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本文由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杜会娟老师及高二年级(10)班学生李依桃、肖凤凰,及(11)班学生李佳晗、孙将朝、赵启涵、李甜甜、马琳琼、牛润青共同完成。

32个文化常识

01 台 谏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


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称之。


明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02 熙 春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熙春:明媚的春天。

晋·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03 榷 场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

04 捐 官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捐纳泛滥的结果,是官员腐败,贿赂公行,贪污成风。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买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但其薪俸只有60两银子,而且候补官期间是没有俸禄的,为尽快拿回“捐官”钱,当事官员多会选择收受贿赂,剥削民脂民膏,只管捞回本钱,却无心做事。吏治一坏,盗贼四起,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05 待字闺中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待字闺中: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06 珠联璧合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出自《汉书·律历志上》。

07 告 期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告期:又称请期,俗称选日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


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


【补充】旧时汉族传统婚礼仪式“六礼”,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通常与“三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合称“三书六礼”。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08 饕餮纹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


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2022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头顶就有这种花纹,是为了纪念在杭州出土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代表性文物玉琮。

09 不学尔曹向隅泣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不学尔曹向隅泣:出自范仲淹的《和葛闳寺丞接花歌》,这首诗和《琵琶行》有某些相似之处,都通过某人的身世自悲,引出诗人自己的感叹。


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白居易听完琵琶女的自述,引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而范仲淹虽然“我闻此语聊悒悒”,但却“不学尔曹向隅泣”,他并不以被贬为可悲可叹。


通过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萧洒桐庐郡,公余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我们也能看到,他确实做到了一种“宠辱偕忘”,或许这也正是他“忧乐天下”而不是“忧乐以己”的一种很好体现。也可以说,里面渗透的这种思想,和他的《岳阳楼记》是相通的。

10 蒸 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蒸民:众民、百姓。


【补充】古代表示普通百姓的词还有:黔首、黎民、黎氓、黎元、黎庶、黎蒸、黎苗、布衣、白丁、庶民、庶人、生民、生灵、烝民、苍生、氓。

11 拙 荆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拙荆:旧时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又作山荆、荆室或简称为荆。

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另说,东汉梁鸿妻孟光生活简朴,以荆枝为钗,因以拙荆谦称妻子。

12 缙 绅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13 君 贶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君贶kuàng:君王的赐予。

14 权 知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权知:即暂代之意。


宋初官员,以朝廷临时差派某地的名义治事,在官衔前常带“知”字。

“知”为主持之意。其暂时代者称权知,以后遂被沿用,如“权知枢密院事”、“权知贡举”、“权知某州事”等。又资历浅者出任品级高的职务时也加“权”字。


【补充】表示暂代含义的词还有:

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② 摄:暂代官职。如《新唐书·杜如晦传》: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③ 署:暂任、代理官职。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④ 守:代理官职。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

⑤ 行:代理官职。如《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15 善 旌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善旌:是指古代人主为求善言所立之旗。

16 谏 鼓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谏鼓:指我国古代供民众直言进谏之鼓。


相传尧帝在庭外设置一鼓,供民众击鼓进谏。此后古代统治者为听取臣民的谏议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地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称为“登闻鼓”。


宋代有登闻鼓院,简称鼓院。是统治者了解民情、体察民隐的一种方式,也是民众向统治者表达心意或申诉冤屈的一种渠道。


【补充】谏鼓谤木:谏鼓,相传尧曾在家门口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谏;谤木,相传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指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17 刍 荛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来引申为谦辞,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作草野鄙陋的人,如刍荛之言(浅陋的话)。

18 转 对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转对:是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通常每五天一对,因此又叫五日转对。


这一制度从唐和五代时就有了。宋代转对之制,始于太祖建隆三年,参加转对的人多,见闻自然比台谏要广,对国事众臣都有发言的机会,正如司马光所说:“不惟考时政之得失,亦以观群臣之能否也。”


转对作为一种舆论制度,是为了容纳多数人的意见,以免皇帝陷于专断。


宋沿其制,京师职事官自待从以下,五日轮一员上殿,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又称“次对”。

19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选自《周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意思是做好事没有成名,那是因为做得还不够多;做坏事没有毁灭自身,是因为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小人会因为小的善事没有什么好处而不去做,也会因为小的恶事做了也没有什么伤害而不离弃坏的习惯。


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个道理。

20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选自《论语 卫灵公篇》,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称道。

21 女 诫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女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东汉时的班昭撰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

22 飞白书

飞白书: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


这种书法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


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

23 孟 春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农历一年分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三个月为一季,即孟、仲、季。

24 訾 毁

訾毁:亦作“毁疵”。亦作“毁訿”。亦作“毁呰”。非议诋毁。

25 墨 敕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墨敕:指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出自于《宋书·王昙首传》。

26 鱼 符

鱼符: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谓之“鱼符”,亦名鱼契。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勑鱼符。”

27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可大声告诉世人并因此被误解而死,也不能沉默偷生,语出范仲淹《灵乌赋》。


范仲淹生性耿直,不仅不会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的过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都要理直气壮的提出批评。


好友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梅尧臣在《啄木》诗中劝他不要象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

《灵乌赋》中也是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劝范仲淹应学报喜之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也回写了一首同样题目的《灵乌赋》给梅尧臣,他在赋中斩钉截铁的写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他始终都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8 持 节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29 都 知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都知:宋代宦官官名。宋内侍省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为最高官职,入内内侍省则更有都都知在其上。都知以下,则两省均同。

30 入内内侍省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入内内侍省:宋宦官官署名。宋初,有内中高品班院,淳化五年(994)改入内内班院,又改入内黄门班院,又改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


景德三年(1006),立为入内内侍省。掌宫廷内部侍奉事务,与内侍省号称前后省,而更接近皇帝。

31 小黄门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


例如,范晔《后汉书·酷吏传》:帝令小黄门持之。

32 包 子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包子:皇帝赏赐给臣下的银钱封包。


《铁围山丛谈》卷四:“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賫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

台词拓展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作者丨本文由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杜会娟老师及高二年级(10)班学生李依桃、肖凤凰,及(11)班学生李佳晗、孙将朝、赵启涵、李甜甜、马琳琼、牛润青共同完成。转载请注明作者等信息。转载自诗词世界、微博@电视剧清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