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奮鬥者|援滇後援鄂,她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編者按】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上海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從來不缺少擁有實幹精神的奮鬥者。他們是這座城市裡平凡的工作者,卻兢兢業業書寫歷史。

4月6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時代·奮鬥者”系列稿件,向家國追夢人致敬。

新時代奮鬥者|援滇後援鄂,她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戴倩生活照。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在武漢抗疫一線,出生於1993年的護士戴倩,用她的實際行動,證明了90後一代已不再是“來不及斷奶的媽寶一代”。

戴倩的胸膛裡有著一份家國情懷。她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一名護士,在重症監護室工作過3年。2020年2月18日,她剛從雲南援滇回來,便主動請纓成為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名“逆行者”,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

從號角吹響,到踏上征程,只用了24個小時。剪短頭髮,收拾行囊,吃完父親親手為她做的一桌好菜後,她就告別了家人。

“不參加這次疫情,我會後悔的,何況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一句簡單的道別後,她就踏上了征程。

面對死亡

新時代奮鬥者|援滇後援鄂,她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戴倩入駐的是雷神山醫院ICU病房。

正式收治患者的第一天,她印象最為深刻。

完全密閉的環境與平時工作截然不同,充斥塑膠味的防護服、壓痛鼻樑的口罩、霧氣朦朧的護目鏡,讓身材嬌小的她走三步,就需要緩口氣,面對生命垂危的患者,她在稍作休息後,便開始進行臨床護理。

瞭解病情、監測數據、護理導管、安置體位、按照醫囑合理補液……她力求每一步都嚴謹細緻。體力不濟是她面臨的最大困難,幾乎每天她都要在醫院裡堅守7-8個小時。每次離開隔離病房脫下衣服,她都會發現自己的後背已全部溼透。

新時代奮鬥者|援滇後援鄂,她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戴倩為重症患者開展護理。

面對病人死亡,她也曾害怕過。

“我記得我護理的第一個病人,是位阿婆。那天交接班時,阿婆的生命體徵還比較穩定,正在高濃度吸氧。可就在我們交接的10來分鐘的時間裡,監護儀突然發出急促報警聲,阿婆的氧飽和度極速下降,出現了呼吸窘迫。我立刻放平她的床頭,拿起床邊的呼吸球囊緊扣口鼻。三分鐘,床位醫生進艙搶救;十分鐘,插管小分隊進來了,立刻插管、調呼吸機參數、用藥……我們用盡了全力,可最終阿婆還是走了。”她回憶說,她為阿婆做了遺體護理。一度有些害怕,她不敢去看阿婆的臉,也在心裡問自己:能不能拉住死神的腳步?

當時,她暗暗下定決心:努力與死神賽跑,竭盡全力去挽救每個人的生命。

醫學不僅僅是治病救人,更要傾注人文關懷,這也是戴倩在前線的收穫。她從患者身上獲得感動,更從這些感動中,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價值所在。

“護士不僅僅只做護理,需要承擔的工作很多,病人身邊沒有家人陪伴,我們就像他們的家人一樣,照顧他們的生活方方面面,也要照顧到他們的情緒和心理。”戴倩記得,有一位患者在ICU住了40多天,幾經生死考驗,“我們送給病人一個貓抱枕,時常給病人加油鼓勁,這個貓抱枕也給了病人一種信念,讓他挺過了這一關。”

火線入黨

儘管對護理重症患者有一定經驗,戴倩覺得自己遠遠不夠。

在休息空隙,她會翻看關於疫情治療護理方面的知識,向同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抗擊疫情的醫生請教經驗。在醫院組織治療小分隊時,她主動報名參加ECMO護理小組。

從危重患者護理、鎮靜鎮痛治療、血液動力學監測、呼吸輔助支持治療等,再到儀器的使用、藥物的合理安排、臥位護理等,戴倩在病房裡和其他年輕護士一同交流學習,希望大家儘快掌握重症患者的護理。

在雷神山醫院一同工作的90後醫療隊員陳國立記得,戴倩總是最後一個走出隔離病房,“覺得大家都累了,讓大家先走出去,自己晚一點沒關係,那種無私的精神瞬間打動了我。”

“以前是大家保護我們90後,現在輪到我們90後來保護世界,90後已經開始逐漸成長起來,成為共和國的脊樑。”陳國立表示,在今後的生活中,他也會繼續向戴倩學習,將這種90後的精神風貌,展現給身邊的同事、學弟學妹們,將這種無私奉獻、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的精神繼續傳承和發展下去。

00後護士黃冉冉來自仁濟醫院的心內科監護室,也被戴倩所感動。她說,遺憾自己沒能加入此次援鄂隊伍,但從戴倩身上學到了“堅持”兩個字。在前線,戴倩會經常和她通過微信,分享抗疫過程中的點滴。進入隔離病房的時候,戴倩每次都是鬥志昂揚,下了班跟她報完平安之後,就沒有聲音了,後來她才知道,戴倩是昏睡在了班車上。

在戴倩眼裡,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在那裡,我越來越感覺到生命的充實,體會到了一種被人需要的自豪感。我想,我成長了。”她說。

3月8日,戴倩在雷神山醫院火線入黨,這是她第三次遞交入黨申請書,早在2019年6月她參加援滇工作前,她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新時代奮鬥者|援滇後援鄂,她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戴倩在援滇期間的工作照。

“這一次是我最鄭重的一次,我在那裡看到黨員同事們主動挑起重擔,承擔高風險操作,為隊員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戴倩說,“我們團隊最年長的感控專家傅小芳老師,59歲的她每天充滿鬥志與幹勁,為我們檢查入艙前的隔離服時一絲不苟,超聲醫學科專家杜晶老師,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每日進艙六七個小時,只為輔助醫生更準確地診療患者,他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