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战时期德国和苏联全力对打,世界各国都不干涉谁会赢?

用户52225783678


最坏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谁也搞不死谁,总之德国的战略纵深没有老毛子大,战略资源也是靠抢靠骗,德国人没有可能打死苏联,德国人能做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平手,德国不去先收拾了欧洲大陆,更没有资本和老毛子打消耗,收拾了欧洲大陆又把人得罪光了,因此希特勒也失算了,就应该先荡平欧洲,吃定英国后在看看世界什么情况,到那时他最坏的结果也是德国的拿破仑。


金陈陈



二战可以算得上中国人最了解的欧洲历史,没有之一。在所有关于二战的争论中,苏联与德国谁更强,无疑是个中焦点。许多军事爱好者在网上展开长达十多年的辩论,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共识。因为,他们的争论很大程度来源于架空——支持德军的人认为若是没有“冬将军”与盟国的物资援助,苏联可能再1942年就宣布投降了;支持苏军的人认为,43年开始,德军的战绩简直惨不忍睹,最后更是被苏军消灭了主力,连柏林都被拿下,胜负早已分晓。

诚然历史上苏军已经获得了全面胜利,但不可否认双方的战损比差距十分惊人,尤其是坦克的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4.5。俄罗斯解密的档案也表明,苏军在42年后,得到大批盟军物资的支援。这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库尔斯克会战等重要战役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盟军的几次千机轰炸摧毁了德军的航空工业与能源产业,直接导致苏联空军在东线占尽优势。而空对地的支援,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苏联坦克性能的劣势,否则战损比恐怕会更加夸张。若是去除这些外来的支援力量,单靠苏军自己的实力,能否战胜纳粹便成了世界军事专家与军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IS-2不如同级别的虎王坦克,却胜在便宜】


德军的素养与技术优势

东线战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部分,便是苏德那夸张的战损比——哪怕加上大量非战斗减员,德军依旧能做到1:2的人员伤亡以及1:4.5的坦克交换比。这一切来源于德国深厚的工业基础与优质的工程师团队。

德国制造第一次广为人知是在1876 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不过和今天印象截然相反,德国制造在世界舞台初次亮相得到的评价是「廉价劣质」(Cheap and Nasty)。19世纪的德国人完全与“严谨”“刻板”搭不上边。德国人用来塑造民族文化的也不是“严谨”,而是席勒、歌德的戏剧和诗歌,与深沉的宗教情感和激越的浪漫主义。理性、科学之类“严谨”必需的理念,还被视为法国大革命文化的舶来品。

【德军的技术优势在当时并不算长】


1884 年,痛定思痛的德国贸易部从教育部手中接管了成人学校的管理权,开始发展职业培训。此后的二十年中,德国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增长了 20 倍,培训学校的数量从 664 家增长到 2162 家,学员从 58400 人增长到 352000 人。

1897 年,德国重新建立了现代性的手工业行会,将学徒制度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环节,鼓励作坊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较之传统行会,新的制度具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合法的学徒合同以及职业资格考核制度,现代德国工人培养模式初现雏形。1907 年德国贸易部推动了一项法案,要在每个超过一万人的城市建立强制性的技校。这项政策使得德国制造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战前夕,德国出口贸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排名第二的出超之国。

【德国制造的潜艇一度让皇家海军吃尽苦头,彻底破除旧有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协约国彻底破除旧有的刻板印象,随之而来的是将大量的德国企业专利充作战争赔款。此举给予德国制造极大打击。当德国企业家在 1920 年代重新进入国际市场时,美国已借助“福特主义”站稳了脚跟。由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的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产量、成本全面优于德国产品。


迫不得已下,德国企业再次转型,开始利用技术工人的人力优势满足市场的精细化需求——这是后来德国制造的真正起源。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1927 年,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全面的职业培养体系,学徒制度被拓展到所有行业。1926 年在德国成立的“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是目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前身,在第二年就有了 21 个成员国。各种全国性标准已被推广到各行各业,用来提高商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平心而论,虎式坦克乃标准油老虎,故障也多】


这些举措使得德国的制造业得以压过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当然它无法和自己的后世子孙相提并论,哪怕是用当时的标准看,德国制造的军工产品也有诸多瑕疵。但是,面对苏联时,德国的军工产品则有着巨大的性能优势。虽然豹式坦克被人吐槽故障多,传动轮只能连续行驶150公里。但苏军每击毁一辆豹式坦克都需要付出1.5—2辆T-34,若是坦克大会战,就会达到1:4以上的战损比。


苏联的性价比与德国的经济


当然苏联的军工产品并非毫无优点,前文已经提到苏联的最大优势——制造成本低廉。据俄罗斯国防部财政保障局局长叶夫根尼•普罗宁斯基披露:“1941年T-34坦克的价格是269000卢布,1942年价格是193000卢布,1945年的价格为135000卢布。伊尔-4飞机在1941年的价格是80万卢布,1945年是38万卢布。什帕金冲锋枪在1941年的价格为500卢布,1942年是400卢布,到战争结束时的价格为148卢布。”

【苏联先于德国进行总动员,获得巨大的优势】


苏联拥有世界第一的领土,地下埋藏的矿物资源远非欧洲大陆能比。德军的豹式坦克以及虎式坦克登场前,曾计划仿制苏联的T-34,却发现缺乏必要的合金材料,导致其价格虚高。另一方面,彼时苏联拥有1.9亿人口,且在1942年前便以完成动员。反观德国,虽攻占了欧洲大陆,却无法动员核心力量——因为纳粹上台的理由恰恰就是让德国人享受高福利政策。等到1944年春,盟军的轰炸机将德国的主要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后,纳粹才姗姗发布总动员令,可这时才开始动员已经太迟了。苏军武器的性价比优势已经十分稳固,纵然德国是总体战的鼻祖,也无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将这项优势抹平。


但是,德国人并不缺乏钱财。事实上,一直到战争结束为止,纳粹政府都没有像国民征收过一分钱的直接战争税。理由很简单——德国人没收了大量犹太人以及战败国的资产。


早在1937年前,一些敏锐地嗅到风向不对的犹太人,便开始“用脚投票”,试图离开德国。纳粹对他们也没有客气,每个试图离开德国的犹太人,都需要缴纳一笔“移民税”,并且将他们留在德国的不动产无条件地上交国家。次年开始,没来得及跑路的犹太人,在政府要求下申报了自己的财产数额,据信这些犹太人的财产合计高达70多亿马克。如此巨额的财产自然不能一口吞下,纳粹针对这些财产的原主人下了不少功夫


【带着徽章才能出门的犹太人】


由于一个法籍犹太人在巴黎对德国驻法大使行刺,纳粹党徒借机发起排犹活动,大肆抢夺犹太人的商店。这起事件,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水晶之夜”。11月12日,作为水晶之夜的延续,戈林向仍在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勒索10亿马克“罚款”,作为这次行刺事件的“赎罪金”。

到战争正式爆发,犹太人这种“国家公敌”索性被扔去了集中营。不少犹太人不但没了财产,还丢了性命。很多人看着浓烟滚滚的焚化室,不停地暗示自己“我还健康,还能干活,对他们还有用”才能勉强活下去。

【犹太商店的标语,大致意思为“日耳曼人不买犹太货”】


在波兰,德国人每年都要收走大量的“防务捐赠”,还美其名曰:“总督辖区为换得军事保护而对帝国防务的捐献”。随着苏德战事的吃紧,波兰需要缴纳的“防务捐赠”也在递增,用于“保护波兰不受俄国人侵犯”。(虽然确实有不少波兰人恨俄国超过德国)1941年,苏德战争刚开始时,波兰人只需交1.5亿兹罗提;1942年,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利,波兰人需要缴纳13亿兹罗提;1943年,苏德战事彻底转向,德国开始处于不利态势,波兰需要缴纳的兹罗提也达到30亿之多。

【唯一值得让波兰人安慰的事情——他们的血汗钱杀死了足够多的俄国人】


这些“防务捐赠”并没有用于波兰驻军。实际上,驻扎在波兰的德军,总人数不过8万,但波兰人给出的金钱足以供养5倍以上的人数。毫无疑问,这些钱不是向西输送给德国本国,就是向东输送给苏德战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能够那么晚才进行全国动员,因为本国资源必须作为压轴出场。


同样紧挨着第三帝国的丹麦也饱受德国人剥削。1944年上半年,丹麦占领军的军费开支高达8600万帝国马克。与波兰占领区相同,丹麦人也需要供养德国人,以及为苏德战场“勒紧裤带”。除此之外,丹麦还被德国人视为粮仓。仅仅在1942年,丹麦便向占领区总司令部输送“22000头牛,17500头猪,2870吨黄油,接近500吨果酱,800000只鸡蛋,3000吨水果和蔬菜”。


所以,苏联的性价比优势并没有伤害到德国,因为德国根本不在意价格的差距。真正造成德国后期无法生产足够武器的根源,乃是盟军对德国工业的轰炸,导致其产能不足。若是去除外部影响,让苏联和41年后已经占据大半欧洲的德意志第三帝国PK,那么苏联唯一的依仗便是充裕的人力以及广袤的战略空间。


苏联真正的优势——空间

许多人将德军的大量非战斗损失归咎于苏联的“冬将军”,并指责希特勒没有提供足够的后勤物资,这其实并不公正。

早在拿下波兰时,德国就扶持波兰总督府,大兴土木建造各种机场、铁路、公路。根据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1940年夏季开始,德国将在波兰原有的铁路基础上进行补修。截止次年春天,德国工程师们宣布成功地将六条主干道的通行能力提升,达到每昼夜600余次,已经能负担起大兵团后勤。同年,德国开始新修四条公路,并与1940年年底完成。次年夏天,德国成功地将本国公路与东普鲁士、波兰、奥地利的原有公路连接。



除了陆地运输外,德国还大肆修建机场。短短一年时间,德国在本国修筑了250个新机场和160个降落场,被攻占的波兰机场也被修复、重建。截止1941年5月,波兰总督府修复、新建了100个机场与50个降落场。与此同时,纳粹还在罗马尼亚、挪威、保加利亚等占领区兴建大量军港,可谓做足了准备。

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工作并没有白做,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在开战第一个月得到更好地执行。短短几周时间,德军占领了拉脱维亚、乌克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白俄罗斯。不到半年后,苏联原有550万常备军,损失了299万,多达205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被击毁,17900架飞机被击落。纳粹的胜利已经触手可及,甚至给打算不给苏维埃求和的机会,连主动投降都准备拒绝。这段岁月堪称德军最巅峰的时刻。

【德军在后期的乏力,有诸多的外因】

然而,在节节胜利的荣光背后,一场浩劫正在笼罩第三帝国。诚然,斯大林为了个人目的有意识地清除列宁的痕迹,大批红军军官被枪决,包括赫赫有名的“红色拿破仑”。苏军经过“慈父”的“疼爱”之后,战斗力大幅度下滑,连芬兰这个弹丸小国都打得十分费劲。可再堕落的苏军也是一直现代化军队,又是本土作战。他们的奋力反击给德军带去不少的麻烦。1941年8月,作为“闪击”先锋的德军坦克师折损了一半左右的士兵与坦克,大批战车的引擎遭到严重磨损,性能大幅度降低。但是,希特勒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新坦克以补充损失的部分。

【德军的补给开始跟不上了】


更糟糕的是粮食和弹药的补给,随着战线的延长,很多部队开始过上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甚至有部队10天没有得到面包的补充,士兵们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弹药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西线战局趋于稳定,德军最高统帅部又低估了苏军的抵抗意志,下令降低弹药的生产。40-41年,德国的弹药生产量从86.5万吨,降低到54万吨。结果,等到巴巴罗萨计划施行时,德军发现他们已经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建立起可维持一年的弹药库了。

原本这些问题可以被德国解决。毕竟德军已经占领了大批农业区域,从波兰、乌克兰等占领区输送物资给前线军队,并非难事。德国最高统帅部发现弹药补给不足的问题后,完全可以让后方加紧生产,以供应前线部队。可此时一个新问题暴露出来——苏联的道路状况太差了。简而言之,让后方加紧生产粮食、装备没有问题,但生产出来的物资无法输送到前线。

【德国不缺粮食弹药,但是无法送到前线】


德国并非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根据最高统帅部指令,德军计划“闪击”苏联,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其工业区,以及铁路主干道和苏式的火车。但是,苏军在撤退前会想尽办法破坏铁道,甚至冒着德军炮火在铁路上设置障碍物,这导致德军很难有效利用苏联的火车。而苏式的火车轨距为1.524米的宽轨,比德式1.435米的标准轨要宽阔,德国本土的火车头也无法有效利用。德国原计划为每天开出24列火车,以保证前线的作战。结果,一整个月只有12天能做到既定指标,而且火车携带的货物无法满载。


公路方面的情况更加糟糕,苏联人的基础设施状况十分差劲。除了几条有效的主干道外,其余道路都是泥土路,每逢雨雪都会让机械化部队陷入泥潭,大大迟滞了物流速度。只有坦克和履带式补给车能够在这种路况下自如前进,可是德军并没有像后期美军那样彻底完成机械化,履带式补给车很少,根本无法承担起近200个师的补给工作。


【德军战线越是推进,其压力越大】


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载具的损失也开始增加。1941年7月19日,德军统计手上的汽车数量,发现汽车运输连有一半已经失去运输能力。摩托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整个摩托部队的编制缺了三分之一,而且处于损失大于补充的环境中。


这种前提下,我们可以断定就算希特勒拿下莫斯科,结局也会十分悲惨——100多年前,拿破仑已经拿下莫斯科,但依旧损失了主力的50万人。苏联已经将主要的工业撤至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等地。莫斯科更多的是政治象征,沦陷固然会打击苏军士气,却不至于致命。若是德军将战线进一步推进,后勤的补给只会更加困难,除非小胡子真有“雅利安神力”改变气候与环境,否则也难逃败亡结局。


结语

综上所述,若是让苏联在没有外部支援的环境下主动出击,那么德军便可以利用自己的素养、经济、技术优势将“露头的北极熊”成建制歼灭;若是德军继续推进,甚至拿下莫斯科,那么糟糕的后勤配合冬将军会让希特勒万劫不复。只不过没有盟军的物资支援和空军支援,这个时间会推迟几年,不太可能再发生于1945年。


三桂历史


前言:二战前期,德国闪击苏联,打的苏联节节败退,先后丢掉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几百人军队,可是在后期德国面临这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从而让他实现反攻,最后德国战败,那么假如在二战中德国没有两面作战,仅仅和苏联单挑,最后谁能够赢得胜利?

如果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我认为德国会赢。下面就来分析下我的观点。德国比起苏联,各方面都不占优势,人口上德国还不到苏联的一半,领土上更是少的可怜,50来万对2200多万,资源上除了煤一项能和苏联抗衡,其他都不如苏联多,尤其是燃油,几乎没有,而苏联有外高加索的大油田,这样的情况下,似乎高下立判,胜负已见,但是战争如果比这些数据就能赢,那当年满人也不用南下了,明朝的数据就能吓死他了。以下几点保证了德国的胜利:

第一:德军的闪击战让苏联的优势荡然无存。不错,苏联人口和领土是比德国多很多,但他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欧洲部分,其他广大的领土上只有野生土豆和北极熊,实际上,苏联能拿来和德国对抗的资源也都在德国闪击的范围内,事实上,只要拿下苏联的欧洲部分,苏联就已经输了。

第二:工业技术的相对领先。对于德国的装备,尤其是坦克和配合坦克作战的飞机,苏联一直没有好的方法应对,直到43年44年以后,他的坦克和飞机数量绝对高于德国后,他才能开始反击。

库尔斯克会战中,他只能被动的等待德军发动攻击,而不能主动反击,多数就是因为他无法获得绝对制空权的原因。如果没有英美的支持,西西里的登陆,苏联要想取得战役的胜利并非那么容易。

第三:石油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德国最大的短板,实际上德国如果本土不遭到英美轰炸,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德国将煤液化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只要保住这些炼化厂,对苏作战就有制空权和坦克集群上的优势,苏联就是将德国拖入消耗战,他本身也很难取胜,因为战争初期他损失的国土和人口太多,这间接增长了德国的实力。

第四:冬季作战的问题。莫斯科战役,是由德军主动退却造成的,苏联的防御的确顽强,但是并没有想象的强,这其实是德国的失误,德国人即想要乌克兰的粮食又想要苏联的首都,结果战争被拖入冬季,但这一失误很快就会得到修正,斯大林的自信来自于零下四十度的天气,而并不像苏联宣传的那样有多多顽强。

第五:斯大林格勒的问题。即便有了英美的帮助,比如英美飞机从埃及起飞去轰炸罗马尼亚的炼油厂,德军依然突破了顿河防线,抵达斯大林格勒外围,如果没有英美捣乱,这个速度还会更快,

而且失去美国的支持,苏联的武器生产和粮食都会是严重的问题,我都担心他们是否能组织起伏尔加河反击的队伍,要知道那不仅仅是一百万人,还需要大量的坦克火炮,尤其是飞机的制空权。

总结:实际上,如果德国专心一意的对付苏联,他是很有可能取胜的,没有英美的帮忙,将不会有43年以后的事情,战略轰炸帮了苏联很大的忙,还有各种登陆,德国在和全世界打,他就没有胜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