群眾利益。

“微信監督上線半年多來,基層信訪總量大幅下降。”株洲市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說,隨著一大批群眾的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微信監督得到及時解決,有效防止了民生問題“有病不醫”、基層信訪“久病成疾”。一些疑難、重大信訪問題被發現在早、解決在小,讓群眾反映問題的“足不出戶”,轉化為信訪問題的“訪不出村”。

一條微信留言撬動400萬的整改

“真沒想到,一條微信就解決了全村的工程建設遺留問題,現在我們村裡的稻田、菜地和油茶林地都恢復了原貌,春耕生產也順利進行了。”4月18日,株洲市經開區龍頭鋪街道興隆山社區居民楊天必看到自己的菜地可以種菜了,對區黨工委連聲感謝。

湖南株洲紀委監委:聚焦“小群”辦“大事”

株洲市經開區將數據網絡架設工程中佔毀村民的水田、菜地恢復原貌

用微信監督推動黨委政府落實主體責任,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這是株洲市紀委監督微信群發揮實效的一個實例。

“政府搞建設我們不反對,但搞完了總要把土地恢復原樣吧,現在田裡、菜地到處是電線杆和坑,只要一下雨,大點的坑都成水塘了。”去年11月,在經開區“幸福株洲”監督與服務多個微信群裡,一些村民集中反映了這個問題。

“問題剛發到微信群裡,市紀委微信群工作辦公室就通過智能管理系統‘捕捉’到了群眾的這些微信留言。”市紀委微信群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戀介紹,管理系統按照屬地原則、職責劃分、層級管理的設置,將問題提取後自動生成問題清單,並通過系統流轉至經開區紀工委,由區紀工委督促區職能部門辦理,最後將辦理結果在系統內反饋給市紀委微群辦,通過對群眾訴求收集分類、分流處理、跟蹤辦理、結果反饋,壓實了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主體責任。

正是因為這一套從問題發現到結果反饋的智能監督流程,結合紀委緊抓黨風政風、幹部作風的監督職能,讓人民群眾的身邊“小事”成了黨委政府擺在桌面的“大事”。

經開區黨工委在收到區紀工委提交的問題後,馬上在全區範圍內對這類問題進行摸底。

原來,2018年10月,市經開區籌建數據中心,要架設7公里的數據網絡和架網的鋼管塔,因為鋼管塔重達數十噸,需大型起重機安裝,同時澆築塔基要鋪臨時水泥便道,街道辦便與沿線6個社區村民協調,採用了借地補償的形式,在網絡沿線村民的菜地、農田、經濟林中架網鋪路,並承諾在建設完工後恢復原貌。

但建設完成後,施工方很快就撤走了,留下了施工沿線共7公里的電線杆、坑樁和臨時水泥硬化路面,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耕種生產生活。

“群眾反映的這個問題是區黨工委、管委會的主體責任,解決不好不僅會讓問題‘滾雪球’,造成群信群訪,而且結果要反饋到市紀委微信群管理系統,處理不好會要‘挨板子’。” 市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周小毛說。

為了儘快恢復土地原貌,幫助農民恢復春耕生產,市經開區召開常務會議,明確了責任領導和牽頭單位,籌集了400餘萬資金對全區數據網建設遺留問題進行整改。今年4月,整改全面完成,看到自己反映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水田菜地都恢復了原貌,便有了群眾向政府表示感謝的一幕。

微信監督讓主體責任從“辦公室”走到了田間地頭。

目前,株洲現已建立監督微信群3032個,入群人數達101萬餘人,通過微信群發揮監督作用,督促市本級、縣市區、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履行主體責任,共為群眾解答政策法規事項6萬餘次,解決農林水利、市政交通、環保和扶貧等各類民生問題7800多個,得到全市人民的廣泛好評。

讓“打太極”“踢皮球”無處遁形

“如果不是紀委的微信群,我們反映了這麼多年的爛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修好了。”今年1月,在株洲市荷塘區野鴨衝社區監督服務微信群裡,幾個社區居民談起“爛路”就感慨連連。

湖南株洲紀委監委:聚焦“小群”辦“大事”

株洲市荷塘區城管局對群眾反映多年的“爛路”進行柏油路面硬化

微信群裡大家所說“多年的爛路”位於荷塘區月塘街道野鴨衝社區,緊鄰市第五中學和區實驗小學,在數個生活小區旁“穿巷而過”,是附近數千居民和學生上學出行的必經之路。但因最初鋪路時水泥鋪得薄,加上汽車碾壓、雨水沖刷,年久失修的路變得破爛不堪。

“一到下雨就走得腳上全是泥巴。”

“路面坑窪不平,晚上連個路燈都沒有,經常有老人和小孩在這裡摔倒摔傷。”

對於這條100多米的路,附近居民是怨聲載道,數年來不停向社區和職能部門反映,但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其實社區一直為了修這條路而苦惱。”野鴨衝一位社區幹部說,早些年社區反覆向區城建部門反映修路的事,但得到答覆總是“等”;前兩年再去說這個事,城建部門讓社區自己籌錢修,但社區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去年商量這個事時,他們說修是能修,但要按照小街小巷提質改造計劃排隊,要等到2020年底去了。

說起反映修路時遇到的“打太極”“踢皮球”經歷,社區幹部和居民就連連搖頭,直到去年年底,修路的事情才有了著落。

去年11月,荷塘區紀委將“幸福株洲”監督與服務微信群工作推進到全區各個社區,野鴨衝社區的居民得知市、區、街道三級紀委都在微信群裡,於是加入群后就紛紛反映了這困擾多年的“行路難”問題。

“區紀委收到群眾反映的修路問題後立足監督,督促職能部門解決問題。”荷塘區委紀委負責人介紹,區紀委通過詳細瞭解得知,在區機構改革後,市政工程維護職能已劃轉到城管部門,但城建部門並未告知社區,也未將修路的問題轉交給城管部門,而是用生冷硬推的方式簡答回覆處理,造成了社區反覆奔走且一直沒有結果。

最終,在紀委的督促下,荷塘區城管局扛起修路職責,馬上進行現場勘查和修路規劃,僅用一天時間就將路全部修好,並且裝上了路燈,解決了附近數千群眾的這塊“心病”。

從多年尋求未果到一天之內解決,一條微信監督倒逼了黨員幹部轉作風、促作為,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自從有了紀委的監督與服務微信群,我總感覺自己頭上安裝著一個‘攝像頭’,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履職盡責、嚴於律己。”微信群運行半年後,現在許多黨員幹部都表達了這樣的感慨。

“以督促轉,化風成俗,微信群監督要成為督促全市黨員幹部積極作為常亮不熄的‘探照燈’。” 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鄧為民表示,市紀委將充分發揮微信群“指尖監督”易操作、即時性、零距離、可視化的特點,收集群眾問題,解決民生訴求,並通過紀律監督與群眾監督的有效結合、高效互動,使指尖監督的“微信”轉變成群眾眼裡“威信”,把幹部持續轉變的作風轉化成為民服務的作為。


內容來源:清風炎陵

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