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编制项目成本预算

项目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预算编制工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所谓“自上而下”就是项目经理先将项目的总预算分配给下一级的工作单元,再由下一级细化到洗下一级。如此循环直到每个工作包都被分配了一定的预算。而“自下而上”则正好相反,先由一线人员估计出每个工作包所需要的预算分配,然后逐级向上汇总,最终得到项目的总预算。

两种预算制定方法各有利弊。“自上而下”的方法可能会产生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偏差,从而使得一线执行人员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完成计划。如果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大多数一线人员由于担心完不成计划,会“有意的”超额估计所需要的资源,这就导致“自下而上”的方法往往会产生超出期望的“总预算”。

大多数组织会混合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控制总预算不超支,另一方面也综合考虑来自一线人员的实际需求。无论怎样,制定预算的过程往往体现出参与各方进行利益博弈和均衡的过程。具体预算的内容,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项目的直接成本,例如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人力资料等。第二要考虑的是项目需要外购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支出;第三则是需要被摊销的间接成本;最后是项目为了应付意外和风险所需要准备风险准备仅和风险储备金。

一、编制项目成本预算的原则

(1)项目成本预算要以项目需求为基础。

(2)要与项目目标相联系,必须同时考虑项目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

(3)要切实可行。

(4)应当留有弹性。

二、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入与输出

1.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入

(1)项目范围说明书。可在项目章程或合同中正式规定项目资金开支的阶段性限制。这些资金的约束在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反映,由卖方组织和其他组织需要对年度资金进行授权所致。

(2)工作分解结构。项目成本预算工作分配估算成本的依据就是工作分解结构,根据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分解出的完成项目所必须的基本工作和活动,进行估算成本的“分解”,它确定了项目的所有组成部分和项目可支付成果泥之间的关系。

(3)活动成本估算。汇总一个工作包内每个活动成本估算,来获得每个工作包的成本估算。

(4)活动成本估算支持性细节。

(5)项目进度计划,包括项目活动计划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进度里程碑、工作包、计划包和控制账目,是按时间分配资金的依据。

(6)资源日历

确定在项目存续期间何时以及多长时间内,项目资源是能用的。

2.项目成本的输出

(1)成本基准计划。成本基准是按时间的分段预算,用做度量和监控项目整体成本执行(绩效)的基准。

(2)项目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无论是总体需求还是阶段性需求,都根据成本基准确定,可设定包含一定的容差,以应对提前完工或成本超支问题。

(3)成本管理计划。如果批准的变更请求是因为成本预算过程所致,并将影响成本管理,则应更新项目管理计划中的成本管理计划。

(4)请求的变更。成本预算过程可以产生影响成本管理计划或项目计划的其他组成部分变更请求,请求的变更通过整体变更控制进行处理和审查。

三、项目成本预算的工具与技术

1.成本汇总

对计划活动的成本估算,根据WBS汇总到工作包,然后工作包的成本估算汇总到WBS中更高一级(如控制账目),最终形成整个项目的预算。

2.准备金分析

通过准备金分析形成应急准备金,如管理储备金,该准备金用于应对还未计划但有可能需要的变更。

3.参数估算

参数估算技术是指在数学模型中使用项目特性(参数)来预测总体项目成本。

4.资金限制平衡

对项目实施组织运行而言,不希望资金的阶段性支出经常发生很大的起伏。因此,资金的花费在由用户或执行组织设定的项目资金支出的界限内进行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