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文|藏地&女公子99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男女交往最忌諱什麼?

一個高贊回答寫道:沒有分寸。即使是夫妻,相濡以沫多年,該有的分寸,一樣都不能少。

深以為然。

感情交往沒有後悔藥,唏噓也好,感慨也罷,都不能改變過往的事實。而維持長久的感情很簡單,只需要三個字:分寸感。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擁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允許別人嬉戲玩耍,但不可肆意破壞。

拿捏分寸是一門技術活,多一分則添亂,少一分則疏遠。

所謂分寸不單單只是一種距離,還是一種如沐春風的交往方式。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留下一點體面,才是最好的關心

前幾年爆火的文化節目《朗讀者》走進大街小巷,主持人董卿圈粉無數。

她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如蘭的氣質;更懂得分寸,不揭開嘉賓心中的疤痕。

記得有一期,節目組邀請演員徐靜蕾朗讀一篇文章《奶奶的星星》。讀了幾句話後,原本溫文爾雅的徐靜蕾,幾度哽咽。

原來小時候徐靜蕾一直跟疼愛她的奶奶長大,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奶奶的不幸去世,給徐靜蕾沉重一擊。

她說:“我就覺得我的童年就在她去世那天就結束了。”

董卿看到她哽咽,沒有說多餘的話,而是等待徐靜蕾恢復情緒。她沒有為了綜藝效果,進一步追問奶奶的事情,而是給徐靜蕾保留一番體面,婉轉地進入下一個環節。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懂得分寸感的成年人總是默默不經意地保持對方體面,不進入隱私空間,舒適得體;而過分干預,亂了分寸的“體面”,只是干預者的一廂情願。

最近閨蜜小張心情一直不好,老是朝我吐槽她的室友。原來自從上了大學之後,小張還一直用一款破舊的手機。

她心想,自己不打王者,平時只用微信,偶爾刷個劇,這個手機還能夠應付,能省一點是一點。

但她的室友卻不這樣想,經常戲謔地勸小張換一部新手機,緊跟時尚潮流,別落伍了。

其實,小張有錢買一部最新款的手機,但因為家裡出了點狀況,父親生了大病需要吃藥。

家裡本來就不寬裕,小張先把手機的事暫且擱置一邊,把兼職的錢寄到家裡,等手頭寬鬆了再做打算。

艾青說:“朋友間的理解和體諒,使友誼之事常青。”

永遠不要隨便地評價一個人,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不知道他們的酸楚。

不瞭解情況的評價總是穿著正義的外衣呼嘯而來,看似用心良苦,實則畫蛇添足,吃力不討好。

即使很瞭解對方,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也要留有餘地,把握分寸不做聲張。

畢竟理解是一種longzi也能聽見,盲人也能看見的語言。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留下一些理解,才是最好的體諒

你的朋友圈裡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熱衷於各種網絡投票,經常參加“最美寶寶”“最佳員工”之類的活動。

朋友圈本來是一個分享生活的平臺,但經常被某個人在朋友圈轉發求投票刷屏。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這還算比較善良的。有的人還會私發微信要求投票,如果不投,他說你不夠意思;

如果投了,他還會發一大堆要求:每天可以投3票,動動你發財的小手指,連續投7天就可以啦。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誰願意每天做任務似的投票呢?

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願意。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簡直是人際交往的金科玉律,可惜掌握的人並不多。

若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多點理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王叔是爸爸的哥們,無話不談。有了難處向對方尋求幫助,彼此絕不推脫,儘自己的一份力幫助對方度過難關。

王叔的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女方要求在市中心買一套房。這是兒子的終身大事,王叔不敢馬虎,但是手頭上的錢不多,離首付還差10萬塊,只好找我爸借點錢。

當時,我家裡剛換一輛新車,加上爸爸的生意需要資金週轉,手頭上有點緊張,拿不出那麼多錢。

爸爸說:“老王,我實在沒有那麼多錢,因為我這邊也需要用錢,週轉不開。若是你不嫌棄,我手頭上還有1萬多塊,你先拿著用,利息啥的不需要,你有錢再還。”

王叔叔臉上沒有表現出不悅,反而有點難為情。他知道爸爸的難處,借到1萬多塊已經很知足了,不想給爸爸多添一些麻煩。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何為俠氣?爽朗不做作,肝膽相照。

何為素心?體諒人難處,赤子心腸。

理解是一塊盾牌,將你同周圍的麻煩和苦惱隔離,不讓它們變成累贅。學會理解別人,是人際交往的秘密武器。

短期交往看臉蛋,長期交往看脾氣,一生交往看人品。

活在理解中的人,方能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留下一句良言,才是最好的共情

語言是一把塗滿蜂蜜的刀刃,你給了別人,他就有兩個選擇,捅你或者保護你。

古諺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個有教養的人不說尖酸刻薄話,而是考慮別人的感受。

好朋友敏敏內心非常牴觸每年的高中同學聚會。剛開始她還象徵性地參加,後來索性不參與。

敏敏向我解釋道:在聚會上,有些同學經常拿她的高中糗事開玩笑。比如,上課睡覺時打呼嚕,作業寫不完被叫家長。

敏敏心裡不舒服,告訴他們不要再說了,否則就要生氣了。她再三表明自己的感受,可是那些人還是不予理睬。

甚至他們還覺得敏敏經不起調侃,開幾句玩笑都不可以,心眼小。

不是敏敏經不起調侃,而是有些玩笑並不是那麼好笑。

何炅說:“誇獎的話你可以脫口而出,詆譭的話你要三思而後行。”

誇獎的話錦上添花,刻薄的話沒人當做忠言逆耳。如果在毒舌的路上越走越遠,必將是苦海無邊。

狄更斯說:“永遠不要弄破四樣東西,信任、關係、諾言和心,因為當它們破了,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響,卻異常痛苦的。”

它們就像一層窗戶紙,經不起肆無忌憚地消磨,一捅就破,悄無聲息。

過後的修補就像創可貼,雖然掩飾住了傷口,但是依然心痛。

分寸感,是親密關係的捷徑,也是人際關係的行動指南。

刻薄不賺錢,分寸不虧本。

沒有分寸感的人生,就彷彿睜著雙眼卻什麼也看不見。而分寸感強的人,早已經在這個世界悄然賺翻。

生活是一門沒有橡皮檫的藝術,隨便塗抹,終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該讓步的時候讓步,該理解的時候理解,就是生活最好的塗料。

用樸素的心來體諒別人,用分寸感的處世方法來遊刃人生。

對生命而言,不論是進退維谷寄人籬下,還是春風得意揚眉吐氣,分寸感都是最好的溫柔。

願我們餘生常懷分寸,與溫柔相伴。

人與人的關係,是熟而不逾矩

作者簡介:藏地/女公子99 ,親子寫作營第五期學員,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一名混跡於醫學江湖的文女子,愛寫文,樂分享,希望通過文字結識更優秀的你,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