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與波動?

晨曦沫兮


今年的疫情中國的表現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人人羨慕中國,這是社會主義國家Pk資本主義國家,中國從此掘起更加強大,美國從此不敢欺負我們,中國讓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以後擁有中國國籍是驕傲的象徵。


我是60後彭姨


100年前,西班牙流感爆發,致使一戰提前結束,一場流感改變歷史進程。100年後,這場新冠疫情會重複歷史嗎?

1 全球經濟泡沫

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血洗全球金融市場,資產價格暴跌。全球央行的眼睛都在看著美聯儲,只等他一聲令下就開閘“放水”。從2008年到現在已經12年了,全球放水沒有造成明顯的通脹,卻催生了美國股市和中國樓市這兩個最大的泡沫。這一輪疫情的打擊下,全球會重啟放水模式嗎?繼續放水資產泡沫就有刺破的危險了。一旦刺破,後果不堪設想。

2 全球地緣政治

首先就是美國大選。

之前看覺得特朗普穩贏,不過這次疫情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連任最大的籌碼就是美國股市,疫情之後,美國暴跌,美聯儲在特朗普施壓之下降息,目前看來效果不明顯。如果美國疫情控制不理想,股市繼續暴跌,特朗普穩贏的局面怕是不那麼確定了。

如果2020大選失利,驢黨拜登上臺,那對全球影響就太大了,要知道特朗普是個可以“Make A Deal”的人,有利可圖什麼都可以談,但是驢黨近些年來越來越民粹,鬼知道他們上臺後會搞什麼,說不定對中國會更加強硬,這就不太好了。

當然,疫情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讓世界兩大戰爭策源地都消停了:朝鮮和伊朗。

現在國際報道中基本聽不到朝鮮的聲音,那個動不動就發射點導彈就怕別人忘記他的朝鮮,最近銷聲匿跡,恨不得和全世界隔絕,嚴防死守新冠病毒,估計可以消停挺長時間了。

還有就是伊朗,據說新冠病毒對伊朗高層的打擊不下於一場常規戰爭,副總統、議會議員、衛生副部長、駐外大使、宗教領袖……紛紛中標,年初那場讓人提心吊膽的“黑天鵝”眼下看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動作了。

誰能想到中東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居然因為一個疫情得到緩解。

3 全球產業格局

經濟全球化之後,產業分工形成緊密的產業鏈,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就會出現問題。

在疫情初期,中國已經濟暫時停滯的代價換取疫情的控制,那個時候,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層的產業鏈正在尋求替代中國產業鏈的方案,想要和中國脫鉤。這估計就是國家為何要快速復工的根本原因。但是,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劇情出現了反轉。

中國疫情得到了控制,復工之後產力恢復很快,而全球其他國家因為無法快速組織起有效的防護,疫情控制還不樂觀。

如果中國能防止住外部疫情輸入,那麼可以預計中國將是整個產業鏈條中馬力開得最足的一條,甚至在比如韓國這樣第二鏈條產業受影響的情況下,不排除轉移到中國來生產,畢竟東南亞或者印度短期也沒有有中國這樣的實力。

就像現在,中國的口罩正在滿負荷生產,全球的口罩缺口恐怕都要中國來填滿。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疫情早點被控制。

4 對中國的影響

目前國內疫情控制得比較理想,為以值得擔憂的就是外部輸入性病例。

前面說了,中國央行面臨降息壓力。關於降息和刺激經濟,除了外部壓力也有內在需求:

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中小企業、就業……

最關鍵就在於刺激經濟和房地產之間的平衡

5 結語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到:世界是一個整體。

過去的這幾年,全球化日漸凋零,各國互為溝壑,民眾也越來越焦慮,民族、民粹主義在全球冒頭……

如果這次疫情結束後,全球化的意識能重新深入人心,那真是因禍得福了。希望世界和平。

危機之所以叫危機,是因為危中有機,大難中往往蘊藏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人必將更加團結,更有信心,頭腦更清醒!努力抓住機遇,克服困難,順勢而為!



優秀紀錄片分享會


針對疫情和疫情之後我國經濟的走勢,目前還很難評估將產生多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暫時還難以具體詳盡分析。但從中國經濟目前的規模和長遠發展趨勢來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短期有一定影響,但稱不上是大風浪,最多算是小波瀾。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會因疫情受到短暫的波動,但隨著疫情逐漸退潮,經濟將快速恢復平穩。

首先簡單對標當年“非典”前後的中國經濟

當年,17年前爆發“非典”時,中國還處於增量經濟階段,而今時非同往日,現在中國已進入存量經濟階段,相比於“非典”事件發生的時期,現如今的中國GDP世界第二,很多產業甚至產能過剩,在去槓桿,去庫存階段,因此,完全不用擔心貨物的供給。

而且,相對當年非典,各方面的防疫措施都做得更到位,且在更早期就發現了疫情,疫源,傳染源都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不過,這次大疫發生在春節之際,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措手不及,又正值春節前後,因為物流、物價等反常因素,難免部分百姓對經濟生出悲觀的情緒。而物流緩慢,並不代表中國真的貨物短缺;市面上物價出現上漲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則是物流緩慢所致。

其實,再強調一下,實際上,中國現在的問題恰恰是產能過剩,大多數行業正處於產能過剩、停產的階段。疫情當前,這些行業反倒可以去產能,緩解庫存壓力。

因此,物價上漲、市面上物品供給緩慢等現象都是暫時的,一旦疫情緩和,一切將恢復往常。

順便提一下,在這段時間裡,大家正好能好好地陪伴家人,享受與家人共處的時光,多讀書,平時喜愛什麼,如書法、唱歌、跳舞,正好有大把時間練習了,畢竟,這樣的機會也是不多的……

疫情對相關行業的影響分析

沒多大影響的行業有,農業、食品、養殖、銀行、證券等。

受疫情影響較小,甚至是利好的行業有:行業頭部企業、低槓桿企業,有政府背書、甚至扶持的行業,如大國企、事業單位等。

而明顯利好的行業有:醫藥生物、保險、電商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等。

但是,現金流不穩的中小企業、債務或貸款纏身的高槓杆企業、重資產企業(因租金、設備折舊、固定薪酬等因素),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就很不樂觀了。

我認為,對於中國經濟整體而言,這次只是被意外按動暫停鍵的事件而已,甚至好似電腦系統的重啟……

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2月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由於中國正在考慮潛在應對措施,以緩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衝擊,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可能放緩至5%,其中大部分影響將在第一季度顯現。不過,他們還預計,疫情過後中國GDP增速將強勁反彈。

疫情對我國(及世界)經濟走勢和行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雖然疫情尚未結束,目前還難以評估將對全世界造成了哪些影響,不過,從現在情況來看,已然有了一些明顯的影響。

僅從經濟而言,世界經濟早就是個地球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別是這次疫情爆發在中國——“世界工廠”,非但在過去幾十年裡成為歐美髮達國家最大的生產基地和物美廉價商品供應國。近年來,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也開始源源不斷地走向海外,包括通信設備、工程機械、海洋裝備、高鐵系統、無人機等一系列高端裝備正成為海外市場的新寵。特別明顯的是,中國更是全球供應鏈中關鍵的一環,這從近日蘋果手機產能陷入缺貨危機就可見端倪了。

我所在的多倫多,唐人街的餐飲業已經受到了重創。我住在多倫多downtown,和周圍華人親友相比,去中餐館頻率不高,可之前也至少每週一次,其他親友平均每週二三次。可這一次,除了和表弟一家除夕夜去了一次之後,就再也沒去了……

根據加拿大CBC(相當於國內的央視)的報道,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病情疫情不但影響旅遊業,餐飲行業同樣受到打擊,特別是以華人顧客為主的餐廳尤為嚴重。

加拿大華人小心謹慎,取消各種春節聚餐,很多中餐廳生意大幅減少30%-50%,還有些中餐館已經面臨倒閉邊緣。多倫多市中心一家受歡迎的中餐館老闆說,隨著疫情爆發的影響,一些餐館老闆正在考慮關門。

估計其他國家地區的唐人街的情況也類似吧。

不過,幸好,相信這次疫情將很快被控制住,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肯定地說出,天氣一暖,也就是說,預計4月份就能結束了!

因此,我認為,別將冠狀病毒對市場的影響太過渲染了。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認為:現在判斷冠狀病毒對於經濟的影響還為時尚早。 疫情帶來的溢出效應看起來仍可控。

另外,橋水基金創始人、《原則》的作者達利奧近日表示,“投資者對此次疫情的擔憂可能對資產定價產生了一些誇大的影響,所以我預計會出現更多的反彈。”“冠狀病毒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被誇大了,且其影響有可能是短暫的。

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會率先復甦

疫情過後,我認為最先起來的將是在疫情中受影響最大行業,如大文化行業,包括影視傳媒、旅遊、運動等。

為何大文化產業會最先起來呢?參照一下在上個世紀大蕭條中崛起的好萊塢(美國文化的代名詞)吧。

在大蕭條中,美國人雖然生活困難了,但還會將僅有的錢,投入三種主流娛樂方式:第一,看書,花1美元購買書籍,足夠看半個月;第二,看電影,30美分能在電影院裡享受一兩個小時;第三,避孕套生意做大了……美國圖書市場和電影市場都迎來了奇怪的繁榮景象。

在當下,雖然電影院沒生意了,而在線看收費視頻(電視劇、網劇等)、在線讀書、在線教育等市場反而起來了。疫情過後,人們將會回到電影院,同時,看收費視頻已成習慣。

還有一個行業,將很明顯的起來,就是之前差點倒下的生鮮電商。相關媒體在報道《全民搶菜,讓差點倒下的生鮮電商又站起來了》中提到,“今天你買到菜了嗎?”這段時間,這句話成功代替“你吃了嗎”成為新的聊天問候方式,番茄和綠葉菜也成了新的硬通貨。

現在,家裡的長輩也開始線上買生鮮,每天甚至定好鬧鐘在線蹲守搶菜,時間也越定越早。網上暗暗流傳著一張《北京搶菜指南》,標註好了各家生鮮電商APP的庫存更新時間,大家的搶菜鬧鐘也從早上5點提前到了凌晨12點。

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將自己的活動半徑縮小至家裡的臥室到廚房,有分析認為,短期內暴漲的線上買菜需求,或讓去年慘遭洗牌的生鮮電商行業迎來新機遇。

不過,對標一下17年前的非典疫情給電商平臺帶來生機一樣,很多獨角獸企業已經在這次的危機之中尋求轉型,生鮮電商行業也是如此。一些生鮮 電商平臺聯合餐飲商家另謀出路,餐飲零售化成為新趨勢。農產品直供社區、農產品產區走播的新業態,也是未來的機會點。

和大文化行業類似的行業還有教育培訓,遊戲電競、在線服務業、宅經濟、健身、互聯網線上行業(遠程辦公)、智慧城市等不依賴人直接接觸的行業。

總之,我覺得,當下重中之重的重中之重是將疫情壓下去,不然的話,就沒什麼經濟可言了。恰好現在中國經濟在去(過剩)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存量階段,哪怕大家再宅在家中(隔離雖是一種傳統的,但依然是最有效的措施)半個月、甚至更久,經濟也只是暫時的停頓而已。一旦疫情被控制住了,待疫情結束之後,中國經濟將會很快恢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