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逃兵王冕

儒林外史:逃兵王冕

有句話說:一百個人眼裡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看儒林外史我也有略不同於正統評書家的看法。他們說王冕是雅儒,推崇他的做法,充滿溢美之詞,我卻覺著他是世間的逃兵,行為不可取。

王冕出生在元朝末年,家境貧寒,七歲時父親離開了人間,十歲時為了有口飯吃,輟學幫鄰居放牛。放牛閒暇練習畫荷花,沒想到畫的栩栩如生,如在湖裡長著的一樣。

後來便以賣畫為生,每日畫幾筆畫就不愁吃穿。

他的畫名遠揚,一位高官危老先生愛惜他的才能,想與他結交,他怕與當官的人有來往引來禍端,而選擇出走他鄉。

半年之後又回到家鄉,侍奉母親終老。

後來天下大亂,當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得知他是賢士前來拜訪,他向朱元璋提出仁義治天下。

後朱元璋得了天下,想徵聘他出來做官。聽到此聞,他竟連夜逃走,去了會稽山。

王冕拒絕做官的理由很簡單,古往今來為官之人多沒有幾人是好下場。前面提到的危素就在朱元璋當朝之後被髮配去守墓。

後來,王冕拒官的故事廣為傳頌,說他不在乎功名利祿,是一個活明白的人。

然而在我看來他的行為卻是懦弱的可笑,不與危素交往有情可原,畢竟元朝處於末期,大廈將傾岌岌可危,已經無可挽回。

然而明朝是一個新朝,而且太祖聖明,也認可仁義治天下的理念,能做官為百姓做些事情,又有什麼理由要拒絕呢?

王冕身懷治世之才,卻被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危機而嚇到,連夜逃往會稽山。後人說什麼他看透了功名利祿,其實他實際上是沒有心懷天下的胸懷,沒有為民請命的志向,更不想承受一點點的苦難。

他出身貧寒,雖然他依靠天生的才能不愁吃穿,但卻有很多人在亂世的流離失所,飢寒交迫,食不裹腹。

他見多了人世之苦,卻並不同情他們,覺著與自己無關,只在乎自己活得是否安穩,是否愜意。

這樣的人,這樣的逃兵值得讚頌嗎?

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夫子一生輾轉各國,就是希望有機會立於朝堂之上,自己的言論思想得以傳播天下,難道他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嗎?當然不是,他是為了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王冕卻在有機會立於朝堂之時,倉皇出逃,歸隱山林。

道家認為: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而王冕只是個沒有大志的小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