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1944年6月,艾森豪威尔率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军没能阻挡盟军这次进攻,从而历史迎来了另外一页。原本在东线已经丧失统治力的德军遭遇西线危机,德国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当时间来到1945年,德国败局已定,德国想要扭转战局在世界各国眼中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当苏军百万大军到达柏林城外,大家都坚信,这场战争要结束了。

但此时身在柏林总理府的希特勒却疯狂高喊道:我们还有v2—火箭弹,我们还没有输!

德国当时把扭转战局的希望寄托在了v2—火箭弹上,这个v2-火箭弹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希特勒如此疯狂的认为可以扭转战局?


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这枚v2-火箭弹是德国的秘密武器,它是一种短程火箭,时速可达到5760千米,而飞行航程可达几千米。

在那个还是螺旋桨称霸的时代,这样技术无疑是世界顶尖的存在,并且没有之一。

说到v2-火箭弹,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也就是它的发明者冯·布劳恩,在上世纪30年代,冯·布劳恩就开始研制火箭技术,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但是由于v2-火箭弹的威力并不能完全实现大杀伤性,所以对于扭转战局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可是当二战结束之后,冯·布劳恩所创造的技术成为了世界打开太空的钥匙,为此在二战结束后,美方专门派遣人员去寻找冯·布劳恩,最终将冯·布劳恩带到了美国。

和美国拥有同样嗅觉的还有苏联,可惜苏联却晚了一步,只拿到了一些设备,错失了冯·布劳恩这位天才。

很快太空竞赛打响了,苏美在二战后正式迎来了交锋。前面我们说了,德军在二战期间的火箭技术是领先于世界的,这是因为有冯·布劳恩这位天才在。


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而如今这位天才在美国,那么美国理所当然先跨越了一大步。但可惜,由于冯·布劳恩曾经为纳粹的一份子,所以美方虽然把冯·布劳恩带到了美国,却只是打发他到迪士尼为孩子们讲述火箭制造的故事。

而苏联虽然错失了冯·布劳恩这位天才,但却找来了另外一位天才,这个人就是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院,这座学院当时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中国的清华大学。

同样的,这位天才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火箭技术,但由于某些原因,科罗廖夫被迫入狱在西伯利亚监狱服役。

错失了冯·布劳恩,苏联于是接回了科罗廖夫,虽然很长时间没有做研究,但对于火箭技术,是刻在科罗廖夫骨子里的。

从而在他的掌舵下,苏联在苏美太空竞赛中开始了一系列神操作。


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1947年在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研制出了第一代火箭导弹R-1,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弹头和火箭分离的导弹。

1953年火箭导弹更新到R-5,射程达到了1200千米,可以覆盖整个西欧。而到了R-7的时候,苏联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射程长达8000千米,在这个时期,美国研制出来的第二代火箭木星-C射程才1000千米,所以到此苏联在导弹技术上已经明显领先于美国。

当然,这还只是科罗廖夫展现天赋的第一步,此后真正的神操作来了。

在1957年,在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率先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卫星史泼尼克一号送上了天空,这标志着人类利用航天器探索太空的新时代来临了。

1959年1月2日,月球1号探测器顺利升空,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摆脱地心引力的飞行器。

1959年9月12日,月球2号又成了第一个到达月球面的人造物体。

1959年10月4日,月球-3号飞到月球背面,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

而在1961年4月12日,科罗廖夫更是使出一记大招——将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上太空。


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在看着苏联看着科罗廖夫的一系列操作之下,美方的航空团队却屡次遭遇失败,看着苏联的背影越来越远,美方团队倍感压力,为此不得不请冯·布劳恩出山。

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一样是个天才,可是此时美国已经落后太多了,虽然有冯·布劳恩这位大神在,但面对苏联这座大山,不管如何努力,依旧只能看到苏联的车尾。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了科罗廖夫英年早逝。

由于科罗廖夫太过强大,从而苏联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科罗廖夫身上,科罗廖夫在团队中几乎从头负责到尾,长时间的劳累让其旧疾复发,这是十年牢狱之灾给科罗廖夫留下的伤病。

在59岁这一年,科罗廖夫去世。

科罗廖夫的去世让整个苏联的航空团队陷入了停滞,当时的苏联也不缺乏航空人才,但由于之前几乎都是科罗廖夫掌舵,包揽了所有事宜,从而科罗廖夫突然去世,相当于将整个团队的核心给拿走了,没有人能够在技术和经验上代替科罗廖夫。


太空竞赛美国被苏联压制,美国为了获胜,不惜启用前纳粹天才


并且,当时苏联的航空团队里也有山头,这些山头之间彼此不服,但都服科罗廖夫,从而当科罗廖夫去世后,这些山头开始闹腾,暗斗。

这样的情况被美国彻底抓住了,由于科罗廖夫在苏联是处于机密人物,美方团队并不知道科罗廖夫这个人的存在,但他们知道一件事,苏联的研究突然就陷入了停滞,就仿佛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山,他们翻不过去也绕不过去。

在科罗廖夫去世后,在美方阵营的冯·布劳恩开始彻底发光发热,展现他天才般的操作。

1967年,冯·布劳恩就设计出了史上最强的推进器——土星5号:由5台F1引擎驱动, 第一级推力就达750万磅 。

1969年土星5号送阿波罗11号上天,完成了登月计划,自此完美制霸太空竞赛。

面对美国的赶超,失去了科罗廖夫的苏联团队开始着急,这种着急最终也造成了N1火箭以及苏联登月计划的失败,最终在太空竞赛中完美开局、大半程压制美国无法呼吸的苏联输掉了这场竞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