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裡有著花眼針線的滄桑,此時情深話淺

今天是母親節,也是一個國外泊來的節日。

之所以受到歡迎和接受,是因為世界都有著對母親的感恩。

對母親的感恩是一種情感表達。在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中,有很多關於“孝順”的經典論述,最系統的莫過於《二十四孝》,那時歷史長河中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人“守孝三年”,就是要報答雙親對自己幼時無微不至的照顧。

感恩不僅給母親帶來欣慰,也是孩子在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不懂得孝順母親的人,往往是私心較重或品質低下的人。在哪條路上,都不會走遠。

母親節裡有著花眼針線的滄桑,此時情深話淺

我常講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我們山東的醫院裡常看到的情景,五十多歲的漢子揹著自己的母親在各科室巡診掛號,能夠揹著母親看病是一件很榮耀和幸福的事。

兒時,母親是天空是太陽更是遮擋風雨的羽翼。後來,世界越來越大,母親卻越來越小,就像輕盈的蝴蝶,在你懷中隨時就會飛去。

作家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一文中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過‘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 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人這一輩子,忙著忙著就老了,就消逝了。如果站在遠處,看著世事沉浮,或許真的如此。於是,這世界上就有了宗教,它接納了眾生的痛苦,化解著人生的憂傷。

世界上有很多珍貴的東西,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並沒有去珍惜,甚至常常忽視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突然失去了它,才驀然發現,原來它在我們的生命中,是那樣的重要和寶貴。

我始終認為,西方的母親節只是形式上貼合了需要,在精髓上與我們的傳統文化並不相符。

母親節裡有著花眼針線的滄桑,此時情深話淺

年輕的女性或許喜歡孩子送上的玫瑰,但那是孩子跟風學的。如果他開始與你一起擇韭菜、包餃子,那是孩子長大了。

對母愛的表達,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因為兒女的思維,常常和父母不在一個軌道。你所思考,並非他們所念;你所報答,不是他們所願。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燈光映射著那花眼針線的滄桑,此時哪裡有什麼感慨和叮嚀,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時光路上的我們,都只會留下了形單影隻的背影,有去無回。

由此註定,風雨一路,只會情深話淺。

村口回家路上那開心的笑容,就是最美的三春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