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翻车不断,谁来拯救气若游丝的“老字号”?

这几天“老字号”翻车大剧一部接一部。


“老字号”翻车不断,谁来拯救气若游丝的“老字号”?

先是老字号狗不理因“差评报警事件”上热搜。某网络大V探店“大众点评评分最低”的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并进行了评价和吐槽。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得知后,声称视频发布者侵犯了其名誉权并已报警。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的态度激起网友们的强烈不满,“贵”“难吃”“服务态度还差”成为网友对“狗不理”最多的评价。9月15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宣布解除与王府井店加盟方的合作,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门店关闭。


“老字号”翻车不断,谁来拯救气若游丝的“老字号”?

没过几天,一群微博大V在号称“宫廷风味菜”的厉家菜点了一桌3000元的饭菜,结果一群大V吃完后在微博上疯狂吐槽,被批“非常糟糕”:环境一般、菜品摆盘一般、价格太贵,菜品味道也就是大学食堂的水准。没想到这顿吐槽竟然还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有人表示曾在厉家菜请客丢面子,就餐双方极为尴尬,“气氛诡异的糟心饭”。

“老字号”翻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百年烤鸭全聚德业绩全线溃败;百年东阿阿胶上半年亏损八千万;百年同仁堂因为造假,信任一夜崩塌。据商务部统计,在现存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仅10%的企业蓬勃发展,40%的老字号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而近一半都是持续亏损状态。

天津人爱吃包子但不吃狗不理,北京人爱吃烤鸭但不推荐全聚德,上海人不推荐老半斋,扬州人不推荐富春茶社……本地人不吃当地“老字号”已成共识,“老字号”给人的印象只有“智商税”,成了专坑游客的糟心地方。

“老字号”们从受人追捧,到成为“没落的贵族”迅速没落,陨落之快令人唏嘘。放不下架子的“老字号”,全凭“情怀”在苦撑,现在除了“贵”已然不复当年神韵。

“贵”不是“老字号”的标签。“老字号”的“老”一方面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是一个地方的饮食、人文、习俗等独特文化传承,民众喜欢的是文化、是品质、是当地特色,而不是什么贵气。“老字号”来自民间,发展于民众,本就是服务民众的产物,脱离了人民也就“高贵”不起来了。消费者可以为“情怀”买单,但是“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目中无人。

“老字号”可以价格贵,只要是民众认可的,价格与品质相匹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用价格贵来衬托自己的“高贵”。且不说同仁堂、东阿阿胶的信任危机,就连狗不理、厉家的直观服务感受、产品品质也配不上顾客的信任和捧场。先不说是不是老字号,作为一家餐饮企业,被顾客评价“非常糟糕”“难吃”,还能算达到最基本的行业标准码?还不该深刻反省?

当然,“老字号”的失宠,也不一定是输在品质下降上,还有可能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曾经的狗不理肉包商贩,靠着肉多油多且物美价廉的肉包,在码头工人中闯出一番天地,闯出了名堂。而如今,人们不再需要高脂肪高热量,更追求细腻精致,曾经的狗不理肉包没有更新迭代,品质没有提升而价格增长,达不到顾客的预期,也就逐渐失去顾客。“老字号”不只是输在诚意,更是输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力上。


“老字号”翻车不断,谁来拯救气若游丝的“老字号”?

同样是餐饮业的“老字号”,杏花楼、五芳斋敢于拓展和创新,努力跟上时代的潮流,既保留老风味,也积极适应新青年的口味,打造网红品牌。2016年,五芳斋配合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研发出玫瑰豆沙粽、紫薯栗子粽等创新口味粽子,口味甜美、颜值清新深受小鲜肉喜爱;尝试突破了昔日咸甜粽子之争,大胆用料,北虫草黑猪肉粽、辣味鱿鱼粽、藤椒牛肉粽、芝麻粽、杂粮粽等多种品类,满足时下年轻人怪异的口味爱好。

当年的“老字号”引领时代潮流,今天的“老字号”更不能刻板守旧。敢于创新,拓展无限可能,让“老字号”与时俱进,持续“正年轻”。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