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封殺別人的,也要承擔丟市場的惡果,還市場以規則和契約精神

昨天的一個新聞,一閃而過,很多人可能並未真正關注起來,但是,個人以為這是我國對於自由貿易,出臺的一個重要綱領性文件。

據報道,擬稱為:“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主要內容針對規範:違反市場規則、契約精神的行為,包括惡意封鎖中國企業的各種市場單位。

敢於封殺別人的,也要承擔丟市場的惡果,還市場以規則和契約精神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倡導招商引資,但是對於招商引資缺乏反壟斷方面的監管

我們都親眼見證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國外零售巨頭瘋狂在國內各大城市氾濫起來,迅速鯨吞掉身邊的小超市和便利店市場,不是一個體量,經營、管理、財務成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導致零售價和市場影響力無法競爭。

沃爾瑪的故鄉在美國,可是它卻無法拿下紐約和各大都市的中心地帶經營;香港是一個成熟、貿易比重巨大的國際都市,可是在當地這些大型連鎖卻不敢肆意打壓中小商超,也不敢欺負供貨商。

很奇怪是麼?其實這個問題很多經濟學家都有分析,營商的前提條件不對等、缺乏反壟斷方面的監管。

以沃爾瑪為例:2019年財年營收5144億美元,在國內10萬員工,商場400餘家,這麼大影響力之下,資金、供應鏈控制能力、政策環境等方面,豈是我們身邊的那些小超市可以與之競爭的?

再以另一個巨頭為例,家樂福屢屢爆出拖欠供貨商貨款,新聞還爆出名目繁多的通道費、扣點、宣傳費等醜聞。何以這種外資公司敢於在“國外”為所欲為?

對於那些敢於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的外資控股公司要嚴管

這兩天還有一則令人氣憤的新聞,讓我們深深認識到很多外資控股公司真的不拿中國企業當回事,在他們心裡也拋卻了他們自己標榜的“契約精神”。

美國快遞業巨頭聯邦快遞公司把華為重要快件“錯投”回美國!

為什麼它敢如此肆意妄為?聽聞華為自己已經向有關監管部門進行了投訴,但是,個人卻不認為這件事就應該這樣不了了之。

聯邦快遞賠付個運費,然後給你來個口頭道歉就能順利過關,那以後對於海外的中國企業還有沒有點商業機密了?而這種行為是否屬於商業間諜的行事範圍,我們是否應該傳喚FedEx的中國負責人到案,詢問清楚!

發揮市場為例,擊破某些居心不良國家的封鎖策略

美國舉全國之力攻擊、抹黑和封殺華為,甚至鼓動其他國家的相關企業充當打手。

Alphabet Inc、英特爾公司、高通公司、希林克斯公司、博通公司、Lumentum Holdings In、Qorvo Inc、Analog Devices Inc、INPHI公司、ARM、松下、Neophotonics Corp、Synopsys Inc、美光科技、微軟公司、iqe plc等雖然是相關各領域的巨頭,確實對於華為有所威脅,但是相信這些公司都在中國市場直接或間接地佔有較大市場份額,對吧?中國的單體企業對抗美國不易,但是如果換成讓這些企業去對抗整個“中國市場”呢,他們也要害怕吧?

單打獨鬥,國內的企業一盤散沙,一面華為備受欺凌,另一面各手機廠商爭相宣傳自己是“高通芯片”的首發,唉,無語是吧!

除了監管之外,我們也要保護自己的資源和市場

很多朋友盛讚我們還有“稀土”的王牌可以制約西方壟斷,因為我們的這個資源被西方國家“便宜”的吃慣了,突然發現不能佔便宜,令這些“霸權”措手不及,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資源,而是,能“白菜價”買到,何必費力地自行開採提煉,損害環境,勞民傷財。

可是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為什麼這次能殺西方一個回馬槍呢?

恐怕原因有點悲哀,之前我們缺乏對自己資源的有組織保護。

敢於封殺別人的,也要承擔丟市場的惡果,還市場以規則和契約精神

一直以來我們強調了獨立自主,突破西方對於中國的高技術封鎖,確實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是今天,美國脅迫華為的事件,也啟發了我們對整件事進行的系統思考。

美國可以集合整條產業鏈的資源來有針對性地封鎖某家企業。那麼,我們也有著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對供應鏈上的某些企業精準反制,在不影響經濟大環境情況下,殺雞儆猴。

今天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洋人利用“船堅炮利”就能威脅到退縮的時代了!

某些霸權利用國家之力干預市場的行為,提醒我們要團結應對

還記得當年,中國高鐵在墨西哥競標210公里高鐵訂單奪標,但工程開始施工前,墨方突然毀約的新聞嗎?

針對這樣的流氓國家,企業是渺小的,但是,今天的中國企業背後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後盾,出臺必要的國家外貿政策,必將令我們的外貿企業信心大增。

敢於封殺別人的,也要承擔丟市場的惡果,還市場以規則和契約精神

那個膽敢將中國機密“錯運回”美國的XX公司,就應該讓它“膽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