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需關注若干問題

2019年版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是對改革開放40年來高校人才培養的集中反思、共識達成和教學重塑。目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問題仍然突出:在高校基本功能上,教育教學弱於科學研究;在教育價值導向上,價值屬性弱於工具屬性;在核心素質培養上,創新創造弱於知識技能;在耦合科技革命上,傳統優勢弱於未來趨勢。謀劃人才培養方略,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必須確立科學客觀、定位明確的培養目標,構建能力導向、廣博專精的知識結構,形成邏輯清晰、結構得當的課程體系,突出創新創造、理實一體的實踐教學,嚴把質量保證、底線思維的畢業標準。

201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本科高校開始集中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新版培養方案於2019年秋學期實施。這次大規模修訂有3個決定性的推動力量:一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要求落實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是貫徹教育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迎來重新恢復教育教學基礎性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重大機遇期。三是全面執行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各專業類的內涵、學科基礎、人才培養方向。修訂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需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現有的人才培養如何評價,二是未來的人才培養應具有什麼樣的方略。

一、 關於高校人才培養現狀的基本判斷

改革開放40年,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專門化、精英化步入多樣化、普及化階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能力顯著提高。但是,人才培養在“應然”和“實然”兩個方面上問題仍然突出。

1. 在高校基本功能上,教育教學弱於科學研究。

提供本科教育是大學區別於其他社會機構的功能特點。然而,平衡科研與教學的權重,是現代大學面臨的共性難題。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我國高校基本功能由單一的“教育教學”向“科學研究”展拓,高等教育發展的整體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與此同時,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教育教學的基礎性地位持續下降。主要表現是,高校工作由人才培養“一箇中心”演化成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兩個中心”,人才培養淪為“幾何”中心,而學科建設上升為“質量”中心。教學好壞差別不大,科研好壞天上地下。在高教界甚至一些官方話語體系裡,現代高校的首要功能也由“教育教學”的概念變換為“人才培養”的概念。高校五大功能側重不同,但指向都是人才培養。將高校首位功能界定為“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對外交流”其他功能並列,不是強化而是削弱了人才培養工作,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教育教學質量。高校基本功能的擺位問題不解決,高校資源配置體系不改變,教育教學滯後於科學研究的狀況就不會改變。

2. 在教育價值導向上,價值屬性弱於工具屬性。

高等教育的價值觀正實現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向價值本位的艱難轉變。長期以來,我們有重視教育工具屬性而忽視教育價值屬性的傳統。無論是科學教育還是人文教育,強調的還是知識本位,忽視了能力、思維、情感和態度的培養。20世紀90年代起,高等教育首先由高等職業教育開始,實現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然而,雖然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已成為高校的共識,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之路仍然艱難而漫長。與此同時,高校和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價值觀教育的極端重要性。人格完善、自強自立、勞動光榮、遵紀守法比學科知識和技術技能更重要。人的現代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滯後,不僅對經濟發展不利,而且會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3. 在人才核心素質上,創新創造弱於知識技能。

高等教育的比較優勢是大規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它適應以富士康生產線為代表的“工業2.0”時代以及“模仿和改進”為特徵的經濟增長方式,對推動全球價值鏈上中低端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我們培養的本科生如果僅僅滿足“整齊劃一、協調配合”的要求,而不能參與工作設計、崗位確定、標準制定、團隊組織、流程管理、作業控制,是遠遠不夠的。

4. 在耦合科技革命上,傳統優勢弱於未來趨勢。

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挑戰大學存在價值。美國發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分析了未來30年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這些新興科技將改變人類行為、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帶來人類社會範式的徹底革命。現在,大量網絡課程公司正在湧現,一家課程公司可以完勝大學的一門課程,大家對此已經沒有疑問,那麼,1000家課程公司可否打敗大學?未來大學存在的價值在哪裡?

二是企業技能需求變化挑戰大學人才培養。2017年澳洲青年基金會(FYA)發佈《新基礎:大數據顯示年輕人就業新常態所需技能》指出,3年時間裡企業技能需求變化為:在其他技能方面,金融素養提高7%;在相互作用技能方面,溝通技巧提高12%,關係構建提高15%,團隊工作提高19%,表達技能提高25%;在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解決問題提高26%,創造能力提高65%,審辯思維提高158%;在數字技能方面,數字素養提高212%。對應屆畢業生或者從業資歷淺的年輕人而言,企業對其就業技能的要求呈上升趨勢,並且未來很可能將持續增長。這對高校提出了改革人才觀點、創新教育理念、重塑育人過程的新要求。

二、關於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認識

辦好一流本科教育,培養一流本科人才,必須從高校的使命與願景、育人目標、育人流程、教育策略、支持系統等5個方面重塑教學。人才培養方案既是本科教育的“憲法”,也是教學環節組織實施和評價的依據,還是重塑教學的前提。改革開放40年來,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主要採取了“打補丁”的方式,或者是在保持原有理念和課程框架前提下有針對性的修補,或者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增加一些新成分甚至新標籤,沒有觸及人才培養的根本性問題。

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需要從學校層面、專業層面、課程層面加以推進。學校層面的重點是:確定培養理念、培養定位、培養框架,核心是培養理念。專業層面的重點是:確定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平臺構建,核心是培養方案。課程層面的重點是:確定主講教師、教學模式、教材建設,核心是教學模式。

1. 確立科學客觀、定位明確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最初起點和終極歸旨。培養方案的要素構成是培養目標、質量標準、課程體系。培養方案制訂大致有3個步驟:①根據辦學目標定位、服務面向定位、辦學類型定位,確定培養目標,即人才培養的類型、規格和層次;②確定培養要求和質量標準;③確定專業內涵、知識結構和培養方式,形成課程體系。現實中不少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由學科知識結構、職業崗位需求確定,與培養要求、知識結構、培養方式、課程設置相脫節。

修訂培養方案,一是要科學客觀地確定培養目標。培養目標定位是否準確、科學、合理,直接關係到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和培養質量。要邀請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直接參與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計劃的制定過程。不同學校的專業,以及同一學校不同發展水平的專業,應找準自己的位置,確立差別化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是建立畢業能力、素質要求與課程教學要求之間的矩陣式對應關係。堅持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參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和補充標準的格式,明確每一個專業不少於12條畢業能力與素質要求。明確畢業能力、素質要求與課程的映射關係結構,表明各課程及其教學內容與畢業能力、素質要求的直接關聯,讓培養方案文本的直接受眾(教師和學生)理解“為什麼教”“為什麼學”。

2. 構建能力導向、廣博專精的知識結構。專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徵。只有形成完備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才能稱其為專門人才培養。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也越來越走向整合,未來最具競爭力的知識結構是“T”或者“π”形的多元化知識結構,即在廣博基礎上的專精。目前,傳統知識導向的課程觀占主導地位。本科生的知識結構主要依據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結構,存在嚴重的學科化傾向,與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脫節。這種課程觀造成教學績效取決於知識傳遞和掌握的數量,形成大學課堂即知識課堂的現象,教學成為教書,教書侷限於課程,課程侷限於課堂,課堂侷限於講授,講授侷限於教材。教師離開“講”就不知道如何“教”,學生離開“聽”就不知道如何“學”。

修訂培養方案,必須確立能力導向的課程觀。

一是把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係,在“生活準備”和“職業訓練”間尋求大學教育的平衡點。通識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全面人格養成,關注學生理性、道德、審美、精神、靈性、品質提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提出數學、邏輯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等七大基礎學科,這構成通識教育的基礎部分。進入21世紀,高校通識教育受到廣泛重視,但是,通識教育或素質教育的新瓶裝人文素質選修課老酒的現象比較普遍。通識課程體系的規劃與構建,要堅持“全人”教育理念,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納歐洲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美國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有益成分。要重視人文經典教育,特別是大學生對經典原著的研讀。建議將通識教育的學分比例掌握在總學分的40%左右。

二是把握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關係,在培養專才和培養通才之間尋求大學教育的平衡點。專業對口就業率和職業對口就業率較高的專業,可以適當提高其專業知識比例;反之,則提高其基礎知識比例。三是把握主修與輔修的關係。在培養“一專”和培養“多能”之間尋求大學教育的平衡點。重視學科交叉與複合,培養複合型人才。擴大輔修專業範圍,規定跨學科選修的學分。

3. 形成邏輯清晰、結構得當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結構模式主要由“實質構成”和“形式構成”組成,前者指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後者指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課內課程與課外課程,其比例關係構成課程體系的主要框架。傳統課程配置主要從“需要”出發,先確定專業課,然後沿邏輯線路依次確定專業基礎課、大類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存在重專業輕基礎、重必修輕選修、重課內輕課外的課程結構失衡現象。

修訂培養方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重組和凝練課程內容,優化課程要素之間的比例關係。

一是把握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係。加強橫向聯繫,跨學科、跨專業建立基礎課程平臺;加強縱向貫通,在不同層級課程間培育課程樹。

二是把握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係。加強對選修課程的梳理整合,形成課程模塊,防止知識零碎化。在保證學生具備完整知識結構的前提下,儘量增大選修課比例。特別要推進新興科技課程的研發和進入選修課程體系。不同層次的教育存在顯著差異,基礎教育屬於知識體系成熟的傳承教育,職業教育屬於知識體系嵌入產業的伴生教育,高等教育屬於知識體系不成熟的創新教育。我國高校課程成熟度、穩定性高,前瞻性、綜合性不夠。最新學術成就反饋到課程、反哺到教學的很少,不適應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的趨勢。建議將選修課的學分比例掌握在30%左右。

三是把握課內課與課外課的關係。壓縮課內學時,將大課和多學時課進行拆分,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經驗,將教學內容在時間、空間上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四是把握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關係。布盧姆(Bloom)指出,在品質、習慣、態度等方面,隱性課程能夠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其教學效果比顯性課程更持久。要加強教學和學術規範、誠信體系等規則建設,推動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互動互補。

4. 突出創新創造、理實一體的實踐教學。創新三要素為,知識是基礎,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教育經費短缺、實踐教學資源匱乏,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嚴重失調、相互脫節。實踐教學常常成為照貓畫虎,教學實驗課成了看實驗、講實驗,學生做實驗成了做習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嚴重缺失。

修訂培養方案,要實現理論實踐課程一體化。

一是樹立實踐教育的理念。實踐教育是一種教學理念,實踐教學指教學環節或過程。本科實踐教學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依附於理論教學,注重“學中做”;第二層次獨立於理論教學,強調“做中學”;第三層次與理論教學相融合,注重“做中思”。要壓縮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在做中思、在思中做;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實踐導向學習的課程或項目,讓學生做到“做中學”。

二是建立科學完整、相對獨立的實踐課程體系。加強實踐課程內容的相互聯繫,使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工程訓練和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創新創業活動諸環節融為一體。畢業設計、畢業論文選題來自社會實踐真實需求,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

三是大幅提高實踐教學學分比例。目前本科教育的突出問題是實踐教學薄弱,實踐教學的突出問題是學分比例偏低,理工類普遍不到20%,文科類普遍不到15%,建議分別提高到30%和20%以上。這是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重點。

5. 嚴把質量保證、底線思維的畢業標準。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大眾化進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面臨質量被普遍質疑和“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詬病。教育具備人才培養與篩選的雙重功能。目前美國一流大學的輟學率用“六年保留率”替代,一般在92%~94%之間,這意味著延長學業之後,仍然有8%左右的學生無法完成學業;而我國施行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本科高校4年制學生按期獲得學位率在90%以上,不少高校高達99%。

修訂培養方案,要提升本科教育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提高學生淘汰率。

一是合理確定學分和學時總量。本科教育的質量底線是學生要達到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專業訓練。與高等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高校的學分多、單位學分的課時多。修業期限4年的學士學位,國外和境外高校畢業應修學分在120~130個之間,每學分為13學時左右;我國高校畢業應修學分在150~180個之間,每學分為16~18學時。要適當減少學分,基本學制為4年的本科專業學分基準可以掌握在160個左右,其中包括中國特色課程40個學分(“兩課”、英語、體育、國防教育等)。文科類專業適當減少,理工類專業適當增加,醫學類專業自主確定;生源質量較高的專業可以適當減少,反之則增大。要適當減少學時,逐步實現核心課程或學位課程大學分要求,避免課程碎片化。目前文科類專業“水課”比重較大,減少學分和學時後,要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寫作要求。

二是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建立課程地圖,明確課程之間的邏輯和先修後繼關係。全面取消畢業前“清考”制度。高水平高校取消補考制,實行重修重考制。增加作業、綜述、討論、小測試等過程化考核權重,減少一次性考核權重;增加實踐教學考核權重,減少理論教學考核權重。三是建立學業預警制度。可以將預警線確定為累計20個不及格學分,在教務部門取消預警前,受到警告的學生只能重修不及格課程,不能修讀新課程。這樣可以保持學業壓力,改善學習風氣,調整學生按期畢業的預期。

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是新時代高校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三個關鍵問題最直接的應答。它絕不是教務部門或院系教學部門的事情,而是涉及大學功能定位和管理理念調整,涉及大學治理體制和資源配置方式調整,涉及大學管理體系及組織方式調整,涉及大學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創新,因此,必須堅持立德樹人,遵循社會主義辦學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明確高等教育質量主要由市場檢驗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集全校之智、舉全校之力而為之。唯有如此,方能實現人才培養方案重新修訂的戰略意圖。

作者:袁靖宇,江蘇省教育廳副巡視員。

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國高教研究微信公眾號。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19年第2期第6-9頁,標題有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